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浩 《地理教学》2014,(5):47-50,58
培养高中学生获取、分析、整合、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之一。试题中隐性地理信息的获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获取隐性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上海学生在PISA2009阅读测试中对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较差,反映出我国中学生对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欠缺。地理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地理高考测评的主要考查技能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的因素以及培养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丁福强 《地理教学》2010,(22):39-41
地理高考对学生能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细致地审题,准确地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顺利地调动所学知识答题的必要前提。然而在以能力考查为立意的考试方针指导下,高考试题中材料的呈现方式,设问角度,试题的切入点颇具新意,这就使信息的隐蔽性逐渐提高,获取信息的难度加大。那么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呢?  相似文献   

5.
陈文魁 《地理教学》2012,(15):36-38
无论是2001年开始的全国地理高考,还是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后的自主命题,都十分重视对地理能力测试的考查,历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均特别强调四种能力的考查,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0):15-16,38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地理高考关注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很多试题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区域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高考对学生空间定位准确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适应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必须做好区域地理的针对性复习。  相似文献   

7.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地理试题中,地理信息是以文字、图像、统计图表等各种背景材料的形式呈现的。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题中的背景材料与问题的结合往往是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高考地理试题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众多的地理试题中,背景材料应用失误的例子也并不少见,这类试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仅就地理命题中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8.
陈静 《地理教学》2015,(5):56-58
地球运动,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考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笔者纵观近几年“地球运动”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命题考查变化很大:命题背景材料新、越来越接近生活地理、命题图形简单化、试题的难度降低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解读新信息和地理思维分析等能力。通过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各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地球运动”高考试题,提出2015年“地球运动”命题的新思考及备考策略。希望能为2015年高三学生地理学习及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考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能力立意”是命制高考试题的宗旨。而能力的考查具体体现在考生做题的思维过程上,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四项能力”的前提。高考说明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有三个层次: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的信息解读。  相似文献   

10.
孙俊鹏 《地理教学》2012,(21):13-15,12
一、问题提出的地理背景1.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考四大能力要求之一地理考试大纲中将"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作为高考地理考生的必备能力,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把"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放在四大能力之首,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卷和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以图表为载体的地理高考试题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有赖于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技能与知识的关系,高考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也要求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逻辑思维能力是能力的内核,是地理知识从获取到存储再到提取和应用的根本保证。由于高考地理科考纲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属于知识范畴,而地理课程标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欠缺逻辑学的表述,地理教学、地理教研、地理教改中缺乏共同话语,增加了地理教学中不必要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金春 《地理教学》2009,(6):38-40
在近年高考中,综合题已成为地理成绩提高的瓶颈。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中,也强调了对“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文字解答综合题。如何规范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语言,从而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成为同学们时下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奉明茂 《地理教学》2021,(6):62-64,61
高考地理试题的构建大多以文字材料为主,快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到隐含的有效信息是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瞄准关联影响因素、关注地理事物发展阶段、把握地质作用演变过程,是阅读地理试题文字材料时提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翁英相 《地理教学》2013,(13):44-47
正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地理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也反映出考查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高考地理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认真研读高考地理题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我国从古就重视借助地图考察地理:"宇宙虽广,舒之而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随着国家进行新的地理课程改革之后,高考地理更是"无图不成题,有题必有图"。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文字信息、表格信息等,相对来讲图像信息在三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6.
徐占福  马涛 《地理教学》2014,(10):47-51
正一、定位是前提——运用地图,建立"心理地图",学会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就要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定位。地理位置是认识区域、理解区域的前提。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是解开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入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栾胜星 《地理教学》2012,(11):49-51
地理学科高考试题每年都在创新,面对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新题目,如何指导学生冷静对待,理性答题,一直是困惑着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问题。地理高考对学生的第一项能力要求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既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是设计试题的一种思路,是试题出新的一种手法。本文试图就地理试题中“有用信息”的常用隐藏方式进行归纳,希望对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备考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高考以综合能力考察为主,而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它有机地联系了有关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了高考考察能力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陈少兵 《地理教学》2011,(22):18-20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图表含有大量地理信息,具有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地理图表的判读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是高考的多频考点。地理图表是地理试题的核心。本文就气候类型图表的判读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余燕 《地理教学》2014,(2):54-57
正一、梯度式教学的背景1.从高考试题中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看浙江省近年来高考自主命题的两道地理综合题,其呈现方式基本上以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图为切入点,分别侧重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从基本的区域地理特征考查,到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实际情景分析地理事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将思维转化为文字的语言描述、归纳和组织能力。层层递进的梯度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易到难掌握区域地理基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2.结合区域地理本身的学科特点来组织教学。区域地理从自然到人文,知识点多而杂,覆盖面广,地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