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传统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受力而言,由于混凝土抗压不抗拉的力学性质,使截面受拉区的混凝土没有发挥出最大效用。通过对矩形截面形状的改变,即把受拉区面积减小和受压区面积增大,进一步利用了混凝土在截面中的抗压性能,使得抗滑桩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都得到了提升,并通过计算,验证了此说法。截面形状的改变,也使得桩间土拱受力发生了改变,即从以前的一个土拱,变为了由一个主要拱和一个次要拱来共同承担,对桩间土拱效应有一定增强。通过对矩形截面和特殊截面抗滑桩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论证了桩间土拱效应在截面改变后得到增强的观点,也表明特殊截面抗滑桩降低了土体从桩间滑出的可能性,可为抗滑桩的传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预应力锚索地梁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坡加固工程中,锚索地梁具有提供承压面、限制坡面变形、构成坡面防护结构等作用。在锚索作用下,地梁靠坡侧受拉、靠路侧受压。地梁位于斜坡上,对模板制作、支立和加固有特殊要求,具有特殊的施工工艺,有多种混凝土运输方式。地梁施工困难,混凝土缺陷较多,需要合适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十字交叉格构梁内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格构锚加固边坡工程的特点,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对格构梁的内力进行分析,针对目前设计中将格构梁拆分为单片梁计算的不足,讨论十字交叉格构节点处荷载分配方法,按有限长梁受多个集中力作用推导其内力公式,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通过工程实例讨论间距、截面尺寸和悬臂长度对梁内力的影响,用于指导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格构梁设计可取较小间距和较小的截面尺寸,且两端应留有一定的悬臂长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环形支撑系统的受力特点,采用三维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了环形支撑系统下桩身最大变形位于桩顶处,为9.70 mm,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环形支撑梁全截面受压,最大轴力值为4 365 kN,远小于梁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支撑梁间混凝土板在堆载20 kPa的情况下,相对于无堆载时立柱沉降仅增加1.06 mm,而环形支撑梁最大压力仅增加17.8 kN。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监测数据对比,可得出以下结论:环形支撑梁通过“拱效应”可将支撑传来的力转化为轴力,为支撑提供可靠的支点,但支点刚度比常规支撑弱;其次,由于环形支撑梁需要有足够刚度来为支撑提供可靠支点,因此环形支撑梁的截面应根据刚度要求结合受力情况进行设计;最后,在对撑梁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板作为临时材料转运平台是可行的,这对基坑支护系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田已知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本区进行隐伏矿找矿的勘查实践,提出秦家梁地段和古字梁地段为两处最有潜力的隐伏矿找矿靶区。其中,秦家梁靶区具备寻找受次级断陷盆地控制的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1:1万岩相-构造填图、TEM物探方法定位及直孔钻探验证等可望直接发现隐伏的铅锌矿体。古字梁地区具有与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十分相似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应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缩小找矿验证地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矩形截面空心桩和圆形截面空心桩的支挡效果及破坏模式,文章利用压力盒、应变片、钢筋计等传感器装置,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表明:矩形截面空心桩和圆形截面空心桩桩身最大弯矩分布在滑面上下约5 cm处,分布范围约占桩体自由段长度的1/4~1/2;空心桩桩身集水孔的布置会导致桩体承载能力有所降低,交错布置集水孔时,承载力约降低10%,竖排直线布置承载力约降低25%;圆形截面空心桩破坏时表现为沿滑面受剪破坏,而矩形截面空心桩表现为受压破坏。结果显示矩形截面空心桩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优于圆形截面空心桩,在空心抗滑桩设计中应加强桩底至滑面以上1/2范围内的结构配筋,空心桩集水孔宜采用交错布置。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08,29(5):1434
[内容简介]本书以《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依据,对该规程所含内容及相关设计施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对该规程的理解与应用。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混凝土结构加固现状,加固材料,构件界面强度设计与计算,梁板正截面强度设计与计算,梁斜截面强度设计与计算,梁裂缝宽度及挠度计算,柱、墙正截面强度设计与计算,构件的构造措施,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  相似文献   

8.
