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刚石的优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刚石宝石名:钻石,化学式:C,空间群:Oh~7Fd3m,属立方面心格子,C-C以共价键相连,化学成分以碳为主,此外还含Si、Al、Ca、Mg、Mn、Fe、Ti、B、N、Ni等杂质。金刚石常因含各种带色离子而呈各种颜色。金刚石的颜色一般有:黄、蓝、绿、灰白、天蓝、金黄、红、粉红、紫、褐色、无色等。我国金刚石以无色、淡黄、浅棕色为主,偶尔也有绿、灰、桔黄色。产地主要有山东、辽宁、贵州、湖南等。湖南沅江流域金刚石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等。金刚石常含有包裹体,这不仅影响其透明度,而且还会降低其宝石品级。包裹体一般  相似文献   

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隶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钢铁行业甲级设计院。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该院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技术装备先进齐全。现有职工500人,设置科室27个。共设有烧结、炼铁、机运、炼钢、轧钢、工业炉、设备、制造、总图、电力、电控、计器、通讯、计算机、热力、燃气、通风、环保、给排水、土建、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的发展,旅游、体育、收藏已成为三大热门。收藏热中,观赏石热正在异军突起。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石头,令人瞩目。近年来在江苏、上海、广西、四川、湖北、陕西、辽宁、山东、安徽等省区,开发观赏石资源的热潮发展迅速。在一些报刊、杂志、电台上,先后报道了各地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观赏石。在南京成立了雨花石协会,  相似文献   

4.
新矿物——张衡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衡矿是在安徽毫县陨石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矿物。其共生矿物有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正长石、白磷钙矿、石英、黑云母、白云石、方解石、刚玉、陨硫铁、铁纹石、镍纹石、铬铁矿、钛铁矿、镁铁尖晶石、镍黄铁矿、石墨、方铁矿、自然铜、磁铁矿等。矿物为金黄色,条痕铜黄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晶体为粒状、不规则粒状、片板状、树枝状,粒度为0.13×0.15-0.1×0.35mm~2。H_?=145-150kg/mm~2。无理解。密度(计算值)=8.32g/cm~3。反光下为亮黄色,均质。电子探针分析结果;Cu52.77,Zn46.78,Fe0.12,Al0.05,Cr0.25,Ni0.01,总和99.98wt%。理想化学式为CuZn。经X射线粉晶分析确定为等轴晶系,体心格子,无序结构,空间群为Im3m,a=2.952(2)A。晶胞体积V=25.72A~3,Z=1。  相似文献   

5.
第三层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14日至16日在我国哈尔滨市隆重举行。会议代表有中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蒙古等国家130余人。我国代表110名。代表来自地质、冶金、有色、石油、煤炭、核工业和黄金系统,以及科学院、大专院校等。会上宣读论文120余篇。论文内容包括有关大地构造和区域构造、区域成矿学、有色金属成矿学、金成矿学、石油成矿学、煤成矿学、黑色金属成矿学、遥感地质、数学地质等。  相似文献   

6.
蒋文艳 《岩矿测试》1984,(3):266-270
本文采用硫载体缓冲剂,使ICP粉末射流进样方法得到提高。一次取样、单取摄谱测定元素增加到钡、铍、硼、铅、钛、锰、钒、铬、铌、镧、锆、银、镱、钇、钪、钴、锶、镍、铊、铟、镓、锡、钽、钍、铈、钼等27个元素。 测定灵敏度普遍提高2—20倍。27个元素中,有14个元素的检出限在1ppm以下,1—2ppm之间有7个。  相似文献   

7.
地学园地     
全球崛起六大高技术群体 进入本世纪50年代以采,在全球范围内崛起了广大高技术群体,#形成了我级推进的阵势。这广大高技术群体是: 一、信息技术群体。它包括微电子、计筹机、激光、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信等。作为六大群体的先导,提供了当代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基础。 二、新材料技术群体。包括非皇冠、多晏薄膜、碳纤维、结国陶瓷、超导体、分离膜、记忆白金等。它是支持和促进高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提供了建立高技术产生的物质基础。 三、新能源技术群体。包括核能、不旧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作为替代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的新途径,它提供维持和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的能自源泉。 四、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微生烟、酶、细胞、基因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和功能,为遏示生命过程的奥秘,创造全社会新的生烟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五、海洋技术群体。包括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上城市等。它提供利用占地球面积71%的涵面及河匾资源的现代化手段。 六、空间技术群体。包括空间探测、空间工业、航天运输、空间军事等。它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标志,是探索地球圈外的整个宇宙的新起点。 这广大高技术群体的崛起,对会后世民科学文化事业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摘自  相似文献   

8.
水系沉积物中25个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适应1:20万区域化探样品的测试的需要。 采用低压聚乙稀镶边垫底的粉末压饼法制样,使用3080E2型X射线光谱仪对化探样品中的钠、镁、铝、硅、钾、钙、铁、磷、钛、锰、钡、钒、钴、铬、镧、铌、锆、钇、锶、铷、钍、铅、锌、铜和镍25个元素进行直接测定。用铑靶的Kα线的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和经验系数法校正元素间的效应。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满足了区域化探上的要求。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特征是高科技领先。领先的保证是创新、再创新。创新的涵义很广,举凡思想、概念,观点、理论、体制、管理、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要创新。我国的铀矿找矿、开发也同样需要跟上这一形势。在找矿的方针政策、管理机制、科技研究、思维方式等方面都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落实到多、快、好、省找到矿。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紫色土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紫色土是我国的一种独特土壤类型,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异于间一地区地带性土壤。铝、钙、镁、钾、钠、磷和锰高于我国土壤平均值,其中铝、钙、钾、钠和镁还高于世界土壤平均值;硅、铁和钛低于我国土壤平均值。紫色土矿质元素分布受成土母岩,元素自身迁移能力和成土条件影响。镁、钾、铁、钛的迁移能力较弱,分布较均一。含量主要受成土条件影响的有钙、钠、铝、磷、锰,在土壤中变化较大。紫色土硅的含量和分布基本上取决于沉积相。四川盆地镁、钾、锰、硅的区域分异比钙、钠、铝、磷、钛、铁要小。  相似文献   

