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煤中矿物学的研究意义,讨论了煤中常见矿物(粘土类、碳酸盐、石英和硫化物类矿物)的成分、性质特征及其与含煤盆地地质背景、含煤岩系所经历的各种地质过程及煤层的古沉积环境之前的关系,详述了国内外煤中矿物学的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沉积矿物学是界于沉积学与矿物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通过沉积物(岩)中矿物的组成、含量、组合特征、成因和单矿物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态、性质的分析,研究沉积物在搬运、风化剥蚀、沉积过程和成岩过程中矿物的物理、化学行为特征.进而研究它们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与规律,从而探讨物质来源、成因、形成演化历史与环境变迁等。近些年来沉积矿物学在研究古气候、物质来源、沉积环境、油气勘探以及构造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古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在阐述粘土矿物、重矿物、碳酸盐类矿物等的古环境意义的基础上,对其近20a来在湖泊、黄土、海洋古环境恢复当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随着新的沉积矿物研究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应用,结合沉积物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古生物学等其他指标,沉积矿物学将在古环境重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涵  姚奇志  周根陶 《地球科学》2018,43(5):1425-1438
纳米地质学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地质工作者从纳米尺度重新认识固体地球物质,将对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纳米地质学的重要分支,纳米矿物学也将走出传统矿物学只把矿物看成理想晶体点阵的局限,从纳米尺度深入探究矿物包括生物矿物在内的矿物结构与性质,突破口之一是介晶.介晶是一种特殊的结晶纳米结构,近年来得到了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尤其是材料化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介晶是非经典结晶过程产物,以纳米颗粒为基本构筑单元,具备纳米颗粒的性质和宏观尺寸.现已发现,许多生物矿物如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贝壳珍珠层、蛋壳、海胆骨针、有孔虫和珊瑚等都具有介晶结构.因此,从纳米尺度和介晶角度重新理解生物矿化,有助于揭示生物矿物中纳米多级结构的成因机制,拓展纳米矿物学的科学内涵.首先介绍生物矿化和生物矿物的基本概念,之后对介晶的概念和结构特征进行阐述,最后介绍生物矿物中的介晶结构及介晶形成的典型机制,涉及有机基质辅助、物理场驱动、矿物桥或有机桥连接、空间限域、取向附集和晶面选择性分子作用等多种物理化学过程,有望进一步推动纳米矿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的矿物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丰 《矿物学报》2001,21(1):1-13
根据20世纪矿物学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已经意识到尚未解决的问题,预测21世纪矿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将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模拟、三维矿物物质、矿物表面和界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将借助更为快速、准确、精细的测试手段和仪器。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21世纪矿物学将对诸如造山带(高压变质、蛇绿岩等);深部地质(组成、物理性质);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全球变化(风化、沉积、纪年)等方面的研究作出特殊贡献。同时21世纪矿物学在矿物材料研究方面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广泛、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土壤矿物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矿物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 ,是土壤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土壤矿物的研究是土壤学研究的前沿基础领域。通过对土壤矿物尤其是粘土矿物的研究 ,可以揭示土壤的发生学特性、母质特征、成土过程及环境 ,揭示土壤的发育程度和肥力水平 ,为环境保护、优质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基础依据。本文指出了土壤矿物学的研究意义 ,综述了土壤矿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不同类型土壤矿物的组成特征及其与成土作用、风化程度和生物气候条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地科联启动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背景下,开展成因矿物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数据深度挖掘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优先考虑矿物系统发生史、矿物标型和矿物成因分类3个方面的数据平台建设,开展3个方面的大数据模型、大数据处理的方法研究和大数据结果的信息提取。部署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若干国家战略性关键金属元素矿物(如锂矿物、铀矿物、镓矿物、铈矿物、铂矿物等)的系统发生史和矿物类的系统发生史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和地球不同构造单元中的聚散规律,为战略性关键金属找矿预测提供思路。根据矿物大数据库的深度挖掘和矿物系统发生史研究所提供的有关矿物演化的规律,揭示地球历史中重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事件的性质、分布、规模及辐射效应。