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半球概况北半球全年的地面气压分布与1973年有所不同,冰岛低压较为显著,太平洋区域的海面气压比1973年低。中亚地区气旋活动比1973年更偏北。上半年北大西洋上空强烈的气旋活动增强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暖平流。春季,北欧上空的阻塞高压形成了广大地区的干、晴天气。秋季(9—12月)特点为气压低于常年而降水量比常年高。冬春季节的大部分日子里,越过东太平洋和北美大陆的纬向偏西气流比常年强。4月一个弱的阻塞高压在加拿大南部发展,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去同北大西洋的阻塞高压合并持续到6月。7月高空气流的低槽在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然而一个大的暖  相似文献   

2.
在10月份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极涡中心大体在常年位置并偏深.槽区分别延伸到北美大陆中部、欧洲、东亚地区,这些地区均为负距平区. 1.日本东部多雨  相似文献   

3.
7月份北半球500hPa平均图的特征是:极涡偏强和欧洲西部、西伯利亚西部、北美大陆北部的高压稳定,上述地区7月份天气高温少雨. 1.西伯利亚东部多雨因连续干旱少雨而发生森林火灾的苏联滨海省至苏联边界地区,下旬出现了可观的降水,致使洪水发生.鄂霍茨克月降水量为122mm(是常年的1.9倍).  相似文献   

4.
2014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利强  张涛  孙瑾 《气象》2014,40(7):898-904
2014年4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心位于喀拉海北端附近;亚洲大陆东部高压脊强度偏强,导致4月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11.0℃)偏高1.1℃,为1961年同期以来第五高值。东亚大槽强度和位置、南支系统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接近常年平均状况。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43.7 mm,比常年同期略偏少。月内,江南南部和华南等地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北方地区出现多次沙尘天气过程;此外,部分站次出现极端高温、极端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判定和追踪反气旋的方法统计分析了1948~2013年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的时空分布、周期和生命史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主要活动在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美落基山脉东部和加拿大、美国东部、欧洲、亚洲中部和东亚地区。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反气旋的生成区分布较分散,于大洋西部生成,在中、东部达到成熟期,最后主要在大洋东部和大陆西岸消亡。大西洋上反气旋消亡区域的大值区从大西洋中部到欧洲西海岸呈西南—东北带状分布,而太平洋上的反气旋消亡区域的两个大值区独立分布。大陆上反气旋多生成于较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主要向东、向东南方移动。北半球各区域反气旋数均具有显著的2~3年周期变化特征,欧亚地区则具有显著的16~18年周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除了欧亚大陆,其他三个区域的反气旋偏强时,其运动轨迹偏北。北美地区反气旋越强,其运动的纬度范围越大;而欧亚大陆反气旋越强,其运动的纬度范围越小。生命史越长的反气旋数比例越少,只有不到10%的反气旋生命史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6.
2016年5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然  张涛 《气象》2016,42(8):1026-1032
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极涡主体分别位于格陵兰岛以西以及贝加尔湖北部附近,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中高纬环流呈4波型分布特征,长波槽分别位于北美西部、格陵兰岛东部、里海西部和贝加尔湖北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面积明显偏大,588 dagpm等高线东西伸展经度跨度很大,接近环绕全球。5月全国平均气温16.3℃,较常年同期(16.2℃)偏高0.1℃;全国平均降水量82.8 mm,较常年同期(69.5 mm)偏多19.1%。月内我国主要天气特点是:南海夏季风5月下旬爆发;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南暴雨过程频发;强对流过程影响范围广、过程强度大、雷暴大风和冰雹灾害较多。  相似文献   

7.
12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在冬季到去年一直出现的高纬负产巨平,中纬大面积正距平的分布特征在今年不明显,极涡大体保持常年的状态。负距平的范围从欧洲西北部伸到北大西洋和从北太平洋延伸到西伯利亚东北部。下旬东北太平洋为负距平、北美西部为正距平、北美东部为负距平,即呈现PNA波列状态,北美东部出现了寒潮。1西伯利亚东部低温受500hPa高度负8巨平区控制的影响,西伯利亚东部出现了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0℃以上的低温天气。2西伯利亚中部多雨与上月一样,西伯利亚中部降水仍然偏多。3中国东田至印度支那半岛少雨中国全国大…  相似文献   