11.
痕量铁和锰的化学发光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延秀  朱果逸 《岩矿测试》1997,16(3):221-228
评述了国内外有关铁、锰的化学发光分析进展。从发光体系、操作方式、最佳条件、干扰离子、检测限等各个方面对化学发光法测定铁、锰及其它们与其它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进行分类评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和流动注射技术设计的MAu-1型微量金分析仪的原理、整机构成及工作流程;同时,说明了仪器所达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Luminol-H。O。Air(巨)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作为分析检测方法,建立了一个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锑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原理是用AgNO。吸收由样品发生的氢化锑气体,使吸收液中生成Sb(巨)与过量的K。Cr。O,反应生成Cr(1),方法的检出限为0.6us/mlSb,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是2~1000ng/mlSb,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本方法已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A new simple, rapid,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analytical procedure based on chemiluminescence (CL) detection is describ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V) at sub-nanogram levels in natural waters by use of controlled-reagent- release technology in a flow injection system. The analytical reagents involved in the CL reaction, including luminal and periodate, were both immobilized on anion-exchange resins in a flow injection system. Through water injection, luminol and periodate were eluted from the anion exchange column to generate the chemiluminescence, which was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V(V). The increased CL intensity was linear with V(V)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from 0.2 to 100 ng mL− 1.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60 pg mL− 1 (3σ)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1.45% (n = 5) for a 0.5 ng mL− 1 V(V). At a flow rate of 2.0 mL min− 1, including sampling and washing, a typical analytical procedure could be performed in 0.5 min with a RSD of less than 3.0%.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e vanadium in natural waters, and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ion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15.
ZrO2/Graphene nanocomposites are fabricated from graphene oxide by one-step, green, facile and low-cost SCCO2 method. The as-prepared nanocompos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photoelectr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atalytic chemi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The ZrO2 nanoparticles with size of several nanometers are uniformly coated on the graphene surface. The chemi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 to ethanol of the as-prepared nanocomposite paper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nanocomposite paper obtained displays high catalytic chemiluminescence sensitivity and highly selectivity to the ethanol gas. This study provides a facile, green and low-cost route to prepare nanoscopic gas sensing devices with application in safe protection, food fermentation, medical process and traffic safe.  相似文献   

16.
在pH=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以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增敏剂,痕量Cu(Ⅱ)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酚蓝使之褪色,据此用于测定痕量铜。讨论了介质、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确定测定波长为593 nm及最佳实验条件,测得反应表观活化能为90.3kJ/mol。在优化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646 ng/mL,Cu(Ⅱ)的质量浓度在0~0.064μg/mL范围内与lg(A0/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多数常见元素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煤样中痕量铜的分析,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加标回收率在92.7%~107.0%,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黄兴万 《矿物岩石》1994,14(4):92-97
本文用非接触极化曲线视反应电位差区分矿体矿物成分和确定矿体边界的基本原理,着重阐述矿物非接触极化曲线视反应电位差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果,并指出非接触极化曲线视反应电位差区分矿体矿物成分和确定矿体边界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氟盐取代-EDTA滴定法测定铝土矿中铝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EDTA滴定法(氟盐取代)对高铁质铝土矿石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进行测定。重点探讨了氟化钾的加入量及煮沸时间对三氧化二铝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结果符合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钴与亚硝基R盐在pH 5.5~7的乙酸溶液中,生成红色可溶性络合物,进行光度测定。拟定了刚果(金)高铜、高镍、高锰样品中钴的测定方法。实验确定了样品的溶解方式、显色剂的浓度及用量、煮沸时间和放置时间,并对矿样中铁、铜、镍、锰等主要干扰元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经标准样品验证、方法比对,均符合分析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地球化学作用与其时-空结构的统一性为指导思想,将地质区域和各种地质体视为动力学体系,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云南个旧钖、多金属成矿区的研究,讨论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的建立。 作者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揭示了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旋回性,并用动力学体系分析阐明每一旋回的时间结构。花岗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与对流驱动的热重力扩散作用相结合导致了岩体内痕量元素的化学分带。岩浆期后体系系由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复杂的反应-输运网络所构成,其拓朴结构使体系产生异常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参数的实验测定建立了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典型矿田内热液流体的流速场与温度场。 地球化学全过程的时间结构可以归结为热力学分枝的分支在时间上的展开或多阶耗散结构的阶梯。地球化学场的空间结构产生于耗散结构的局域化和化学波的成生与传播。成矿区域是囿于有界介质内的局域化耗散结构。不同反应前锋的差速前进从而产生不同物种的分异沉淀使成矿区域出现化学分带。成矿源区起因于某种化学反应核心或特殊的物理边界所产生的局域不均一性。 对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金属矿源学、历史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