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0—1972年间,我们曾经在500毫巴正压形势预报的基础上用订正的引导气流方法进行台风路径的业务预报。通过几年的预报实践,联系过去对各等压面引导气流分析研究的结果,我们认识到:低层(850毫巴)引导对台风移动的作用在不少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感觉到:目前,预报低纬度地区的流场变化至少不比预报台风的移动更容易。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提出了一个机器定量计算与预报员分析判断相结合的两层订正引导方案。机器定量计算的部分是:根据起始时刻台风所在地区的大范围形势场,在大形势稳定和地转关系的假定下,定量计算出单纯的500毫巴引导气流、订正的500毫巴引导气流、单纯的850毫巴引导气流和订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关于台风路径研究,一般着 重于台风环境流场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并取 得明显效果,但是,对于客观、定量预报方 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问题。本文利用大气基 本运动方程求出台风中心移动方程表明:台 风外围环境流场和台风本身的环流结构各自 所产生的梯度力,以及台风移动而产生的柯 里奥利力都直接影响台风移动路径。所以该方程具有客观定量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46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对1960~2005年46年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主要发生在5~11月,8月是台风降水最多的月份;自1960年以来台风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台风降水由闽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最大台风降水出现在闽南和闽东北地区;台风暴雨是福建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之一,台风暴雨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及闽西南地区;受福建山地地形作用山脉以东的台风暴雨发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山脉西侧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与亚洲地区500 hPa大气环流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它们可能主要通过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对影响中国台风北上路径起到调制作用,并最终引起福建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雷乙奇 《广西气象》1990,11(2):11-14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量场的变化与台风移动有密切关系的事实,本文试图从讨论能量场的变化入手,探讨通过预报能量场系统的移动以预报台风移动的方法。通过对7504、7708、7806、7909、7910号台风总湿位能场的分析,发现台风在各层等压面上均对应着闭合的能量场系统(700毫巴以上▽~2E_σ<0,低层▽~2E_σ>0),且两者的移动路径一致。此外,能量通量场和能量通量散度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的进路方向有明显的强能量输送带,台风基本上沿着500毫巴能量水平通量散度梯度的方向移动。VE_σ图和▽·(E_σ)图可以作为定性判断台风疑难路径的一种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2008年台风“凤凰”的移动过程及对江苏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2008年08号台风“凤凰”的移动过程及其对江苏降水的影响。由其移动路径和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以及影响江苏降水环流形势的演变可以发现,“凤凰”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强大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引导;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风为台风降水输送了丰富的水汽,给江苏地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冷空气的侵入也是台风“凤凰”登陆后造成江苏持续性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同时冷空气的入侵也破坏了台风的暖心结构,加快了台风的消亡。  相似文献   

8.
历年的台风直接影响河池地区造成大风灾害的没有出现过,主要是台风登陆后减弱为低压或低槽后造成我地区的降水,它是7—9月份我地区重要的降水系统之一。它的活动次数的多少往往决定7—9月份雨量的多寡。而台风雨的中、短期预报问题与台风移动路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以国家气象局出版的台风年鉴1955—1985年7—9月共249个台风个例,重点分析台风移动路径与我地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赣州17个县(市)1965~1996年共32 a 7~9月的台风降水资料,对影响赣南的台风路径、登陆区域、台风降水和台风暴雨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台风登陆后影响赣南的路径主要有3条;不同月份、不同区域生成的台风其降水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赣南台风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特征有3种.  相似文献   

