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教学前花功夫查资料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是每一个教师理所当然必做的工作。但在教后再次备课却很少有人积极主动地去做,他们大都认为时光不能倒流,课又不需重上,而不愿对上过的课,再花功夫深入思考,深入探究,作重新设计,再次备课。  相似文献   

2.
以前上课我一直是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也是按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可是新的课程标准出现了,更要求教师要“备课标”,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于是我又很认真的“备课标”、读“课标解读”、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春艳 《地理教学》2010,(10):17-20
教学目标的制定能体现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理解,更能体现教师的目标意识、学生意识、课程意识等。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备课的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多地是停留在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理念层面,如何将这种备课理念有效转化为实际的备课行为,是许多教师备课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王科 《地理教学》2009,(10):16-18
一、课前学案的设计 1、检测知识储备,了解学情 备课时如何把备学生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备学生还是停留在估计和猜测上。比如在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时,笔者认为关于气候类型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结果课堂上遇到几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很多学生非常茫然,于是我回过头还要给他们补上这一段知识。  相似文献   

5.
陈柏林 《地理教学》2012,(11):60-60
地理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对于培养学生学爿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师生和谐关系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教师在备课中需精心准备,改变传统的如教师问,学生举手叫答;教师问,学生随意回答等单一提问方式,纵横交错.多方位.多渠道,实施课堂提问“立体化”。  相似文献   

6.
何平 《地理教学》2013,(21):30-3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备课时越来越关注学生活动的设计,为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记录活动的过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但是很多时候却未必达到教师预计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课堂沉闷、下课拖堂。究其原因,在于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不够合理。那么,怎样的学习任务单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所需要的学习任务单?地理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学习任务单?  相似文献   

7.
王海萍 《地理教学》2012,(11):41-42
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共有三位地理教师,这三位地理教师各具特点,史老师丰富的学识和娴熟的板画技术令人钦佩,陈老师对知识点的清晰把握,以及简洁明了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而我虽然担任备课组长,但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年限短,经验不足。因此凝聚团队智慧、搭建沟通桥梁、整理编辑试题,畅通复习渠道是我主要的工作。我们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林启康 《地理教学》2005,(11):36-37
备课,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郑浩 《地理教学》2012,(19):31-33
"锋与天气"是"常见天气系统"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理解顺畅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保持流畅,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做好  相似文献   

10.
为搞好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我室地理组组织举办了大纲培训班、新教材(人教版)培训班.地区和县市级集体备课会,公开课、观看录象课等一系列的活动。然而,在去年十月份我们组织的由部分县市地理教研员和教师参加的初一地理教学现状调查中,教师仍强烈反映初一地理教学难度太大。对此,我们深感不解与担忧,又于十一月份深入学校仔细与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到目前的确有许多因素困扰着初一地理教学。本文仅就师资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的,根据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巧妙设计新课的引言一营造地理情景,激起学生的想象,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师所设计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案例,有活动,有思考,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课前不去认真思考、备课,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是照本宣科,自始至终都是帮学生梳理教材,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学生毫无学习热情。所以,课前精心备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产业转移”一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精心备课,提升课堂教学品位。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要素很多,包括学生、教师、教材、教具、教室等。其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它的要素都是以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来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由此,教师备课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的知识基础、能力、困难等。  相似文献   

14.
刘咏梅 《地理教学》2013,(13):59-60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还提倡教师的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优势,让集体智慧发光。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中产生  相似文献   

15.
耿峰 《地理教学》2013,(9):38-39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见到这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请坐下来再想一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能够帮帮这位同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然而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会很"识相",这节课就一直低着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逐渐沉闷,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由佩服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沉稳、睿智,感叹为何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兴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教学整体性互动,简单说,就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地说,其内涵表现为教师主导施教和学生主体认识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就其外延来看.包括课外对课堂的延续部分(教师备课、学生课业活动等).以及课外实践活动.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莹 《地理教学》2010,(1):19-21
一、中学地理教师进行科研的时间 问题:从对上海市某区中学地理教师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学地理教师都把缺乏时间作为制约从事科研的原因之首。的确,中学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不得不投入教学,加上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管理学生等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相比,中学地理教师可以用来从事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8.
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预设切合学生实际、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即“有效问题”。其特征是能引起学生困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进行更为精细的思维,达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培养思维能力,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之功效。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效问题”的寻找和设置体现着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也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0,(13):12-15
误区一:备课就是写教案 说起地理备课,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地理教案,认为地理备课就是写教案。学校的教学检查主要就是查验教案,教案越详细往往成为备课越认真的标志。教案写得好,课才能上得好,教案写得越详细,项目填写得越认真齐全,备课就越充分全面。部分教师为应付检查,抄袭网上教案,而真正花在备课上的时间并不多,思考个性化的教学就更无从谈起,使备课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是备课及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是否成功地突破难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学难点抽象复杂,教师经常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却一脸茫然。在地理教学中,我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采用了多种巧妙的方法,轻松化解难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