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性能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分析粘滞耗能器的优缺点和Pall摩擦耗能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进行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滞回特性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拟粘滞摩器基本实现了粘滞耗能器的主要力学特征: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相似文献   

2.
支撑刚度对磁摩擦耗能减振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已有磁摩擦耗能减振体系振动台试验基础上,讨论了两类磁摩擦耗能减振体系支撑刚度的影响,揭示了支撑刚度对磁摩擦耗能装置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两类磁摩擦耗能装置在结构中发挥最佳减振效果时支撑刚度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摩擦耗能框架体系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粘性屈服模型来模拟摩擦耗能器的力-速度关系。建立了带有摩擦耗能器体系的动力分析8方法,采用增量型Rosenbrock二阶三阶半隐式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方程,得到了带有摩擦耗能器单层框架在正弦波激励下反应的解析解,并据此验证粘性屈服模型及求解动力方程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摩擦耗能器的起滑力和支撑刚度对耗能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钢筋砼摩擦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动力反应性能 ,对其中的摩擦耗能器单元和框架杆单元的单元刚度和力学模型做了分析。钢筋砼摩擦耗能支撑单元由支撑杆单元和钢板—橡胶摩擦耗能器单元组成 ,支撑单元可取空间杆单元 ,摩擦耗能器单元为平面应力矩形单元。摩擦耗能器单元的剪切恢复力曲线为理想的弹塑性曲线 ,根据耗能器单元的力学模型 ,可确定其在每一时刻的刚度 ;框架结构空间杆单元的恢复力模型采用双线型模型 ,根据杆单元的力学模型 ,可确定其在每一时刻的刚度。并利用所编制的程序对十层单榀两跨空间普通框架和摩擦耗能支撑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进行了弹塑性反应时程分析 ,结果表明耗能支撑框架的顶层最大位移明显小于普通框架  相似文献   

5.
采用粘性屈服模型来模拟摩擦耗能器的力-速度关系,建立了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耗能体系的动力分析方法.为考虑框架杆件和支撑材料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型Rosenbrock二级三阶半隐式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方程.比较了仅有摩擦耗能器体系与串联组合耗能体系的减振效果,分析了粘性流体耗能器参数对组合耗能体系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构被动耗能减振效果的参数影响   总被引:58,自引:6,他引:52  
本文研究粘滞、粘弹、金属屈服和摩擦型上类与斜撑串联的被动耗能器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参数影响。首先,建立了结构、耗能器和斜撑共同工作的计算模型;然后考虑不同耗能器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运动方程;第三,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研究了耗能器刚度(或耗能器与斜撑的组合刚度)、屈服位移等参数对结合减振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这些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从而为结构的耗能减振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粘性屈服模型来模拟摩耗能器的力-速度关系,建立了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耗能体系的动力分析方法,为考虑框架杆件和支撑材料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型Rosenbrock二级三阶半隐式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方程,比较了仅有摩擦耗能器体系与串联组合耗能体系的减振效果,分析了粘性流体耗能器参数对组合耗能体系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钢筋砼磨擦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动力反应性能,对其中的磨擦耗能器单元和框加杆单元的单元刚度和力学模型做了分析。钢筋砼磨擦耗能支撑单元由支撑杆单元和钢板-橡胶磨擦耗能器单元组成,支撑单元可取空间杆单元,磨擦耗能器单元为平面应力矩形单元。磨擦耗能器单元的剪切恢复力曲线为理想的弹塑性曲线,根据耗能器单元的力学模型,可确定其在每一时刻的刚度;框架结构空间杆单元的恢复力模型采用双线型模型,根据杆单元的力学模型,可确定其在每一时刻的刚度。并利用所编制的程序对十层单榀两跨空间普通框架和摩擦耗能支持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进行了弹塑性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耗能支撑框架的顶层最大位移明显小于普通框架。  相似文献   

9.
两种摩擦耗能器的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两种不同形式的摩擦耗能器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工其工作性能和耗能性能,并进行了带有不同摩擦片和不带摩擦片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影响耗能器性能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摩擦耗能支撑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极好的耗能能力,摩擦片的类型与性能对摩擦耗能支撑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附加或不附加粘滞阻尼墙的RC框架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附加或不附加粘滞阻尼墙的2个相同的RC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情况.这2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为3层1跨两开间,几何相似关系大致为1:2.将阻尼墙附加到一个RC框架模型当中,先后对附加或不附加阻尼墙的2个相同的RC框架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墙有效减小了框架模型的地震反应.对耗能框架模型和普通框架模型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改变阻尼墙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阻尼墙参数,才能达到最好的耗能减振效果;适当减小层间位移较小处的阻尼墙参数,对减振效果影响很小而又能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1.
摩擦型与软钢屈服型耗能器的性能与减振效果的试验比较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本文通过两类四种百余个耗能器(其中摩擦类型的两种,普遍摩擦型和Pall摩擦型;软钢屈服类型的两种:X钢板和三角钢板屈服型)的静力反复加载和低周疲劳试验,进一步了解这些耗能器的滞回特性和疲劳性能。其次,通过分别安装上述四种耗能器的单层剪切型钢框架模型在输入地震动分别为EICentro、Taft和天津记录等五十余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较全面地揭示了这些耗能器的减振效果。最后,在试验的基础上较好地建立了  相似文献   

