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下,铟(Ⅱ)与桑色素的荧光反应。在PH为1.71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SLS对铟(Ⅱ)-桑色素荧光反应有很强的增敏作用。铟的检测限可达6.9ng/ml,铟在(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消除干扰离子后,可用于纯锡和纯锌中微量铟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沈观略 《岩矿测试》1985,(4):365-367
应用方波极谱,催化波测定矿石中微量铟已有报导,但仅限以测定0.Xppm以上样品中铟,而对岩石、土壤中测定0.0Xppm铟尚不多见。虽然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铟有一些文献报导,但却只能用于某些基体较为简单的样品如锌、铝及其合金水质中铟的测定。 本文应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技术,在1.65N.KBr—0.05N-HCl—0.02%NH_2OH.HCl介质中,应用悬汞电极富集2分钟后,Cd~(2+),In~(3+),pb~(2+)的溶出峰分别为-0.64,-0.52,及-0.41伏(V_s Ag/AgCl电  相似文献   

3.
应用方波极谱,催化波测定矿石中微量铟已有报导,但仅限以测定0.Xppm以上样品中铟,而对岩石、土壤中测定0.0Xppm铟尚不多见。虽然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铟有一些文献报导,但却只能用于某些基体较为简单的样品如锌、铝及其合金水质中铟的测定。 本文应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技术,在1.65N.KBr—0.05N-HCl—0.02%NH_2OH.HCl介质中,应用悬汞电极富集2分钟后,Cd~(2+),In~(3+),Pb~(2+)的溶出峰分别为-0.64,-0.52,及-0.41伏(Vs Ag/AgCl电  相似文献   

4.
方铅矿中微量铟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芬 《岩矿测试》1987,(3):193-196
近年来为了提高微量铟极谱测定的灵敏度,应用有机试剂与其形成的络合物在电极上产生催化电流已有报道。本文提出在弱酸性介质中有邻苯二氢钾存在时络天青S与  相似文献   

5.
郑民奇 《岩矿测试》1986,(4):282-284
地质样品中微量铊的分析,常采用有机试剂萃取分离后,进行比色法测定,其分析手续较繁、灵敏度低。近年来,随着原子吸收分析技术的发展,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铊已有报导,也有用钒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矿石中痕量镓、铟、铊。本文提出在盐酸-碘化钾-抗坏血酸介质中,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JBK)萃取铊,不加基体改进剂,直接用自制的简易石墨炉平台测定有机相中的铊。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作光度法测定微量锡的显色剂有数十种之多,常见的有苯芴酮、邻苯二酚紫(PV)、茜素紫、桑色素、水杨叉—2—氨基硫酚等。近几年来,由于引入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苯芴酮,锡生成三元络合物,不但提高了灵敏度,还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因而广泛地被采用。本文采用苯芴酮和胶束增溶剂(OP和CTAB)比色法。  相似文献   

7.
矿石中微量铍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铍的极谱测定研究不多,最近已有人报导了用铍试剂Ⅲ测定矿石中微量铍的催化极谱法。本文是在“铍与钍试剂Ⅰ的极谱研究”的基础上,用抗坏血酸消除铬酸根的干扰,用EDTA消除铁、铅、镉等干扰,并应用于矿石中微量铍的测定。本法基于铍在NH_4Cl-NH_4OH介质中与钍试剂Ⅰ生成络合物,在-0.55伏产生灵敏度较高的极谱波,可测到0.005微克/毫升的铍。本法具有干扰少,可直接测定矿石中微量铍。  相似文献   

8.
铍的极谱测定研究不多,最近已有人报导了用铍试剂Ⅲ测定矿石中微量铍的催化极谱法。本文是在“镀与钍试剂Ⅰ的极谱研究”的基础上,用抗坏血酸消除铬酸根的干扰,用EDTA消除铁、铅、镉等干扰,并应用于矿石中微量铍的测定。本法基于铍在NH_4Cl-NH_4OH介质中与钍试剂Ⅰ生成络合物,在-0.55伏产生灵敏度较高的极谱波,可测到0.005微克/毫升的铍。本法具有干扰少,可直接测定矿石中微量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In~(3+)-Br-PF-CTAB三元络合物的形成条件、组成及干扰的消除,拟定了矿物中微量铟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Sommer曾提出用脉冲极谱测定镓和铟,灵敏度分别达到0.05ppm镓和0.1ppm铟。本文在前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镓铟—茜素S络合物的吸附催化波。在0.26M氧化钾—0.08M乙酸钠(pH5)的底液中,当有1×10~(-4)M茜素S存在下,波高与浓度在0.01—0.4微克镓/毫升,0.004—0.4微克铟/毫升之间呈线性关系。峰电位分别为-1.13伏和-0.63伏(对S、C、E),因此可在同一底液中同时测定镓和铟。  相似文献   

