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岩矿测试》2013,32(6):正文前VI-正文前VI
2013年,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等5家地质实验室研制的9个系列41种地质类标准物质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占地质领域现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0%。其中,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了5个系列18种标准物质,包括: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6种,北极海洋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种,青藏高原三江源土壤成分标准物质6种,矽线石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3种,Re-Os同位素标准物质2种。另外4个系列23种标准物质是: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研制的钛铁矿化学成分标准物质5种;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研制的稀散元素锗、镓、铟、铊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4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石英岩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3种;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研制的成矿区带沉积物成分标准物质11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标准物质制备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评介了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加工技术,粒度检测与表征方法,均匀性检验与评价,最小取样量的确定,稳定性检验及其结果表述,定值方式,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定值条件,不确定度评价与量值溯源保证等。对照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指南和国际地质分析者协会(IAG)关于地质标准物质研制的协议,讨论了目前中国地质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程寿森  缪元圣 《江苏地质》1998,22(3):165-165
为了适应全国非金属矿产地质找矿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发展,为了加强非金属矿石实验测试工作的质量监控和测试技术的提高,弥补国内统一的非金属矿标准物质的空白,原地矿部科技司于1987年下达《非金属矿石标准物质研制》计划,研制项目由原地质矿部南京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相似文献   

4.
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质标准物质作为地质材料成分分析的计量标准,在分析质量监控、方法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制与应用地质标准物质是推动地质分析技术与方法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通过介绍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和技术方法,重点讨论了地质标准物质的样品加工制备、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及定值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王亚平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危害物质化学成分量测量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成果20多年来又一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6.
通常样品的87Sr/86Sr和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分析采用SRM987、JNdi-1作为标准物质,它们分别是纯的碳酸盐和氧化物,适用于监控质谱测试过程。中国现有的钐-钕地质和铷-锶年龄标准物质,分别为玄武岩和钾长石,它们与很多地质样品的基质存在差别。仅有这两种基质的标准物质不能有效地监控不同地质样品Rb-Sr、Sm-Nd同位素分析过程,因此研制不同岩性的Rb-Sr、Sm-Nd同位素标准物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集中国典型地区的橄榄岩、榴辉岩和花岗岩作为候选物,严格按照《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F 1006-1994)和《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JJF 1343-2012)等相关标准物质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研制了橄榄岩、榴辉岩和花岗岩铷-锶、钐-钕同位素标准物质(编号为GBW04139、GBW04140、GBW04141),其中橄榄岩标准物质适用于高Mg、Fe,低Rb、Nd含量样品的分析,榴辉岩和花岗岩标准物质适用于含有难溶副矿物的岩石样品的分析。每个标准物质具有6个特性量值,Rb、Sr、Sm和Nd含量分布分别为0.16~64μg/g、12~560μg/g、0.1~3.2μg/g和0.3~15.3μg/g,87Sr/86Sr比值分布为0.70446~0.71309,143Nd/144Nd比值分布为0.51115~0.51267,同位素比值精度达到或优于同类标准物质。这些特性量值更接近实际样品,使用时将更加有效和方便。该系列标准物质可用于校准仪器和评价方法,并能有效监控实验室此类样品的铷-锶、钐-钕同位素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7.
地质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方法评介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评介了目前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样品均匀性检验与评价所用方法,包括:检测方法,统计判别模式,结果的定性、定量表达和最小取样量确定等。对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导则和国际地质分析者协会的地质标准物质定值协议,探讨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与评价中的难点及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质标准物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地质物料化学成分标准物质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的后期.地矿部西北地质研究所等首先研制了超基性岩和铬铁矿标准物质,继后由物化探研究所和岩矿测试研究所牵头,在区域化探全国扫面的推动下,先后研制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三个系列标准物质.稍后核工业部、冶金部和化工部也着手研制了相应专业的地质标准物质.八十年代是地质标准物质研制的全盛时期,在这个阶段之后地质标准物质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根据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目录[1],在样品数量上冶金类标准物质居第一位,地质类标准物质居第二位,约占四分之一;依发布的标准值项目数计[2],地质类标准物质居于首位,占50%以上.我国地质标准物质与外国相比,在数量、品种类型和系列性方面均占世界领先地位,在定值的元素和定值精度方面亦为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地球学报》2015,36(5):558-558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完成的地下水(重碳酸钙镁型)无机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国质检量函[2015]16号),同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国制标物10001381号)。3个地下水标准物质编号为GBW 08677-GBW 08679。地下水(重碳酸钙镁型)无机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是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地下水测试技术能力建  相似文献   

10.
