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陵东狮子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铜陵东狮子山铜矿为一夕卡岩矿床,但与常见的夕卡岩矿床明显不同. 在产状方面,夕卡岩与围岩(大理岩)界线截然,围岩出现重结晶褪色边,夕卡岩边缘有淬火边,与夕卡岩相接触的辉石二长闪长岩出现烘烤褪色边,夕卡岩中出现辉石二长闪长岩角砾;在矿物组成上,具特殊的钾长石+方解石+石英囊状体,其内矿物边界规则,无分带现象,夕卡岩矿物无被交代现象;在结构构造方面出现特征的海绵陨铁结构、豆状构造、流动构造等;在地球化学方面,夕卡岩岩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似,其中呈填隙状方解石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显示深源特征;夕卡岩矿物中出现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于920℃;矿体特征与寄主夕卡岩的各方面特征十分相似.这些特征显示该矿床可能是一种高温高密度粘稠的夕卡岩岩浆熔(流)体冷凝结晶演化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铜陵地区岩浆夕卡岩具有如下特征:(1)既可产于有碳酸盐岩的环境,也可赋存于远离碳酸盐岩的辉石二长闪长岩或角岩中;(2)产出形态复杂多样,可呈透镜状、脉状、小岩床、岩瘤和不规则岩枝状或角砾岩筒等等;(3)与围岩界线截然,在易交代的大理岩中也一样。作为其围岩的大理岩可见港湾状熔蚀边及重结晶褪色边,辉石二长闪长岩出现被烘烤褪色边,夕卡岩边缘部出现矿物呈等轴状三联晶嵌生淬火边;(4)夕卡岩常常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紧密伴生,构成了特殊的“夕卡岩-富碱侵入岩对”;(5)夕卡岩发育有海绵陨铁结构,豆状构造、流动构造和气孔构造;(6)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与相关的火成岩相似;(7)有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高达1000℃以上;(8)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与接触交代夕卡岩无明显差别。岩浆夕卡岩是深部中酸性硅酸盐岩浆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夕卡岩浆冷凝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刁泉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刁泉大型银铜矿床产于由黑云母石英二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组成的复式岩体的夕卡岩带中,矿化呈环带状展布。矿体严格受火山口构造控制。由银铜矿的地质特征、矿物组成、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表明刁泉银铜矿是与次火山岩体有关的夕卡岩型银铜矿床。  相似文献   

4.
中国含金矽卡岩矿床的分布和主要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夕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常和夕卡岩铜(铁或多金属)矿床共生。它们产生的有利构造环境为地台边缘的拗陷和褶皱带以及地台内部的深大断裂附近地区,主要控矿地导炭-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有关侵入岩为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阀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共浅成相,大多属燕山期,含金夕卡岩以钙夕卡岩为主,镁夕卡岩次之,在夕卡岩及其邻近的围岩中叠加有较强的退化热液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矿床属于夕卡岩-热液叠加型矿床。特定岩性、岩浆岩、构造是形成该种类型矿床的基本条件: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控制矿床的产出部位,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分布范围,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带则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形态。铁矿化产于中基性岩体和围岩接触的夕卡岩带中,金矿体产在富铁矿体及其附近的夕卡岩中,金矿和铁矿是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可能形成于海西中期。  相似文献   

6.
七里坪硼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从岩石学角度看是方解石岩 ,它们由硼矿物和方解石组成 ,二者都是含硼气液交代白云石大理岩 (围岩 )的结果。矿石的化学成分既富钙又富镁 ,钙来自方解石 ,镁来自硼矿物 ,贫其它成分 ,因此夕卡岩型硼矿床不是传统的镁夕卡岩矿床 ,而是钙镁质夕卡岩矿床。  相似文献   