8.
2001年5~6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5月全疆大部地区延续了春季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进入6月,全疆气温仍持续偏高,但降水略有增加,使前期的干旱形势得到一定缓解。两月全疆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6月份主要农区降水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各生长发育期均比常年提前。同时,5~6月多大风、沙尘暴天气,局地出现暴雨洪水及冰雹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1 平均环流形势特征5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环流呈4波型分布。西欧与北美脊较常年显著发展。反映在距平场上,从北美东部经大西洋至欧洲西…  相似文献   

9.
在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极涡中心大体在常年位置,但极涡偏深,因此,高纬度地区为较强的负距平区.中纬度地区的正距平比较明显,尤其是西欧,由于前半月和月底阻塞高压的发展,正距平非常显著.从乌拉尔山附近到地中海东部一带为负距平区,中国大陆附近是正距平区,白令海至东北太平洋是负距平,北美大陆为正距平所覆盖.在北半球,正是冷空气的堆积阶段,高度  相似文献   

10.
在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欧洲西部,西伯利亚东部、北美东北部为正距平区,而俄罗份北部和从爿匕太平洋到北美中部都是宽广的负距平区。在北美大陆东部高低压活动比常年活跃。西风带比常年略偏北,在欧洲附近,分支明显。见东亚高温几乎在东亚的整个区域气温比常年偏高。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月平均气8为73℃,比常年偏高2.9℃。2从菲律宾到印度尼西亚高温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南部,很多地方继上个月持续高温。下旬在菲律宾屡遭台风裹击,泰国由于大洪水而受害。3从俄罗斯西部到冰岛多雨从俄罗斯西部到冰岛是多雨区。至欧洲西部高温欧洲西部…  相似文献   

11.
2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留的主要特点是:北太平洋至白令海峡受阻塞高压的控制,较大的正距于维持了近一个月,另一方面,大西洋和西伯利亚中部为负距平区,西伯利亚中部的负距平主要出现在2月中旬。另外,北美大陆是负距平,和佛罗里达半岛附近的正距于结合起来看,恰好与12月、元月出现的PNA型的距平符号相反。本月租涡仍比常年偏弱。I西伯利亚东团高温以西伯利亚和中国南方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气温偏高,特别是西伯利亚东部,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以上。2西伯利亚中留至日本北因多而西伯利亚中部至日本北部降水偏多,而蒙古至朝…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奇峰 《气象》2012,38(12):1579-1584
2012年9月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心略偏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环流呈5波型分布,槽区分别位于亚洲西部、亚洲东部、太平洋中部、北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月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位置变化较大,强度比常年同期偏强。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6℃,与常年同期持平,全国平均降水量73.8mm,较常年同期(65.2mm)偏多13.2%。月内共出现6次降水过程,西北太平洋有3个热带气旋活动,没有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北方多地出现低温冷冻灾害,16个省(区)遭受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13.
1994年世界气候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丽莉 《气象》1995,21(4):29-32
1994年,世界气候普遍偏暖。欧亚大陆中南部,北美大陆西部、南美阿根延中北部、非洲西北部、大洋洲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太平洋岛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许多测站年平均气温大多比常年偏高0.5-1.0℃,部分地区偏高2.0℃。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位置异常偏北,高温热浪席卷了东亚,欧洲至北美大陆的大片地区。日本、韩国、中国、波兰、德国、丹麦等国若干测站盛夏高温为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一遇。年内,全  相似文献   