10.
分析1981—2014年7—9月影响皖北东部地区的台风特征,统计不同台风路径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路径下皖北东部出现暴雨的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1)西北行、陆面转向、海面转向和其他类路径的台风都可以影响皖北东部,并产生降水。其中产生降水个例最多的台风路径为陆面转向类,次多为西北行类。(2)台风影响时无降水、非暴雨和暴雨3类降水个例的500 hPa平均环流场对比分析表明:当有台风影响皖北东部时,配合西风槽或副高阻挡更有利于产生强降水。(3)西北行类台风暴雨的环流场特征是华北到河套存在西南-东北走向高压带阻挡使台风停滞少动;海面转向类台风暴雨环流场特征是河套东部存在低槽与台风相互作用;陆面转向类台风暴雨环流场可以分为3类:贝湖两槽一脊型、贝湖单槽型和副热带高压阻挡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等资料,综合分析环流背景对强台风"纳沙"的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并对"纳沙"影响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路径稳定西北偏西行的主要原因是500hPa副高为带状分布,副高南侧边缘偏东和东南引导气流加强;(2)"纳沙"活动区域较高的海表温度、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与"纳沙"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要素可以作为台风强度预报的重要参考因子;(3)"纳沙"在西北偏西移动过程中其涡度、垂直运动、水汽通量散度等各物理量场均表现出有利于降水加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太平洋风场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眼于西北太平洋对流层的风场,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环境流场对台风路径的影响。所研究的七类正常台风路径,副热带高压的反气旋环流是它们的直接影响系统。西风环流,尤其是中、高纬度高层西风的分布及其变化对于形成不同类型的台风路径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分析还发现,台风有沿着对流层深层暖区轴线,按照热成风方向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地描述500毫巴月平均环流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中高纬度500毫巴环流与后期长江下游降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中高纬度500毫巴月平均高度场按切比雪夫—傅里叶混合多项式进行展开,然后对月平均图上的超长波活动进行分析,并应用所得的展开系数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 500毫巴月平均高度场上的超长波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旱涝年的波谱特征有显著差异;(2) 春冬中高纬度超长波,特别是三月份一波槽脊的位置和西风强度与夏季长江下游的降水有较好的关系,与夏季东亚环流形势也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华南台风路径的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台风结构、环境流场与台风路径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卫星云图的分析也证明,台风云团特征、环境流场的云系结构和台风路径之间的关系[1][2][3]。台风云团特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保守性。比较间隔24小时的前后两张卫星云图,发现某些云图特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常常对台风未来的移向移速有指示意义。根据近几年来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分析了1973年到1979年5月至10月影响华南的台风卫星云图资料,结果发现:当台风云团和主要螺旋云带组成“9”字型结构时,台风几乎都向偏西方向移动;当它们的组成呈“6”字型结构时,台风将向偏北方向移动;而它们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历年各月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与我地夏季历年各月降水量相关普查,进行相关区的分析,从而探讨我地夏季降水与前期500毫巴环流的关系,以作为长期预报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从环境流场、能量场和△P24场进行分析9618号台风路径多变的原因,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的调整是9618号台风路径多变的根本成因。500hPa高能舌和-△P24轴线的逆转也是台风折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南海的几类台风路径所对的200hPa辐散风场和速度热场的特征,发现200hPa辐散风场对台风路径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1)200hPa辐散风场表征的季风环流结构的差异决定着台风路径扣期趋势;(2)西太平洋副高所对应的辐散风次级辐台线的走向和西伸程度指示着信风特征,影响台风未来的路径;(3)台风一般向辐散中心以外的次级辐散线西侧2个经距的位置移动,用辐散风环流的物理意义和台风受环  相似文献   

18.
华北平原夏季降水准双周振荡与低频环流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立生  向亮  周须文 《高原气象》2015,34(2):486-493
利用华北地区夏季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Butterworth带通滤波等方法,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低频特征与大气低频环流演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存在低频特征,主要以准双周振荡为主。(2)500 h Pa高度场大气低频环流表现为闭合的高、低压系统;850 h Pa低频流场演变要复杂一些,但它们伴随高层低频系统移动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500 h Pa高度场上,在35°N以北,低频系统向东移动,有时也从鄂霍次克海附近向西的扩展;在35°N以南,低频系统表现为由西北太平洋向西北移动,然后再向西移动。华北夏季降水主要是直接受中高纬度低频系统影响,低纬度低频系统很难直接影响华北地区,但它们可以通过偏南偏北气流的变化影响向华北地区的水汽输送或冷空气活动,进而加强或减弱华北地区的降水强度。(3)当500h Pa 40°N-60°N范围内有低频低压从西向东移近华北地区,并诱发850 h Pa气旋或切变线生成,从而在华北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当500 h Pa低频低压向东移出而后部低频高压移来时,华北地区低层850 h Pa流场就会转为辐散气流或为一致的偏北气流,降水过程结束。(4)华北地区降水发生时,高、低空低频环流有较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能量场的变化与台风移动有密切关系的事实,本文试图从讨论能量场的变化入手,探讨通过预报能量场系统的移动以预报台风移动的方法。通过对7504、7708、7806、7909、7910号台风总湿位能场的分析,发现台风在各层等压面上均对应着闭合的能量场系统(700毫巴以上▽2Eσ<0,低层▽2Eσ>0),且两者的移动路径一致。此外,能量通量场和能量通量散度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的进路方向有明显的强能量输送带,台风基本上沿着500毫巴能量水平通量散度梯度的方向移动。VEσ图和▽·(Eσ)图可以作为定性判断台风疑难路径的一种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0.
台风自身动力学过程(CISK)对其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崇银  钮学新 《气象学报》1988,46(4):497-501
台风的移动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气象问题,虽然已经有过许多分析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没有搞清楚。在台风路径预报中,目前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是所谓“引导气流法”,它把台风作为一个“质点”,其移动只受外部流场的引导。不考虑台风自身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可能是引导气流法出现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实际台风是一种极为活跃的天气系统,不能视其为完全被动的“质点”。除了外界环境(引导气流)对台风的移动有影响外,台风本身的动力学过程和结构也必然对其移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是积云对流和天气尺度低压扰动间正反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