川东天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清 《沉积学报》1995,13(A01):102-108
天东气区是近年来在川东石炭系发现的富矿,储集条件好,产量高,气富集不完全受构造圈闭。经研究发现,气的富集主要受开梁古隆起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一第列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并在该区石炭系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有利于孔洞发育的基础上,促使石炭系储层的有效厚度和孔洞更发育而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圆形截面均匀配筋偏心受压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结合基坑工程中圆截面灌注桩的受力特点 ,推导了灌注桩均匀配筋计算的有关公式 ,并以此为基础 ,利用可视化编程软件Delphi 6 .0编写了相应的配筋计算程序。通过实际例证 ,表明该程序计算快捷且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岩溶区嵌岩桩的工程特点,对现有的梁板结构进行优化,将岩溶区嵌岩桩与溶洞的结构系统简化为顶板两端受滑动支座约束,且水平向作用地应力的平直梁模型;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导出了能量势函数和分叉集方程,建立了岩溶区嵌岩桩尖点突变模型平衡曲面;根据当前岩体水平地应力的研究现状,结合岩溶区嵌岩桩溶洞顶板突变失稳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推导得到岩溶区嵌岩桩溶洞顶板最小安全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工程算例对本文方法进行验算,并与现有梁板理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合理可行,可为岩溶区嵌岩桩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震害调研表明,活动性断裂带区域的隧道灾害最为严重。针对错动作用下穿越活动性断裂带隧道的纵向响应进行了研究,推导了隧道纵向力学响应的解析解并进行了验证。考虑断裂破碎带围岩力学性质较差且处于错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区,将隧道沿纵向进行分区,包括错动影响区、过渡影响区和非影响区。采用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假定不同分区的地基参数和计算模式不同,建立了满足变形和内力连续的隧道纵向力学解析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室内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错动作用下,活动性断裂带区域的隧道内力和变形发生了显著变化;隧道纵向挠曲变形与错动方向一致,但在断裂带与上下盘交界区域发生了反向的挠曲;在正断层错动下,纵向弯矩在断裂带与上下盘交界区域达到最大值,且上、下盘区域的隧道拱顶分别出现受拉和受压区域;断裂带区域内的剪力远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到较大弯矩,隧道结构易发生破坏。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调研结果相一致,表明了提出的解析计算方法可用于活动性断裂带错动下的隧道纵向响应分析。最后,针对地基系数和断裂带宽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有益规律,可为该类区域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格构锚固是边(滑)坡工程常用的防治技术之一,长期服役的格构梁通常会产生局部破损的现象,影响边(滑)坡长期稳定性,而贴附碳纤维布是修复格构梁缺陷最行之有效的手段。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槽填筑黏土方式模拟滑坡体,设计相似比为1:10的格构梁,通过千斤顶施加滑坡推力,开展碳纤维布用于格构缺陷修复技术的模型试验,监控格构梁后部土压力、格梁应力、格梁位移等参数,分析碳纤维布修复前后格构梁和碳纤维布两者的荷载分担比、钢筋应力改善情况和格梁弯矩的前后变化规律。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碳纤维布和格构梁荷载分担比得到了改善,滑坡推力作用在碳纤维布和格构梁复合体时,碳纤维布先于格构梁受力,并且受力远远大于格构梁,碳纤维布所承受的荷载分担比约为83%;格梁破坏首先为受拉破坏,然后为受压破坏;模型试验中,在钢筋表面粘贴了应变片,监测到钢筋的应变情况,碳纤维布修复后钢筋受力得到改善,修复后的最大钢筋应力比修复前降低了8倍多;对修复前后,格构梁弯矩变化进行了研究,碳纤维布修复后格梁弯矩显著降低,约为修复前的1/10-1/3。鉴于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碳纤维布用于修复、加固缺陷格构梁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蔡忠祥  张陈蓉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11,32(Z1):408-0412
地埋管线在市政建设中容易损坏,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将地埋管线简化为变刚度Euler-Bernoulli梁,根据梁单元微分方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梁截面处位移、转角、弯矩及剪力,给出变刚度梁的一般分析方法。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分析了接头刚度变化对管线位移、内力的影响,为市政建设中地埋管线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设计的一种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光  白世伟 《岩土力学》1997,18(4):18-23