14.
董全  张涛 《气象》2014,40(6):769-776
2014年3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偏心型,主体位于北美北部,同时在新地岛和鄂霍次克海附近分别有2个低涡中心,较常年平均状况,前者异常偏强10 dagpm左右,后者位置偏南,亚洲大陆高压脊异常偏强6 dagpm左右,范围异常偏大,导致3月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4.1℃)异常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第六高值。东亚大槽强度和位置、南支系统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接近常年平均状况。3月我国平均降水量为29.1 mm,接近常年平均值(29.5 mm)。月内,南方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过程,中东部出现雾或霾天气过程,多省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5.
7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负距平区分布在北美大陆西部、北大西洋西部、欧洲、泰米尔半岛至北冰洋,正距平区分布在鄂霍茨克海附近、阿拉斯为。附近及加拿大东部至格陵兰附近。不论是负距平区还是正距平区,特续时间都在半个月以上。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夏季所少有的距平显著的月平均形势。1中国东部至日本低温多雨太平洋高压的势力较弱,鄂霍茨克高压加强,再加上梅雨锋面的活跃。因此,中国东部和日本的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5-3.0℃而且有许多地方降水多达常年的3倍,塌方和洪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在内的灾害。2西伯利亚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月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局提供的1948—2010年逐月海温再分析资料,分别定义了1 000—500 hPa和500—200 hPa厚度,利用EOF、SVD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对流层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面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平均厚度EOF第一模态均具有北太平洋及附近高纬度亚洲大陆地区与北美大陆高纬地区反位相变化的特点,而夏季第一模态则是北半球范围内较一致的位相分布;冬、夏季平均厚度EOF第二模态均突出体现了欧亚大陆及附近地区与北半球其他地区反位相变化的特点;冬、夏季厚度场的变化形势与大气环流及海面温度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北半球500hPa图上看到,格陵兰和白令海附近是广阔而明显的正距平区,从欧洲东部到西伯利亚北部、从中日沿海到太平洋中部和北美大陆东部为负距平区。另外,格陵兰附近,虽然有一段时间较弱,但整月都由阻塞高压所控制。王东西伯利亚到蒙古高温东西伯利亚到中日的大范田内持续高温,东西伯利亚各地出现了比常年偏高10℃以上的异常高温。2西日本到中国东部少雨日本到中国降水偏少,南京的月降水量为零,而它的多年平均仅为54.4mm。3亚洲南部的高温大部分地区继上月持续高温,印度东部也太高温。现西伯利亚中部多雨,中亚少雨5欧洲东部低…  相似文献   

18.
徐夏囡  郭肖容 《大气科学》1978,2(3):258-262
1977年1月,北半球出现大范围异常天气,东亚和北美持续严寒。我国大部地区连续降温,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1月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3—4℃,不少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创建国以来的历史记录。在美国,1月分曾遭受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强寒潮袭击,不少城市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的最低值。相反,阿拉斯加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以及冻岛和格陵兰南部地区却温暖异常。这种半球性的大范围异常天气是由北半球大型环流异常所决定。最突出的现象是在极圈内对流层各高度上建立了强盛稳定的极地高气压,它从1月9日建立至2月13日消失,维持35天。在北半球极地对流层一般是由一个极地气旋性涡旋控制,有时候北极可以出现反气旋,但不能持久。这次极地高气压(简称  相似文献   

19.
2016年8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纯怡  许映龙 《气象》2016,42(11):1418-1424
2016年8月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强度偏强;亚洲大陆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东偏北、强度偏弱,大陆高压偏强。8月全国平均降水93.9 mm,较常年同期(105.7 mm)偏少11.2%;全国平均气温22℃,较常年同期(20.8℃)偏高1.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月内共出现了6次主要的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其中4次是由热带气旋或热带辐合带活动引起。8月共有8个热带气旋(风力8级以上)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活动,其中1604号台风妮妲和1608号台风电母登陆华南沿海。月内,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东部气象干旱持续。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青 《气象》2011,37(4):508-512
2011年1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中心位于北美北部,强度比常年同期偏弱.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呈现三波型分布,东亚大槽、北美槽强度偏弱,西欧槽接近常年同期,东亚锋区明显南压.南支槽位于90°E附近,强度与常年相当.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弱.1月主要气候特点:全国平均气温为-8.3℃,比常年同期(-5.9℃)偏低2.4℃,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2 mm,比常年同期(12.1 mm)偏少3.9 mm.华北、黄淮等地区干旱持续发展,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严重.月内有3次中等强度冷空气及6次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