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归芪通络汤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阳虚寒凝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配合腺苷钴胺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芪通络汤内服、外洗。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以及2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芪通络汤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治疗改善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合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NCV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神经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饮食、运动、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加快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味健步汤加味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3例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上基本保持一致,对照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味健步汤加味口服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神经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FPG、HbA1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味健步汤加味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能明显改善阴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 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40/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多伦多(Toronto)评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中医证候评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8%(42/52),对照组为9.6%(5/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CRP、Toronto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NCV、MNCV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更大(P<0.01)。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可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 例。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0%(19/25),对照组为40.00%(10/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25/25),对照组为76.0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AG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乌散寒通络方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0 例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在化疗时采用双乌散寒通络方浸泡手足,对照组则采用温水浸泡手足。治疗14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周围神经不良反应分级情况,周围神经不良反应程度[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问卷20(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以及其他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结果:第1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18/20)、60.00%(12/20);第2个疗程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17/20)、50.00%(10/2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治疗后,2组2级、3级周围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2个疗程后,2组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其他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食欲减退,乏力,发热等,均为1~2级。结论:双乌散寒通络方能有效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感觉性及运动性神经病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血方治疗。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穴位贴敷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穴位贴敷治疗。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各项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11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2 例)与对照组(53 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补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57/62),高于对照组的75.5%(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8%(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 例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1.00%(41/100),对照组为21.00%(21/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mMRC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可改善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42/45),对照组为73.3%(3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C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丸联合扶阳罐治疗月经不调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月经不调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采用少腹逐瘀丸治疗,对照2组采用扶阳罐治疗,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丸联合扶阳罐治疗,3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1组脱落3 例,对照2组脱落2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1组为88.89%(24/27),对照2组为82.14%(23/28),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1组,小腹刺痛、痛经、舌脉积分,血清性激素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对照1组痛经、舌脉积分,FSH、LH、P、E2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2组(P<0.01或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3.33%(1/30),对照1组为7.41%(2/27),对照2组为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丸联合扶阳罐治疗月经不调寒凝血瘀证疗效较佳,可促进月经恢复正常,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畅舒胶囊联合曲司氯铵片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尿畅舒胶囊加曲司氯铵片治疗,对照1组采用尿畅舒胶囊治疗,对照2组采用曲司氯铵治疗。疗程30d。观察比较3组综合疗效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中医证候积分、尿频次数、尿急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1组为80.6%,对照2组为8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OAB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尿频次数及尿急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尿急症状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2组(P<0.05)。结论:尿畅舒胶囊联合曲司氯铵片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予益肾调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在改善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1组采用常规腹部腧穴埋线治疗,对照组2采用背俞穴针刺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93.33%(14/15)、73.33%(11/15)、66.67%(10/1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痰浊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化浊方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7.5%,对照组为4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冠心病行PCI术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于围手术期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扶正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及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治疗组为7.5%(3/40),对照组为27.5%(1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围手术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