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00-105
成都新津狮子山滑坡受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影响,不断产生拉张裂缝及剪切裂缝等变形破坏,滑坡体内应力不断积累,随之改变应力平衡状态,在2013年8月8日由于持续强降雨诱发作用而发生大规模滑移变形。文章依据以往狮子山滑坡勘查成果及地质背景资料,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论证了滑坡体失稳破坏机理、发展趋势等。结果表明:狮子山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坡体上裂缝在长时间或大强度降雨过程中裂缝充水,向下部渗漏过程中,因遇砂岩阻水,在软弱泥岩中附近形成饱水带,将泥岩软化或泥化,在后缘裂缝地下水静水压力和扬压力作用下,坡体沿前缘方向发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推挤前部的岩土体向临空方向发生滑移;在持续暴雨作用下,将会由天然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向欠稳定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2.
略阳县狮子山危岩滑坡治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略阳县狮子山危岩滑坡位于县城八渡河东岸狮子山西侧斜坡上,山顶高程763m,山坡陡峻,危岩为巨大自云质灰岩,呈块状堆积,最大石块约60m^3,个别巨石与母体分离,危岩区下部滑坡区,为65600m^3,严重威胁坡下近百家单位和近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欧阳南 《矿产与地质》2010,24(6):481-484
通过近年矿山采矿、探矿工程和深部物探工程所揭露的地质信息,结合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构造,对矿区狮子山岩瘤及Ⅳ号矿体重新认识,进一步探讨狮子山岩瘤及Ⅳ号矿体深部找矿前景,从而指导矿山开采,并为矿山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内江-宜宾高速公路两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阐述两个典型工程滑坡特征及其防治对策、整治效果 ,从而提出工程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中应注意的地质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刚体极限平衡原理,从静力学的观点,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评定岩体所处状态。由此形成的滑坡整治工程设计,经常不符合发生了破坏变形和绝对位移的地质体的实际,影响工程效果。提出应以变形为主,应力和强度为辅的变形体系论点,指导在动态条件下,建立对位移和应变的现场量测系统,实施现场监控设计、采用各种有效的整治施工原则和方法等,形成一套新的滑坡整治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寻找滑坡规律,建立整治工程分类。  相似文献   

6.
对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成因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斌  曹德斌 《云南地质》1997,16(4):350-358
狮子山铜矿床是罗茨-易门-元江铜矿带上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应用构造解析法,对区内的地质构造、控矿因素等研究后,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本区昆阳群应底层状无序变质岩系.在狮子山“花状”构造中,以发育三期(S1、S2、S3)面理为特征.(2)岩层除经历了一期与大区域上一致的区域低温变质作用外,在狮子山走滑剪切带中尚孟加了一期动力变质作用。(3)确定了4个世代的构造变形,首次确立了主潮构造为狮子山”花状”构造。(4)狮子山铜矿的成因类到底脆一韧性剪切带到铜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当前日本在滑坡整治工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使用范围及应用实例,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长安垃圾场2#倾倒平台滑坡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成都市长安垃圾场 2 #倾倒平台滑坡的整治手段 ,实施钻孔灌注桩与疏排水相结合的压浆工程 ,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获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既可根治滑坡 ,又能满足 2 #平台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介绍滑坡支撑工程采用的锚固工程概况,并重点介绍目前在滑坡整治中取得大量实绩的摩擦压缩型锚杆-SEEE永久性灌浆锚杆施工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建设应注意工程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内宜高速公路建设中两个典型工程滑坡的特征、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和整治效果,说明高速公路建设中应注意因工程不当而造成的人为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1.