7.
江西上犹焦里夕卡岩银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和上寒武统变质砂岩、粉砂岩和结晶灰岩的外接触带。矿床的矿化夕卡岩分带十分明显,自岩体接触带向东和向上,夕卡岩类型、矿物成分和矿石类型依次发生变化,由含白钨矿(伴有银铅锌矿)的钙夕卡岩演变为含银铅锌(钨)矿的锰质夕卡岩。前者主要由钙铝榴石、钙铁辉石、透辉石、硅灰石、萤石和白钨矿等组成;后者则由锰质钙铝榴石、锰铝榴石、锰质钙铁辉石、锰质透辉石、钙蔷薇辉石、锰质符山石和锰质阳起石组成,伴有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辉银矿、自然银和少量白钨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自岩体接触带往围岩方向,流体的温度呈现逐渐降低、盐度逐渐减小、密度值逐渐变高的演化趋势。其中,含钨钙夕卡岩的均一温度峰值区为420~340℃,盐度(NaCleq)12.7%~8%;含银铅锌锰质夕卡岩的温度峰值区为360~320℃,盐度(NaCleq)11.7%~4.5%;而晚期含矿退化热液阶段石英、萤石等交代矿物的均一温度范围较宽(380~160℃),反映了夕卡岩期后酸性淋滤阶段金属硫化物形成温度。矿化夕卡岩分带是银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七里坪硼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从岩石学角度看是方解石岩,它们由硼矿物和方解石组成,二者都是含硼气液交代白云石大理岩(围岩)的结果,矿石的化学成分既富钙又富镁,钙来自方解石,镁来和硼矿物,贫其它成分,因此夕卡岩型硼矿床不是传统的镁夕卡岩矿床,而是钙镁质夕卡岩矿床。  相似文献   

9.
冯骥  杨建军  李鹏 《地质与资源》2017,26(4):353-356
阿拉善左旗克布勒铁铜矿位于石炭纪石英闪长岩与渣尔泰山群曾隆昌组二段的外接触带,矿体总体产状与接触带产状一致,赋存在接触带上的夕卡岩体外侧及其附近围岩中,属于夕卡岩型矿床.石炭纪石英闪长岩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则为石英闪长岩的侵入和成矿热液提供了通道.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从地质产状、矿物组合和岩石化学成分等方面探讨了个旧塘子凹接触带不同类型夕卡岩的特征。该夕卡岩带从内侧到外侧常具有辉石夕卡岩带和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交替出现的现象,其岩石化学成分也相应地发生韵律变化,表现为在辉石夕卡岩带中SiO2和MgO含量较高,而在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中CaO、TFe和Al2O3含量较高。认为夕卡岩带中的韵律变化一方面与被交代围岩中存在灰质白云岩和大理岩的互层带有关,另一方面与岩浆期后热液的渗滤交代作用有关。围岩中的灰质白云岩层被交代后形成辉石带,大理岩层被交代后形成石榴子石带。  相似文献   

11.
以将今论古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对黑龙江二龙山一带常年无覆水的正地形泥炭地的研究,建立了陆成煤的理论,并创新地提出成煤二元论。  相似文献   

