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碾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就是精准获取碾压机械运行中的连续空间位置信息。测量机器人可直接获取目标三维坐标,具有实时、连续跟踪、自动化、高精度以及使用环境灵活、远程可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碾压施工监控中,能实现实时、高效、高精度的过程监控。介绍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碾压施工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论述了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对系统软件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软件具有自动化、全程实时监控、质量信息可视化等特点,为填筑碾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测量机器人具有目标自动跟踪功能,将其应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中,可实现对碾压机械的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时显示并反馈碾压状况,需要对测量机器人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文中结合该系统的应用情况,介绍数据处理的主要实现过程,并采用GDI+绘图技术实现碾压监控参数的图形输出,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GPS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在碾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声享  曾怀恩 《测绘工程》2006,15(3):23-25,32
大型工程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极为重要。介绍利用卫星定位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并结合碾压机械进行集成而研发的一种GPS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论述了系统研发的目的、系统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系统应用精度。实践表明,该系统工程适用性强,适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自本世纪初以来,伴随着测量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测量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工程、局部地壳形变和大型工程的施工放样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探讨了移动式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的特点、适用工程对象、数据处理解算模式、监测方案和数据后处理方法,并以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整个工程的监测方案设计、作业过程以及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下地形测量系统方案,结合我院引进的水域机器人测量系统,介绍了水域机器人测量系统水下地形测量作业流程,将水域机器人测量系统应用于渠口坝景观大桥工程水下地形测量,结果表明,该水域机器人测量系统测量数据质量较好、成果可靠、能降低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升作业效率,较好的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GPS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在堆石坝施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碾压机械进行集成,研制了一套GPS实时监控系统,可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一些施工测量高新技术在三峡工程各个施工阶段及各施工部位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GPS、测量机器人、数字水准仪、数字摄影测量、激光天顶仪等技术的特点及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8.
CCTV新台址主楼的塔楼双向倾斜6°,在自重恒荷载作用下,塔楼向倾斜方向变形。倾斜变形影响测量基准垂直传递的稳定性,导致施工测量存在系统偏差。文中介绍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塔楼倾斜变形监测过程,分析倾斜变形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求得塔楼的日变形速度,并根据测量基准垂直传递的限差,通过误差传播定律,确定测量基准合理的检核频率,保证了塔楼的施工测量质量,也可为其它类似的高层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介绍了测量机器人的外部组成,测量原理及发展应用,并设计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和数据库的结构,讨论了计算机与测量机器人之间的串行控制,在数据处理中加入了距离和高差差分处理技术。试验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高效,准确,实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测量机器人工程控制网网观测自动化系统Geo_Net和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Geo_Def的主要功能、特点和设计思想,介绍了该系列软件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结合CCTV新台址主塔楼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介绍了应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周日变形监测的过程,采用了小波变换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对观测数据的误差剔除,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技术对高层钢结构倾斜建筑周日变形规律的精确反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放样大有关联,测量工程与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促使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越来越高。结合某高铁枢纽火车站施工放样项目,详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测量机器人智能施工放样的方法。针对异形钢结构钢梁狭窄设站空间受限及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快等问题,阐述了基于测量机器人设站方式及详细的放样方法与步骤,利用移动终端直接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并利用仪器自动追踪功能简化了放样流程。BIM模型与测量机器人的相结合,实现了点位的快速放样,极大的提高了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13.
贵慧宏  张锦  陈永剑 《测绘科学》2010,35(4):166-168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知名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和测量机器人产品,阐述了测量机器人在当代变形自动化监测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作业流程,定义了测量机器人通用类,并且对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坐标类型进行了介绍;最后以拓普康公司的GTS901A测量机器人为例,实例化测量机器人通用类,获取GTS901A测量机器人对象,开发了GTS901A变形监测自动化软件(GROMA,GeoRobot Online Automat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oftware),并完成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大型工程对自动化变形监测的需求,利用测量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目标精确照准、读数的特点,研发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文中详细介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通过工程测试验证该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C PⅢ轨道控制测量数据采集的效率,结合PD A 与测量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技术特点,以Visual studio 2008和Visual C#.NET 为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采用串口通信和多线程技术,设计了基于PD A的C PⅢ轨道控制网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解决了国内外同类软件彼此间平台不统一、数据不兼容的问题,实现了在任意一款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手簿上进行项目管理、数据通信、自动测量、质量控制和成果输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Ground-based Radar (GB-Radar)与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技术的特点,以及两种监测技术数据融合所带来的优势。通过分析两种监测系统的关系,建立了这两种变形监测系统数据配准和数据融合的数学模型。通过设计实验,获取了GB-Radar与测量机器人对角反射器的变形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对GB-Radar雷达视线向一维变形量与测量机器人三维变形量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的监测点三维监测数据,最大监测误差明显降低,监测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相似文献   

17.
范本  刘星  青舟 《四川测绘》2011,(6):256-258,280
施工放样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点位平面位置主要是用全站仪进行放样。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型全站仪即测量机器人更多地被引入到工程放样应用中。机器人虽然能完全达到放样的目的,但是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固化模式进行操作,并不能发挥机器人的智能性。本文利用测量机器人GeoCOM接口技术和计算机VB编程语言及Excel办公软件,进行在线施工放样软件的研究,在完全满足放样的要求下,充分发挥测量机器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多台测量机器人组成监测网络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设备、软件组成以及系统功能特点,并对其在广州地铁隧道局部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台测量机器人的监测网络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用多台测量机器人组成监测网络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设备、软件组成以及系统功能特点。并对其在广州地铁隧道局部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基坑变形的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目的,拟开发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C#语言,使用GeoCOM接口技术通过串口操控测量机器人自动测量,同时计算机实时荻取测量机器人的测量数据,并通过监测系统进行数据的智能处理、分析及输出,实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