本刊编辑部 《岩矿测试》2012,31(2):文后I-文后II
地学标准物质制备方法研究、新研制地学标准物质定值分析、现有地学标准物质成分分析、地学样品分析方法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成果都适合向《Geostandard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投稿。近年来,该刊也接受有关环境样品分析方法研究的文章。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关于新标准物质制备和定值分析、提供现有地学常用标准物质的全面分析数据、修正现有地学常用标准物质定值或现有标准物质新成分分析的学术论文较易被接受;分析方法方面,关于地学或环境样品的新方法研究论文较易被接受。以下是《Geostandard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期刊2011年第35卷的总目次,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是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污染调查和治理对策的制定依赖于精准的分析测试数据,而标准物质是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现有的相关标准物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本文针对中国主要湖泊和河流分布特点,以及污染特征及沉积物调查现状,严格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F 1006—1994)和《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规范》(JJF 1646—2017),研制了适合中国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需求的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分析沉积物标准物质4个。研制过程中,为解决有机化合物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技术难点,考察了60Co灭菌和温度对有机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评估了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稳定性良好。针对沉积物样品基体复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提取和净化技术,建立合理的量值溯源链,利用传统的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完成了9家实验室的协作定值。定值指标包括16种多环芳烃、3种有机氯农药和3种多氯联苯,含量范围为8.0ng...  相似文献   

12.
刘妹 《岩矿测试》2023,(3):445-463
地质标准物质是保障地质样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基准。目前,一级地质标准物质数量居十三大类首位,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质标准物质体系。本文依据基体类型和定值特性,将一级地质标准物质划分为基础、矿石、海洋、环境、能源和特殊用途等六类,总结了各类标准物质的研制数量、特点、定值指标、应用范围及意义。针对现阶段数量众多的地质标准物质在应用中还存在研制数量少、系列化不足、基体类型单一、定值指标少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探究研制技术成熟的地质标准物质中仍有多种成分难定值以及定值方法单一的可能原因,重点讨论了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中影响定值水平的细节问题:(1)阐述了均匀性检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XRF法以其高精密度的优势应用于均匀性检验值得关注和研究;(2)提出了考虑元素性质、含量级次兼顾测试技术评定均匀性未检元素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3)分析了稳定性不确定度在总不确定度构成中成为主要贡献量的原因是当前的计算方法造成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合理的评定方法;(4)建议针对不同类型标准物质,制定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控制限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标准值。结合当前地质标准物质存在的不足和工作需求,本...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6月9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的14种烃源岩标准物质,包括1种灰岩、10种泥岩、3种油页岩中岩石热解和总有机碳分析标准物质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评审,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填补了目前该领域的空白。本次获批的14种标准物质定值指标包括岩石热解参数热解烃(S2)、最高热解峰温(Tmax)、总有机碳含量(TOC)和总碳(TC),这些参数是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关键性参数。由于相关标准物质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7月23—24日,在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评审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的15种标准物质,包括3种锂辉石、2种黝铜矿、2种南极岩石、4种土壤碳形态、4种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全票通过评审,获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3种锂辉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定值(参考)指标包括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等共计35项,氧化锂(含量1.30%~6.30%)和伴生元素铍形成良好的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15.