12.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平山县泥石流的形成特征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山县是河北省太行山区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区,每年7~8月份强降雨期间,沟谷源头侧壁岩土体在雨水的浸泡下失稳破坏,形成崩塌与滑坡,崩滑的岩土体与沟源洼地中积聚的洪水迅速混合形成泥石流。本文认真分析了该区泥石流的分布概况,研究了泥石流灾变的形成特征,并从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分析了泥石流发生的机理和崩滑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张文淮  张志坚 《地学前缘》1996,3(4):245-252
根据成矿流体样品——流体包裹体研究资料,目前已知的成矿流体主要有下列四种类型:(1)硅酸盐熔融体+M(金属);(2)H2O+NaCl+M;(3)H2O+CO2+M;(4)H2O+有机质+M。这里所说的H2O,实际上是含有一定溶质的盐水;CO2则还包含有CH4、CO、N2、H2、H2S等等其它组分。不同的矿种、不同成因的矿床与一定种类的成矿流体有关,也就是说,成矿流体具有一定成矿专属性。通过成矿流体研究,我们认为成矿作用主要有下述几种形成机制:(1)不同种类流体混合成矿机制;(2)单一流体不混溶分离成矿机制;(3)流体+有机质成矿机制;(4)水—岩交换成矿机制;(5)流体物-化条件改变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成矿系统及综合地质异常   总被引:40,自引:9,他引:31  
翟裕生  邓军 《现代地质》1999,13(1):99-104
矿床综合异常是成矿预测的重要标志。在概述成矿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异常与成矿系统的关系,提出矿源场异常、矿液通道异常、矿石圈闭异常(储矿场异常)等概念,建立了成矿系统与综合异常的相关性模型框架。提出了矿床综合异常的研究方法,并依据对胶东金矿和赣西北铜矿地质异常的实际研究,提出对找寻热液金属矿床有重要意义的4种异常带:①异常浓集带;②异常急变带;③异常复合带;④异常叠加带。并强调指出,对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类型的详细研究是评价异常和成矿预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黄土的物质来源及其粉尘的产生机制与搬运过程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24  
孙继敏 《第四纪研究》2004,24(2):175-183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物质来源被笼统认为来自包括西北三大内陆盆地(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在内的广阔的沙漠、戈壁地区,而且中国黄土被看作“沙漠”黄土的典型代表。但我们最新的研究揭示出,源自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粉尘主要由低空气流搬运,受下风方向的山脉阻挡,就近堆积成山麓黄土。源自塔里木盆地的粉尘如果被近地面风搬运,则不可能移出盆地,而是堆积在昆仑山北麓,但如果被飙升到高空,则被西风急流携带,移出盆地而降落在北太平洋地区,无论哪种情况,该盆地的粉尘都不可能对黄土高原有重要贡献。因此,西北三大内陆盆地并非黄土高原的重要物源,而蒙古国南部及与之相邻的包括巴旦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在内的戈壁、沙漠地区才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物质来源区,且主要由近地面风(基本在3000m以下)从上述戈壁、沙漠地区搬运而来。中国黄土并不能简单看作“沙漠”黄土,包括冰川研磨作用、山体剥蚀作用、山前冲洪积作用等在内的“高山过程”,才是产生大量粉土级物质的原因,戈壁、沙漠、黄土的带状分布,只不过是近地面风对山前冲、洪积物质的风力分异而已。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天池火山造伊格尼姆岩喷发及气候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白山天池火山属新生代多成因中央式火山。火山喷发活动经历了早更新世造盾喷发、中-晚更新世造锥喷发和近代造伊格尼姆岩喷发三个阶段。造伊格尼姆岩喷发时布里尼喷发柱高度曾达25km,伞状云顶部高度达35km。初始喷发温度为780℃,喷发速度300ms-1。岩浆质量喷发率为108.36kgs-1,释放能量1.3436×1019J。喷发持续时间为四天半到十四天之间。高速流动的伊格尼姆岩最大流速170ms-1,流体前锋定位时仍保持了50ms-1的运动速度。天池火山1215±15A.D.喷发物释放出了5×1010kg卤素元素和2×1010kg的S。喷发后导致了强烈的持续7年左右的“火山冬天效应”。在欧亚大陆中部地区最大降温幅度超过2.25℃。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 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巨大, 全国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 两大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2个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准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来说, 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成矿作用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其聪 《矿产与地质》1998,12(6):361-366
成矿作用动力学是地球化学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近年给出了更完善的定义,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水岩相互作用及动力学模型、物质输运与化学反应、成矿元素的输运与沉淀、化学热力学与输运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最后指出了成矿作用动力学的某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_2对古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焰新  文冬光 《地学前缘》1996,3(4):274-281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2对古气候的影响贾跃明(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近几年来,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视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气CO2浓度的因素的调查。不少人认为,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可能是过去大气中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