借助矿物成因分类的大数据平台,完善“显性”成因矿物族分类和区划图编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大数据的“隐性”成因矿物族和找矿矿物族的分类和区划图研制。要重视矿物学和地质大数据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开设地质大数据本科专业基础上,在研究生层次开设“成因矿物学大数据”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核-幔物质晶体化学、矿物学及矿床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的高温、高压实验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 ,地幔氧化物及硅酸盐的晶体结构会发生与其温度和压力相适应的多型转变 ,并导致元素金属性的增加 ,即氧离子半径的缩小以及硅和其他阳离子半径的增大。来自地核部分物质的晶体化学及晶体物理目前还很少涉及 ,根据其物质组成 ,可能具有金属及金属互化物的性质 ,即原子呈等大球最紧密堆积 ,具有高熔点、难溶性等特征。在地球形成时作为地核物质是最先凝聚的 ,并由于重力分异沉入地核 ,上升至浅部时不与其他元素化合 ,保持了零价状态 ;等大球最紧密堆积使其在地球各层圈中晶体结构保持恒定。地幔热柱使核、幔物质上升至地球浅部成为可能 ,并形成矿物及矿床。以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为例 ,已经发现了多达 5 0种的铂族元素矿物、铁族元素矿物及其金属互化物 ,包括成分复杂多变的Os Ir ,Os Ir Ru ,Pt Fe ,Ir Fe Ni,Fe Ni Cr及Fe Co等矿物 ,它们还与来自核幔边界的Si,Fe ,FexSiy,FeO和SiO2 矿物共生 ,其中铂属矿物及其金属互化物矿物应视为来自E层的地核矿物 ;探讨了该区矿物与陨石矿物在共生组合方面的相似性 ,地核矿物的聚集可能会形成新型的金属元素矿床  相似文献   

8.
纳米矿物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矿物作为连接原子/分子和块体矿物材料的桥梁,在建立矿物微观反应机制和宏观现象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纳米地质学的迅速发展,纳米矿物在地表环境中的分布、存在形式及其反应活性引起了越来越多关注.综述了天然环境中常见的纳米矿物的成因、存在方式、特殊的尺寸效应、团聚行为、生物/非生物界面反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地表环境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具有重要环境意义的纳米矿物与其对应的大尺寸矿物颗粒在吸附行为、溶解速率、团聚状态、催化活性、界面电子传递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纳米矿物与其对应的宏观矿物晶体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矿物对各种地质过程的作用,对于推动地球科学向更加微观和深入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矿物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学科,与生物学一起共同构筑了自然界最基本的天然物质科学。目前,古老的矿物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一直认为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其本质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矿物形成作用被限定于岩石圈范围内。如今认为,矿物是在各种自然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鲁安怀,2007),这种自然作用既包括地质作用,还包括地球表层多个圈层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的天然作用。正是由于现代矿物学研究范畴不似传统矿物学研究仅限于岩石圈,而是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气尘埃中矿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环境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成刚 《贵州地质》1999,16(1):73-77
大气尘埃中矿物微粒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因为尘埃矿的的物质浓度和有害特征与环境互不相同,被人体吸入后会沉积,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矿物致病的生物化学过程都发生在矿物表面或其附近,现代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使得生物学家,病理学家,环境学家以及矿物学家得以共同努力以致力于这一新的跨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有关岩体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沙溪斑岩铜(金)矿矿区有关岩体斑晶矿物的显微特征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含矿斑岩成岩物质主要源于地幔,但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受到壳源组分混染,其暗色矿物富Mg、Ti;无矿斑岩以壳源为主,暗色矿物富Fe;含矿斑岩与无矿斑岩结晶动力学环境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球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纳米矿物-水溶液界面对许多基本的地球化学过程都至关重要,因而是纳米地球化学的前沿核心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纳米矿物-水溶液界面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近期研究进展.举例描述了纳米矿物团聚、吸附、溶解和化学反应等几个相互关联的主要过程,具体阐述了纳米矿物自身特征(如组成、结构、尺寸、形貌、表面保护剂等)以及环境介质条件(如pH、离子强度、化学反应物质、天然有机质浓度和组成、微生物、光辐射等)对纳米矿物-水溶液界面过程的影响规律和微观机制.针对本领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约200个样品的矿物,着重分析重矿物的组合、含量变化,形态特征等,把珠江口重矿物的平面分布划为五个重矿物区。指出珠江口为现代陆源物质充填的河口湾,沉积环境控制了重矿物的特征、分布及分区,重矿物沉积过程的规律性,可供寻找地质时期和现代的浅海(古滨海)砂矿借鉴。  相似文献   

14.