11.
Sommer曾提出用脉冲极谱测定镓和铟,灵敏度分别达到0.05ppm镓和0.1ppm铟。本文在前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镓铟—茜素S络合物的吸附催化波。在0.26M氧化钾—0.08M乙酸钠(pH5)的底液中,当有1×10~(-4)M茜素S存在下,波高与浓度在0.01—0.4微克镓/毫升,0.004—0.4般克铟/毫升之间呈线性关系。峰电位分别为-1.13伏和-0.63伏(对S,C、E),因此可在同一底液中同时测定镓和铟。  相似文献   

12.
砷钼杂多酸的极谱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砷与钼酸铵生成砷钼杂多酸比色测定微量砷为常见方法。而利用钼的灵敏的极谱性能间接测定多晶硅中的磷、天然水中的砷和高纯铟中的硅已有报导,但这类方法操作条件均较为严格,且需经过较冗长的分离手续,因而使钼形成的杂多酸盐在极谱应用上受到局限。  相似文献   

13.
4,5-二溴苯基萤光酮-CTAB光度法测定矿物中微量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In~(3+)-Br-PF-CTAB三元络合物的形成条件、组成及干扰的消除,拟定了矿物中微量铟的测定方法。 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4.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铟中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键 《岩矿测试》2005,24(3):233-234236
试验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铟产品中锡时,以EDTA为络合剂掩蔽铟,利用EDTA与铟和锡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不同,克服基体铟对锡的正向干扰;优化了仪器测定条件,测定范围w(Sn)为0.001%~1.00%,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105%。所拟方法用于铟产品中锡的测定,结果与苯基荧光酮比色法和碘量法相符。8次独立分析的精密度(RSD)为2.4%~10%。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分离——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铌已有报导,其中文献曾报导过少数铌钽精矿样品中铌的测定,但未见广泛应用于各类地质样品中痕量铌的测定。我们在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铌在桑色素(morin)-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MAB)胶束体系的荧光特性,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其用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的条件。实验测得本法检出限为0.27ng/ml,测定限为0.54ng/ml,比文献提高1.9倍;0.5μgNb经11次测定标准偏差为0.0125,变动系数为2.4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00—110.00%。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特点,适合于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等成分复杂的地质样品中痕量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催化比色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碘(F-CNS-NO2体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棕  肖艳玲 《岩矿测试》1986,(3):193-195
化探样品中碘之含量甚微,给测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测定微量碘的方法一般手续繁长,不适于大批化探样品的分析。 根据资料的报导,在硝酸介质中,亚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碘能分解硫氰化铁络合物,使红色变浅,籍此进行定量测定。 我们把这一催化体系(Fe~( )—CNS~-—NO_2~-)应用于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方法简便快速。检测限为0.1ppm,达到了化探扫面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 《岩矿测试》1984,(2):185-186
铍-铬天青S-乳化剂OP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锡石单矿物中微量铍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实验室 范慰全 陶祯燕 本文介绍了Be-CAS-OP三元络合物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有EDTA存在时,阴阳离子在限量范围内可以不经萃取面直接测定。对于铍含量在0.001%以上的样品,只需用数十毫克样品即可测定。其灵敏度比Be-CAS二元络合物要提高13倍。  相似文献   

18.
《岩石矿物学杂志》1984,3(2):185-186
铍-铬天青S-乳化剂OP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锡石单矿物中微量铍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实验室范慰全陶祯燕本文介绍了Be-CAS-OP三元络合物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有EDTA存在时,阴阳离子在限量范围内可以不经萃取面直接测定。对于铍含量在0.001%以上的样品,只需用数十毫克样品即可测定。其灵敏度比Be-CAS二元络合物要提高13倍。  相似文献   

19.
异金属络合物在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钪-钼-偶氮肿Ⅲ三元络合物测定矿石(物)中微量钪范蔚全(云南省地质局实室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钪—钼—偶氮胂Ⅲ异金属三元络合物有较高的灵敏度(ε=4.46×10~4,灵敏度指数0.00101μg/cm~2)。在醋酸介质中有十七种金属元素共存时可直接测定钪。  相似文献   

20.
对氯偶氮氯膦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金如  曾锋 《岩矿测试》1989,8(2):129-131
本文拟定了对氯偶氮氯膦(CPA-pC)光度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钪的方法。矿样用过氧化钠熔融,PMBP—乙酸丁酯萃取分离干扰元素,在硝酸介质中,用沸水加热,使CPA-pC与钪反应生成β型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76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762)=1.20×10~5L.mol~(-1).cm~(-1),络合物至少稳定4小时,在25ml显色体积内,钪含量2—7μg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于矿石中微量钪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