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ODP第196航次     
--南海海槽边钻探边测井和高级循环观测仪的安装   ODP196航次是在南海海槽(日)集 起吊ACORKs(ODP196航次)钻探、测井和安装长期观测仪于一体的2个航次计划中的第2 个航次,该海槽是一个典型的具厚碎屑沉积物增生体的板块会聚边缘。这2个航次计划是为 确 定厚陆源沉积物增生楔中流体作用与变形机制之间的关系而布设的。2000年的190航次调查 的重点集中在穿越南海海槽两个横断剖面从未变形带到高变形带的站位取心工作上,以便研 究变形和水文状况的变化。2001年的196航次将在Muroto断面对131和190航次所钻探的3个站 位,首次进行边钻探边测井(LWD),其中808和1174站位靠近增生楔下端变形区的前部,而作 为参照站点的1173站位则在向海12 km处。196航次实施期间,将对808和1173站位的2个钻孔 进行多层密封,并安装高级循环观测仪(ACORKs),以便长期观测流体流和构造活动。依据资 金情况和JOIDES顾问委员会的许可,在1173站位的ACORKs要将一个宽带地震仪粘结到钻孔的 基岩部分,这需要取心约50 m。与190航次取得的测量数据相匹配,196航次LWD数据将揭示 碎屑沉积物增生过程中物理性质如何变化,并提供其应力、孔隙压力和渗透率的详细情况。 2个钻孔中安装的ACORKs将对南海海槽的地震、流体流参数、流体地球化学进行长期的观测 ,其中还包括将来有人或无人潜水器的回访项目。   本航次实施时间是2001年5月2日至7月2日,首席科学家为美国迈阿密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学 院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的Becker K博士(kbecker@rsmas.miami.edu)和日本海洋 科学和技术深海研究中心的Hitoshi Mikada博士(mikada@jamstec.go.jp) 。 (本刊)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和南美从南极的分离切断了温暖的亚热带洋流流经南部极地区域 ,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隔断导致发育了后来的东南极冰盖。 ODP的科学家们将从Tasmanian海岸采集岩心样品 ,以便研究地球气候过去的变化及大洋洋流循环。科学家们利用这些沉积物岩心了解全球主要变冷事件的地质记录 ,而这些变冷事件最终导致冰期的开始。本航次科考队由来自 9个国家的 2 9名科学家组成 ,研究者们将在距 Tasmanian海岸6 0 0 km、水深 2 475~ 35 80 m处 5个不同站位钻孔 ,以获取 Tasmanian海路的张开对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变化影响的资料。Tasm…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8,(7):7-7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现在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在精神压力增大时会将注意力转向食物,结果导致进食过量。科学家们发现,当一个人的精神压力增大时。其体内的“饥饿激素”ghrelin的水平会增大;他的进食量随之增加,从而可能会引发肥胖。但是,ghrelin水平升高有一个好处:由精神压力引发的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会减轻。这项研究的带头人的迈克尔·鲁特博士说:“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饥饿激素同时发挥着几个作用;它协调着精神压力引发的各类行为.进而改变着情绪、压力和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1997年5月,一大批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海洋地质中心)、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和一个石油公司)和俄罗斯(莫斯科大学ЮHECKO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中心)的海洋地质学家在“Бепьисик”号船的考察中揭露了大面积被沉积物覆盖的珊瑚礁(HennetJ.P....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9,(1):5-5
首个关于海洋能源创新的国际奖项“兰十字奖”日前在苏格兰正式宣布成立,该奖项成为全球历史上奖金规模最大的单项奖,这一挑战性奖项总奖金额高达1000万英镑(约人民币1.05亿元),旨在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创新,并积极给予资金支持用于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应用,从而使全人类获益。该奖项由苏格兰政府发起,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11位知名科学家作为独立评委,  相似文献   