12.
智能型压电-摩擦耗能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电致形变特征和摩擦耗能器的紧固力决定摩擦力大小的特性,提出了智能型压电-摩擦复合耗能器。文中首先提出了叠层压电陶瓷驱动器与Pall摩擦耗能器复合的基本结构;其次,提出了压电-摩擦耗能器可调紧固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耗能器形状参数的影响;最后,具体设计了可调摩擦耗能型和拟粘滞型两种压电-摩擦耗能器。  相似文献   

13.
组合钢板耗能器—一种新型耗能减震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吸收普通钢板耗能器和Pall摩擦耗能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钢板耗能器,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型;通过地震反应分析检验了其减振效果,并与普通钢板耗能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钢板耗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耐久性好,减效果和经济效果俱佳的抗震效果,具有广阔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型耗能(阻尼)减震器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本文阐述了耗能减震的概念和原理,提出了耗能减震器设计的新思想,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实用耗能(阻尼)减震器,并对其中的圆环耗能器、双环耗能器、架颈圆环耗能器、弹塑性-摩擦复合耗能器等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代作性能和耗能性能,对已装与未装耗能减震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伪动力对比实验,进一步考察了耗能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地耗能(阻尼)减震结构体系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构造参数对圆环耗能器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邓雪松  周云 《地震学刊》2012,(4):429-435
设计了13组不同构造参数的圆环耗能器,采用ABAQUS软件对安装在支撑框架结构中的圆环耗能器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圆环钢板厚度、圆环外直径、支撑角度、圆环钢板局部削弱形式和削弱深度对圆环耗能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圆环耗能器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塑性耗能能力强;随着圆环钢板厚度的增加或者圆环外直径的减小,圆环耗能器初始刚度和屈服力增大;支撑与横梁之间的角度对圆环耗能器性能有一定影响,交叉支撑角度宜取45°左右;圆环钢板局部削弱圆环耗能器比不削弱圆环耗能器具有更好的耗能效果;圆环钢板局部削弱形式宜采用圆弧式,且钢板削弱深度宜控制在圆环钢板宽度的20%~30%。  相似文献   

16.
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综合利用不同耗能原理和机制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开发了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和对比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性能和耗能性能。给出了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利用钢屈服滞回和摩擦两种机制耗能,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耗能能力强且可调节,构造简单,形状紧凑,体积小,造价低,制作与安装方便,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耗能减震装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软件benchmark模型耗能减振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介绍了当前国际结构振动控制的公共平台———Benchm ark模型,首次给出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第3阶段20层非线性钢框架抗震结构的有限元建模,结果表明,模态、无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和ASCE给出的MATLAB结果相同。利用粘滞阻尼器对此模型的耗能减振数值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是一种性能很好的阻尼器,使用本文给出ANSYS的Benchm ark有限元模型来进行耗能减振控制分析是方便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新型SMA耗能器及结构地震反应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利用NiTi合金丝的超弹性性能,本文提出了两种新型SMA被动耗能器,分别称之为拉伸型SMA耗能器和剪刀型SMA耗能器。通过对耗能器的构造设计,安装在耗能器中的NiTi丝始终处于受拉状态,避免了合金丝在结构振动过程中受压屈曲。文中阐述了拉伸型SMA耗能器和剪刀型SMA耗能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并将其安装在模型结构上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新型SMA耗能器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薄弱层设置耗能阻尼器支撑的钢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灿  徐伟 《世界地震工程》2006,22(4):121-126
设计制作了一个五层钢框架模型,在其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薄弱层分别设置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弹性-摩擦阻尼器等三种耗能阻尼器支撑,进行了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耗能阻尼器支撑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20.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抗震第一道防线,其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在连梁中附设粘滞阻尼器,利用阻尼器发生竖向剪切变形而耗能。结合实际工程研究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性能,采用ETABS和PERFORM-3D软件对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结构与传统连梁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并对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各项最优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粘滞阻尼耗能连梁充分发挥耗能作用,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传统连梁结构相比,主体结构的弹性耗能得到明显降低。平面布置方式、竖向布置方式、阻尼器参数的选取对附设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减震效果影响较大,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耗能结构减震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