提出一种重力式挡土墙截面设计的简易方法──解析设计法。该方法假设地基具有足够高的允许承载力而不考虑挡土墙基底应力验算条件,以稳定性验算条件为约束条件,建立稳定性系数与挡土墙墙宽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求解这种关系反算墙宽。这种方法具有设计过程简单,计算量小,设计截面为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最经济截面等优点,便于工程设计人员手工进行,适用于受稳定性控制的挡土墙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地层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控制是储罐建造安全性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分析了加设碎石环梁强夯地层的沉降变形特征,综合比较了碎石环梁与混凝土环梁加固储罐地基土的环向、径向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差异;指出地层差异能影响两类环梁基础的地基土加固效果;考察了碎石环梁弹性模量改变对储罐地基土沉降规律的影响;比较了截面为矩形的混凝土环梁与梯形碎石环梁对储罐地层的加固效果;并给出了碎石环梁加固储罐地基土的工程建议。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大地构造位置为内蒙地轴上的努鲁儿虎隆起区,其金矿脉多属石英-硫化物复合脉型,矿脉的产状受NW向区域断裂及对面沟岩体侵入形成的主动式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等,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英;矿床的矿化和蚀变具多阶段叠加性。其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围岩、矿体三者具有密切关系,矿石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金矿热液来源于岩浆,并有雨水加入,硫同位素值接近陨石硫值,具单峰塔式效应,矿体铅与岩体铅具有一致性,岩体与矿体稀土曲线具相似性。从而认为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成因为重熔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将框架梁在张拉阶段或工作阶段时纵梁与横梁的破坏、梁的正截面与斜截面的破坏以及锚杆的破坏等主要失效模式视为串联系统,提出了框架预应力锚索的分阶段系统可靠性计算模型。在张拉阶段,将锚索力按照位移协调和静力平衡的原则分配在纵、横梁上,然后按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分别计算单片梁的内力;在工作阶段,将侧向土压力系数视为随机变量,框架梁视为土压力作用下的简支梁来计算其内力。基于各失效模式功能函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导出了预应力锚索框架的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框架的失效概率主要由纵梁在工作阶段和张拉阶段的正截面失效概率及锚杆的失效概率三者共同决定,而假设此3种失效模式相互独立的系统失效概率与考虑失效模式相关性的系统失效概率误差为8.1%。  相似文献   

18.
抗滑桩在高边坡的治理中应用广泛,土拱性状(包括土拱类型和土拱高度)对抗滑桩的设计有重要意义,而土拱性状会受抗滑桩截面尺寸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桩截面尺寸对土拱性状的影响;继而结合力学计算解释土拱类型及土拱高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桩间净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桩截面尺寸的减小,土拱类型更易于从端承拱过渡到摩擦拱。对于端承拱,土拱高度主要受桩背宽度及桩背所受应力的影响,且随着桩背宽度的增大,土拱高度随之增大。对于摩擦拱,土拱高度主要受桩截面高度及桩截面高度所受应力的影响,且随着桩截面高度的增大,土拱高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9.
黄朝晖 《安徽地质》2004,14(4):308-311
通过按正交设计的16榀框支墙梁的有限元结果分析,采用Matlab程序回归得出了托梁控制截面弯矩计算的简单公式,可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隐伏正断层活动引发上覆黏土中的隧道位错破坏研究相对不足,基于不排水条件的总应力分析方法,展开隧道破坏的有限元计算。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表明,正断层错动影响下,上覆黏土变形由下盘一侧向上盘一侧可划分为静止区、剪切区和刚体位移区。上覆土体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区域随埋深逐渐减小,使得地下结构物的影响范围随埋深而减小,但破坏程度则逐渐增加。当隧道与周边土体可近似为绑定接触时,基岩断层投影附近区域以受弯变形破坏为主,而远离基岩断层投影的两侧区域则呈现受拉破坏。隧道拱顶衬砌在基岩下盘一侧受拉,在基岩上盘一侧则为受压。拱底与拱顶的轴向应变分量呈反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