6.
Goldb.  D Saito  S 《海洋地质》2000,(4):51-54
用井底测井技术来确定海洋沉积中气体水合物和地震信号与气体水合物下面游离气的联系已衩证明为非常有效。最近在布来克脊的钻探中,大洋钻探计划(ODP)记录到的现场测得速度和电阻率测井提示在温压稳定带内水合物含量深度的加大而增大。对应的剪切刚度(Vp/Vs比率减小)变小,含水合物层声波幅度减小是由于沉积物中的颗粒被水合物胶结,这解释了布来克脊地区采集的地震剖面普遍存在的振幅空白带现象。 将来的钻探活动中,采用安置在钻头正上方的随钻测井(LWD)传感器将改进孔隙度、气体水合物的横向变化和储层潜力现象精度估计。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6):9-9
看见面包上长了霉菌,大多数人会立刻将其扔掉;然而,有些人却可以从这些小型真菌中看到诸多可能性,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克·许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霉菌生殖过程中的一种新机制——该机制通过在减数分裂中“关闭”不匹配基因(“关闭”后该基因将无法表达),避免了非正常的遗传突变。许说:“对霉菌的这种‘定位不匹配基因并关闭之’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洋科考第20航次(DY115-20)受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的委托,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执行该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已于2008年5月22日从广州启航,将于2009年1月26日返回青岛,预计时间为250天,分6个航段,航程约3万多海里。调查区域涉及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海隆、西南太平洋的部分海域和西南印度洋等。航次首席科学家仍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博士担任。  相似文献   

9.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08,(6):F0003-F0003
中国大洋科考第20航次(DY115-20)受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的委托,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执行该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已于2008年5月22日从广州启航,将于2009年1月26日返回青岛,预计时间为250天,分6个航段,航程约3万多海里。调查区域涉及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海隆、西南太平洋的部分海域和西南印度洋等。航次首席科学家仍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博士担任。  相似文献   

10.
PETROBAR(巴伦支海区域性石油地质研究)是一个由挪威研究理事会(NFR)及StatoilHydro赞助的、PETROMAKS项目下属的大型跨学科研究课题。参与这个研究课题的有:地学部(项目负责)、地球物理研究所(PGP)、奥斯陆大学、地球科学部、卑尔根大学、斯塔瓦格国际研究所(IRIS)、挪威地质调查局以及火山盆地石油研究所(VBPR)。我们也将与俄罗斯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09,(12):9-9
由来自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和德国不来梅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撒哈拉沙漠和北非萨赫勒地区曾发生过重大的气候变化,并促使早期人类从非洲大陆到世界各地的迁徙。研究者从靠近西非几内亚海岸的海底收集了沉淀,它们已经在那里待了20万年——强烈的海风将撒哈拉和萨赫勒的尘土吹到了那里,尘土和从远方吹来的植物叶蜡混合,  相似文献   

12.
猫猫 《海洋世界》2011,(9):47-47
塔斯马尼亚的科学家们发现每个草海龙身上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标记,并且组成一个“父系氏族”.塔斯马尼亚大学的马丁·史密斯·基思博士花了超过2年的时间,拍摄了草海龙在霍巴特南部的生活.这项研究有助于建立一个保护物种的物种数量模型.草海龙和海马是近亲,和海马一样,由雄性负责抚养后代.马丁·史密斯博士发现独来独往的雄性草海龙会在繁...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由日本国家极地研究所冰川研究工作者采自南极洲的冰年龄为100万年。与已揭露的最近65000年大气动力学的埃比克(Э∏ик)计划所获得的钻探资料相比,采白深度超过3000m钻孔的该冰岩心将已有的气候研究史扩展了20000年。但是预期,这个新记录将被打破,国为很快将获得年龄为120万年的冰岩心。  相似文献   