川藏公路二郎山地段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是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的地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受区域性二郎山主干断裂带影响,岩层强烈破碎,岩体中缓倾角结构面、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十分发育,在外界因素触发下,即可形成岩层向临空面松弛滑移的依附面.1997年7~8月当地连降暴雨,坡体前缘的龙胆溪突发洪水并强烈冲刷岸坡,引起多处岸坡产生坍滑.公路及路基随之出现多处裂缝、沉陷及路面断裂等严重的变形迹象,公路的正常运营由此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依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从该滑坡的地质环境及变形特征等方面分析着手,对其形成机制、稳定性评价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整治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人们对该滑坡的深入认识,为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顺关脚电站厂区后坡,系一间歇性古滑坡,因压力管道明槽开挖增加新的临空面及工程弃碴堆放欠妥,遇1991年汛期短时间内特大降雨量的影响,导致古滑坡复活,毁坏了压力钢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制止滑坡的活动,保证已成建筑物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在对滑坡进行了稳定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工程治理手段,诸如滑坡减载、排水明沟及盲沟、抗滑挡土墙、抗滑桩、坡面整治及绿化等。经过4年多的观察及1992年7月17日厂房三机联合满载甩负荷试验的检验证明,滑坡工程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地球化学特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储量最大的铜(金)矿田。矿田内矿床类型多样,成矿作用复杂,分布有东狮子山、西狮子山、大团山、老鸦岭、冬瓜山和花树坡等铜(金)矿床。这些矿床均围绕岩体产出,多数为隐伏矿,赋存于上石炭统一中三叠统的不同层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由下向上依次为层控夕卡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其中...  相似文献   

14.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储量最大的铜(金)矿田。矿田内矿床类型多样,成矿作用复杂,分布有东狮子山、西狮子山、大团山、老鸦岭、冬瓜山和花树坡等铜(金)矿床。这些矿床均围绕岩体产出,多数为隐伏矿,赋存于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的不同层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由下向上依次为层控矽卡型、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其中以前2种类型最为重要。矿田成矿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2个时代,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中酸性侵入岩是狮子山矿田内铜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该矿田主要岩浆岩为石英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中酸性岩石,为造山带派生的碱性和偏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岩浆岩为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属于壳幔混染型,岩浆岩后期同化围岩使硅质流失,并且在岩浆侵入过程中与Na2O、K2O含量较高的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不同岩石之间可能有某种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易门狮子山铜矿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受地层、岩性和构造的控制,层状矿体产于狮子山倒转背斜北西翼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白云岩中,柱状矿体分布于褶皱转折端落雪组白云中,成矿条件优越,深部有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杨广庆  杜群乐  张保俭 《岩土力学》2005,26(Z2):155-158
结合河北省太行山区阜长公路滑坡整治工程,利用工程物探、地质钻探等综合勘察手段,分析了某小型滑坡的发生发展机理,明确了该滑坡属牵引-外扩式浅层碎石类滑坡。本着经济、技术可行的整治原则,提出了采用竖向预应力锚杆挡墙整治滑坡技术措施。该方法利用锚固于地基中的锚杆对墙体施加的竖向预应力平衡滑坡体的下滑力,以达到减少圬工,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并详细分析了竖向预应力锚杆挡墙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良好的整治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同类工程地质灾害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顺层滑动构造对安徽狮子山矿田“多层楼”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储国正  李东旭 《现代地质》1992,6(4):504-513
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铜陵聚矿区的狮子山矿田,大部分矿床的主矿体具有顺层产出的特点,故有“多层楼”之称,本文在对狮子山矿田构造要素进行详细观测的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变形系统时序与形成机制的研究及构造复合效应的分析,重点对顺层滑动构造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认为狮子山矿田矿床的主要构造控制因素是多层顺层滑动,从而较合理地解释了该矿田的矿床在空间上呈“多层楼”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分析山区公路S324线K72 700处边坡滑坡的成因。通过工程勘察,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两方面查出该滑坡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滑动面。从排水工程和抗滑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通过3年半的考验,该整治方案是成功的。为山区公路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祁杰 《贵州地质》2007,24(4):315-317
分析山区公路S324线K72+700处边坡滑坡的成因。通过工程勘察,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两方面查出该滑坡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滑动面。从排水工程和抗滑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通过3年半的考验,该整治方案是成功的。为山区公路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口引道段公路大湾沟滑坡整治工程的勘察、设计为例,阐明工程地质分析在整治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包括各种整治措施与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岩土参数取值对整治工程设计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