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颅内钙化性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钙化性转移的CT表现及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复习经过病理及手术证实身体各部位存在原发恶性肿瘤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钙化性转移的病例25例,病人年龄34-83岁,其中肺癌20例,乳腺胶质癌3例,结肠粘液腺癌3例,成骨性骨肉瘤1例,卵巢粘液腺癌2例,采用CT平扫加强化扫描.结果 20例患者CT扫描显示,颅内钙化性转移表现为脑实质内结节状或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结节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轻微强化,边缘变清楚,外形轻微增大.结论钙化性转移是一种少见的转移方式,当某一患者身体某一部为患有原发癌,而其它部位发现钙化性病变,不应忽视钙化性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腹部空腔器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空腔器穿孔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CT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手术证实。胃、十二指肠破裂穿孔23例,空回肠破裂穿孔13例,结肠破裂穿孔20例,阑尾炎穿孔3例,另1例子宫穿孔。CT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局限性腔外小气泡征、腹腔积液、胃肠壁节段性增厚、胃肠道壁周脂肪间筋膜增厚条索状影等。结论:128层螺旋CT对临床提供及时准确诊断,对明确穿孔部位及合并症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表现.2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扫描延迟时间为20S-25S和60S-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①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7例;②胆囊区或胆囊腔内肿块16例;③合并胆囊结石6例;④直接侵犯肝脏11例.肝内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9例;⑤肝门及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11例.结论中晚期胆囊癌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80%以上的病人术前可以确诊.CT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分型及扩散范围,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早期发现仍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胃肠道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胃淋巴瘤31例,肠道淋巴瘤9例。多层螺旋CT表现胃壁弥漫性均匀增厚19例,均清晰显示“黏膜白线征”及“轨道征”。病变处胃肠道管壁增厚与管腔狭窄呈非一致改变39例。肠道“动脉瘤样扩张”4例。“汉堡包征”1例。临床影像学很少出现梗阻表现。结论:充分认识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典型的CT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体部γ刀定位的CT扫描技术.材料与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plus多层螺旋CT(4层)对306例胸部占位患者、141例腹部占位患者行γ刀定位增强扫描,对比剂的用量为1.2ml/kg,注射流率为2.5mL/s~2.8mL/s,通过CT扫描所得图像制定治疗计划.结果 CT增强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标志点清楚,靶点确定均一次到位,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体部γ刀定位,采用合适的扫描方案及造影技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定位扫描图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2338例,手推注射法300例.全部患者用优维显1ml静脉注射做碘过敏试验阴性,注射速率2-3ml/s,小儿0.5-1.5ml/s,剂量50-80ml,高压注射器与手推法剂量相同,小儿按公斤体重计算.结果:高压注射器注射的副反应;过敏性休克4例,占0.17%,中度反应27例,占1.2%,轻度反应56例,占2.4%,造影剂注射失败9例,占0.39%.手推法副反应;过敏性休克1例,占0.3%,轻度反应5例,占1.6%,没有静脉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与手推法相比,造影剂注射速率越快,图像质量好,但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副反应的程度也较重.因此,既要提高注射速率,保证质量,又要确保病人安全,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检查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轻重、以及诊断要求来确定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肝脏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31例患者行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的用量为1.2ml/kg,注射流率为2.5 ml/s~3.0ml/s.结果肝脏占位性病变的228例中201例动脉期、门脉期影像显示良好,占88.2%,3例肝脏外伤性病变实质期图像显示良好.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增强扫描,采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造影技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扫描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患者入射体表剂量(ESD),对比设备剂量指示值(dose index,DI),建立两者之间的换算公式。方法:在接受肝癌TACE治疗的50名患者(男37、女13;年龄70.3岁±6.8岁)体表放置荧光玻璃剂量计,测量治疗中患者ESD。测定部位3处,分别为病灶背侧体表、CT及锥形束CT(CBCT)扫描野内。分别测量治疗过程中总ESD、1次CT扫描及1次锥形束CT扫描的ESD。治疗使用的IVR-CT设备为AXIOM Artis dTA/i-CT(Siemens)。探讨体表剂量与设备剂量指示值的关系。结果:ESD与设备DI之间的换算公式为ESD(mGy)=[(0.697×CTDI+7.175)×CT扫描次数]+[0.384×CBCTDI-5.472]+[0.567×透视DI-9.248]。结论:设备DI与实际测量的ESD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使用换算公式可以得出治疗过程中患者ES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诊断腹部多发病灶同源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10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观察证实的腹部多发病灶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多发病灶,包括肝脏、胃、肾上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CT能谱图像。多发病灶的感兴趣区按照直径5mm的圆形选取,用能谱后处理工具行多发病灶的能量衰减曲线、直方图、散点图分析,将三个图像的吻合情况分成基本吻合,部分吻合,不吻合三种情况,比较多发病灶能谱图像的吻合情况,总结规律,对腹部多发病灶的同源性作出评价。