14.
得克萨斯农机大学学院站报道,根据大洋钻探计划(ODP)在大巴哈马浅滩边缘的深海钻探,科学家们揭示出在过去25Ma期间多次高频的海平面变化.其中有15次海平面变化在浅水区造成明显侵蚀,在沉积序列中形成不整合.确定这些变动的时代及其幅度支持了在巴哈马和全世界其他地区海平面是控制大陆边缘结构的主要变量的理论.20年以前,Exxon生产研究实验室提出过“层序地层理论”,该理论指出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引起大陆边缘沉积层成组系的特征.通过对这些层组的了解,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地层记录,预测石油资源的位置,把这些位置作为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8,(8):7-7
在全球变暖的进程中。北极地区深受其害。现在,北极的这种情况可能得到暂时的缓解。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与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每年北美的森林大火都有增加的趋势.大火带来的烟尘将从北美转移至北极地区,进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北极的气候。大气科学家罗伯特·斯通表示.大气中的烟尘可暂时减少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从而部分抵消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6.
两种海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研究菲律宾刺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和日本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菲律宾刺参和日本刺参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P〈0.01),LDL—C(P〈0.01)含量及LDL—C/HDL.C比值(P〈0.01),提高HDL—C及NO(P〈0.01)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P〈0.05,P〈0.01),并提高其SOD和GSH-PX活性(P〈0.05,P〈0.01)。其中,日本刺参对血清TC,LDL-C,LDL—C/HDL—C及肝脏MDA水平降低作用和NO含量提升作用显著优于菲律宾刺参(P〈0.05)。提示了菲律宾刺参和日本刺参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日本刺参的治疗效果优于菲律宾刺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井下测量,估算了JAPEX/JNOC/GSCMallik2L-38气体水合物研究井沉积物孔隙中所含原地气体水合物的含量。文中将用来关联未固结沉积物孔隙中的气体水合物含量与地震波速度增加之间关系的加权方程及由层组密度测井得到的孔隙度,应用珐声波测井中,权重(W)为1.56和指数(n) 为1时,S波和P波测井所估算的气体水合物含量值一致。孔隙中气体水合物含量最高达8  相似文献   

18.
1999年7月1日~9月9日,我国政府首次组织科学考察队赴北极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以及北太平洋白令海进行了为期71d的科学考察。此次科学考察由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选派的科技人员以及来自国内外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同时还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台湾的科学家参加(总人数:124人,包括船员)。1 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是俄罗斯制造的,总长167m,型宽22.6m,最大船速18kn,续航能力20000nmile,配备…  相似文献   

19.
冲绳海槽北部CS1孔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cm为间隔,对冲绳海槽北部的CSH1孔岩心(17.36m)进行了岩石磁学研究.根据岩心上部的两个特征火山灰层和浮游有孔虫组合分析建立了钻孔的时间框架,沉积物底部年龄可能为50ka.除了在三个火山灰层和近表层向下的快速降低外,整个钻孔磁学参数的变化甚小,未能反映出50ka来的气候变化.与大多数沉积物不同,该钻孔大多数层位的S值(S=-IRM-0.3T/SIRM,它代表了低矫顽力磁性矿物的含量)小于0.9,指示钻孔沉积物中存在相当比例的高矫顽力磁性矿物.代表性沉积物样品的磁化率-温度(K-T)曲线除了存在580℃磁铁矿的居里温度之外,还显示200-350℃的居里温度,指示样品中存在铁硫化物(胶黄铁矿-磁黄铁矿).这与加热过程中有刺鼻的臭味、加热后的沉积物变黑对铁硫化物的指示相吻合.自生成因的铁硫化物的存在以及表层磁性参数的快速降低,都明确表明沉积物遭受了早期成岩作用.除了三个火山灰层以外钻孔的其他层位无特征磁学变化,表明沉积物后来受到的改造作用强烈,磁学参数所蕴含的原始气候信号被破坏.在这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中消耗了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水溶液中的硫酸盐,造成了沉积物中铁、锰元素的重新溶解和沉淀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JOIDResolution》号科学钻探船上进行研究考察期间,有两个新的热泉在海底形成.这一事件使曾经在洋底或洋底下面形成大型矿床的古热液系统复活了。这些来自9个国家的25名科学家是大洋钻探计划(ODP)研究海底活动热液系统以及生成的富金属矿床的部分人员.他们于1996年9月17-23日利用钻探船在加拿大温哥华岛以西约150英里(241.35km)处进行钻探期间目睹了这些新热泉的形成。尽管温度达286℃(547”日的热液在钻探地点几英里的范围内不断喷出,但是ODP的研究还是热衷于采集技老的,但目前不活动的热泉所形成的矿床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