地质标准物质粒度测量与表征的现代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地质标准物质是地质材料分析的计量标准,在分析质量监控、仪器校准和分析方法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标准物质大多为粉体材料,而粒度是粉体材料的一项重要特性指标。长期以来,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一直采用过筛法检测;近年来在超细标准物质研制中引入了以激光粒度仪为代表的现代粒度分析方法,并以直观的粒度分布图和简洁的特征粒度来表达分析结果,大大提升了粉体地质标准物质粒度特性的测量及表征水平。在此工作基础上,测量了正在广泛使用的典型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分布,获得了前所未知的粒度分布信息,为这些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取样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有益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了检测粉体材料颗粒特性的现代方法,讨论了地质分析与粒度分析在概念上的差异,并就今后地质标准物质乃至地质分析样品的粒度检测与表征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渤海东海海洋沉积物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海洋沉积物中碳氮稳定同位素因其能够确定有机质的来源,有助于了解碳循环、气候变化、有机质迁移转化而备受关注,但其分析测试过程中尚缺乏海洋沉积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进行质量监控。本文依据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G1006—1994),研制了三个海洋沉积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MSCNI-1、MSCNI-2和MSCNI-3),候选物样品分别采自我国渤海锦州湾湿地、东海闽浙近岸和东海冲绳海槽,定值组分为总碳氮同位素(δ~(13)C-TC、δ~(15)N-TN)和有机碳氮同位素(δ~(13)C-C~(org)、δ~(15)N-N~(org)),定值方法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质谱法(EA-IRMS)多家实验室协同定值。经检验,三个标准物质候选物均匀性良好,一年内定值组分均无显著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δ~(13)C和δ~(15)N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小于0.15%和0.24%,标准值和标准不确定度合理。该套标准物质是我国以海底沉积物为介质的基体型碳氮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定值方法准确可靠,可供海洋、地质及环境等相关领域实验室用于仪器校准、方法评价和质量监控等。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辛文彩  夏宁  徐磊  朱志刚 《岩矿测试》2017,36(4):388-395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先后研制了10余个海湾和河口沉积物标准物质,但定值成分较少,大多侧重于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核素值。我国于2007年研制了3个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标准物质,为进一步满足近海地球化学调查及资源勘探的需要,本文按照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研制了2个长江三角洲沉积物标准物质。按照不同粒径采集两个候选物样品,样品经干燥、球磨至200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发射光谱法进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F实测值小于列表临界值F0.05(24,25)=1.96,样品均匀性良好。在两年时间内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了4次稳定性检验,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变化,样品稳定性良好。由12家有技术权威的实验室共采用13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进行协作定值,最终定值元素53项,涵盖了主量、微量及全部稀土元素,其中主量成分含量呈梯度分布,如Al2O3的含量分别为16.42%、11.48%。该系列标准物质定值元素种类多,定值方法准确,能够为河口三角洲地区地质及环境调查的分析测试工作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测量与表征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样品粒度是粉体地质标准物质的一项重要特性指标。长期以来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一直是采用筛分法或沉降法检测,最终大多以加工样品通过一定筛目(一般为-200目)的比例来表达;近年来超细标准物质研制引入了以激光粒度仪为代表的粒度检测与分析的现代方法,并可以直观的粒度分布图和简洁明晰的特征粒径等多种方法来表达粒度分布特征,大大提升了粉体地质标准物质粒度分布特性的测量及表征水平。文章在前期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超细标准物质粒度分布特征工作的基础上,用此法测量了当今广泛使用的典型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分布,为这些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取样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就今后地质标准物质乃至地质分析样品的粒度检测与表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大洋地质与矿产标准物质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80年代中以来,中国相继研制了4批共11个大洋地质与矿产标准物质,形成了多金属结核(GSPN-1~3)、海山富钴结壳(GSMC-1~3)、富钴结壳的铂族元素(MCPt-1,2)和深海沉积物(GSMS-1~3)4个标准物质系列。笔者简介了这些标准物质的研制背景,评介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研制的大洋地质与矿产各标准物质系列,对比了其定值数据、特点及应用。虽然中国的研制工作起步较晚,但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国内外多实验室合作定值方式,使这些标准物质定值组分多、系列性好,也有较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介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的主要成果,评述了其主要特点,讨论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一些问题并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