结果:发现腹部恶性肿瘤原发灶与多发转移灶的能量衰减曲线、直方图图像基本吻合,散点图部分吻合,提示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源。多发良性病灶如血管瘤、能谱图像也基本吻合,可帮助诊断病灶的同源性。结论:初步判断能谱CT可作为诊断腹部多发病灶同源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adelung`s病的CT及MR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6例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12月间我院影像及临床科室证实的Madelung`s病16例。男性15例,女性1例。应用GE Process F-II型多层螺旋CT扫描机以及XGY OPER-0.35T永磁性磁共振扫描仪。行颈部及下颌部扫描。磁共振扫描常规应用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6例病人中4人表现为颈后部、双侧肩部皮下脂肪过度堆积;9例患者表现为双侧颌下脂肪层增厚、双侧咽旁间隙、腮腺周围间隙脂肪过度堆积;3例病人表现为双侧颌下、颈前部、双侧锁骨上窝深浅筋膜间隙脂肪组织过度堆积。CT及MR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其内血管分布与走行未见异常。磁共振压脂像显示为正常脂肪组织,未见其它异常信号显示。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在FreeBSD环境下构建基于PPTP的VPN网关的过程和技术,分析了基本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在江西省地震信息网的实际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实时记录波形资料,采用在频率域积分方法,计算出各台站背景噪声的位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东地区背景噪声位移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台站背景噪声幅值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岩性密切相关,位于第四系黄土覆盖层较厚的鲁西聊城、菏泽地区,鲁西北德州地区和鲁北东营、滨州地区各子台的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大,鲁中、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的基岩台站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小;同时,白天噪声值大于夜间噪声值,但深井观测台站的背景噪声值相对稳定。此项研究为绘制台网监测能力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计算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台网的改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萧山-球川断裂是浙江地区1条大规模的北东向断裂,在该断裂附近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本文通过地质调查、电法勘探和探槽开挖等方法,对萧山-球川断裂富阳—建德段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研究。萧山-球川断裂富阳—建德段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清楚,对地貌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对山前的第四系发育有明显影响。通过对断裂露头剖面的分析,认为萧山-球川断裂富阳—建德段活动性质以走滑兼具逆冲为主。通过本次开挖的富阳峙山村探槽,结合ESR年龄测定,判定该断裂在第四纪早、中期有过活动,但未断错上覆中更新统上部地层,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6.
在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常采用双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简化土层.这种模型适合各向同性的单一土层,而实际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多是各向异性的成层土层.为了将这一模型应用于此类土层,本文根据实际地震动记录,提出了一种变阻尼最小二乘反分析方法,可用来识别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值.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较高的优点,并已通过编制FORTRAN程序加以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洪体  崔仁胜  王宏远  叶鹏  李丽娟 《地震》2020,40(3):153-166
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对齐误差对测试地震计自噪声的影响。指出对齐误差影响到2台仪器记录间的计算互功率谱密度, 进而影响到被测仪器记录间相干函数计算, 最终影响到被测仪器的自噪声计算。发现当存在对齐误差时, 在信噪比较高频段计算得到的自噪声水平比仪器的实际自噪声水平要高, 在一般的实际测试中可能高20 dB以上。为了消除对齐误差对自噪声测试的影响, 提出通过投影逆变换把观测记录变换到标准坐标系下, 再用变换后的观测记录来计算地震计自噪声。给出了基于以上思路和传感参数对比测试方法的地震计自噪声计算处理流程, 合成数据、 实际测试数据的处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地震计自噪声测试中对齐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地震台光记录倾斜仪灯光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时号·光源灯控器。采用了数字钟报时及定闹信号对直接延时时号灯进行控制的措施 ,使仪器的无故障运行期及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明显提高了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集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及周边水点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利用矩形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初步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等,并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温泉水补给来源。研究表明,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Cl·SO4型,水-岩反应属于部分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48.8℃,循环深度为3.91 km,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温泉为断裂型温泉。以上结果可为该台流体异常分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夏县地区水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岩石损伤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定义损伤变量,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卸载段有效应力与总应力之间的假定关系,确定损伤模量的计算方法。在单轴和三轴条件下,对岩石损伤相关参数进行统计研究,重点对损伤模量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轴及低围压下损伤模量基本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着围压的增大,损伤模量呈先减小后保持动态稳定的趋势。损伤变量的计算充分考虑到围压的影响,可进一步增进对岩石损伤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