矿物科学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灵 《矿物学报》2005,25(1):1-8
本文阐述了矿物科学的概念,包括矿物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涵义与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并对中国的矿物科学做了简要介绍。矿物科学是研究矿物及其性质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然矿物和人工晶体材料。它不仅是为地球科学服务的学科,而且是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服务的学科。矿物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物及其性质两大方面。矿物研究既是传统矿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是矿物科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性质及其变换过程研究则是当前矿物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矿物科学是以矿物学等分支学科为基础并具有众多交叉分支学科的学科体系,具有比传统矿物学更加广阔的科学范畴,具有一级学科的概念。矿物学既是地质科学的一门分科,同时也是矿物科学的一门分科。中国已在矿物科学的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与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永和磷矿氧化带银星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星石产于永和磷矿氧化带中。该矿床面型氧化带深度5-30m,线型氧化带深度250m。在氧化带中,除碳氟磷灰石外,银星石是较常见的产物,与银星石伴生的表生磷矿还有纤磷钙铝石和磷锶铝矾等。本文研究了银星矿物的地质产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银星石赖于发育的氧化带地质特征,同时指出了研究银星石和磷矿氧化带对表生矿物学、磷矿床找矿勘探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地球科学的不断深入.人们不仅仅要了解地质体的矿物组成,更重要的是了解矿物在一定的物理、化学环境中是如何做出响应和变化的。由于这种响应通常涉及地质体中矿物自身以及矿物之间的结构和化学变化,因而能够为地质过程研究提供新的、十分确切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随着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与矿物材料学等学科的兴起,人们的眼光已不仅仅停留在对矿物的一般分类、描述和研究上.而是更加关注矿物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更加关注矿物的性质与结构、组分等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更加关注矿物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的结构、物相、成分、表面和性能等发生变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Pring  A 陶文宏 《世界地质》1997,16(1):53-55
描述矿物学是对新矿物和稀有矿物进行特征描述。描述矿物学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关注。整个澳大利亚.可能只有两人把他们的大部分精力奉献给新矿物的分类、描述和研究上。许多著名的国际性矿物学刊物要么不刊登新矿物的描述,要么只把它与书刊评论等放在一起面世。就专业地质科学领域来说,描述矿物不受重视的另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难以建立起一个长期的专门研究计划,并且也很难得到基金的资助。因此,人们(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对其所抱的热情太低。1新矿物的重要性目前有已知矿物约3800种,已经发现的矿物约10000种,每年约有50种新矿物被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资料是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提供的,以资矿物学家在新矿物研究工作中参考和对比。CNMMN鼓励其成员将本文提交其所在国家的有关刊物发表。文中所列的已经批准的新矿物的名称及其详细资料,将由每个新矿物的作者本人公开发表,CNMMN不予公布。每个矿物以如下格式描述(见表1):IMA的编号、化学式、与其它矿物的关系、结构分析状况、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X射线粉末衍射谱的最强线、物理性质(颜色、光泽、透明度)、光学性质。对于其它资料,CNMMN不予披露。表1 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  相似文献   

19.
章英兰  管建国 《福建地质》1993,12(4):258-267
矿物是组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各类矿石(如铁、铜、叶蜡石等)的基本物质单位。世界上3000余种矿物大部分是固态无机矿物,而液态(天然汞)、气态(如氮)以及有机矿物(如琥珀)仅占数十种。矿物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如石墨),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属结晶状态。福建境内的地壳历经2.6 Ga的地质演化和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种类繁多的矿物,其中新命名的南平石、赤路矿两种新矿物给矿物  相似文献   

20.
某些矿物标型特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耀武 《矿产与地质》1991,5(2):127-131
目前国内外地质科研人员已广泛应用标型矿物或矿物标型特征探讨物质来源、矿床成因.以指导找矿工作,结合工作实践,概述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情况.诸如: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标型意义,矿物中元素比值的标型意义,矿物环带标型意义和矿物结晶形态标型意义以及体型矿物组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