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平山县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选取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河网密度、断裂带密度、地层岩性、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地质灾害点密度9个评价因子,用AHP和突变理论分别求各评价因子权重,并按最小信息熵权法结合,建立AHP-突变理论组合模型并应用,对比基于三种方法的平山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评价结果精度更高,符合该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组合模型法将主客观结合,综合考虑因子的影响,评价结果可靠。该研究为平山县及类似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石家庄市为例, 通过城市化水平和地下水污染态势的定量计算、分析, 对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机理及其正负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石家庄城市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改善地下水水质, 但却易于加剧地下水盐污染.本研究为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甚至唯一供水水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平山县泥石流的形成特征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山县是河北省太行山区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区,每年7~8月份强降雨期间,沟谷源头侧壁岩土体在雨水的浸泡下失稳破坏,形成崩塌与滑坡,崩滑的岩土体与沟源洼地中积聚的洪水迅速混合形成泥石流。本文认真分析了该区泥石流的分布概况,研究了泥石流灾变的形成特征,并从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分析了泥石流发生的机理和崩滑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地下水盐污染的分布及污染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家庄市地下水盐污染研究具有典型示范性。文中在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基础上 ,对盐污染的区域空间展布及其形成条件、盐污染的化学机制和地下水开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盐污染对石家庄市地下水水质有重要影响。其中NO-3 污染和硬度升高是构成该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阳离子交换作用和硝化作用是其重要机制 ;地下水超采是地下水盐污染的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本区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起源为主,并表现为多元水混合。水质分布呈南优北劣的分带特征,北部水-岩相互作用形式为溶滤-蒸发浓缩型,呈高矿化咸水;南部为溶滤-混合型,呈低矿化淡水。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对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城市化的趋势变得日益明显,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地下水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揭示城市化与地下水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规律和地下水对城市供水的重要性基础上;以三个典型示范城市为例,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与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最后认为,城市化会引起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但城市大规模和经常性毫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可产生明显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盐水入侵而导致地下水流系统的剧烈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贵德盆地干热岩资源位置及分布范围,首先利用Landsat 8 TIRS(thermal infrared sensor)热红外数据,通过单窗算法和劈窗算法对贵德盆地地表温度进行遥感识别,确定了高温异常区位置;然后基于干热岩形成条件构建了包括地层、岩体、断裂、环形构造、线性构造、水热蚀变异常、地表温度异常、温泉、地热钻探、区域重力异常、区域航磁异常、电磁勘探信息等12个因子的多元信息干热岩靶区预测模型,并对贵德盆地干热岩靶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贵德盆地干热岩以新近系、三叠系和第四系为保热盖层,大型北西向晚三叠世中酸性隐伏花岗岩为储热岩体,北北西向瓦里贡山深大断裂及花岗岩体为导热通道,下地幔软流圈供热和壳内部分熔融层供热为主要热源,岩石放射性产热为叠加热源;2)盆地内隐伏岩体预测区、地表温度异常区、水热蚀变异常区均具有沿北西—南东方向分布的特点,且分布位置相互印证;3)经过模型确定贵德盆地内存在一个沿北西—南东方向分布的大型干热岩带,面积约820 km2。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在山西省天镇县马圈庠热田调查及其在区内寻找矿泉水工作的基础上,对区内这一少见的复合型优势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结合其环境地质条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立了马圈庠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模式框图。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纪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库车坳陷继晚二叠世的厚层磨拉石沉积之后,三叠纪开始进入封闭的挤压挠曲型盆地发展阶段,拉开了中生代前陆盆地发展的序幕,构造格局和构造样式较古生代发生很大转变。盆地内三叠纪气候湿热,沉积相类型多样。靠近北部山前发育大套冲积扇、扇三角洲和辫状三角洲沉积,向坳陷中心有辫状三角洲、曲流河和湖泊沉积。河漫沼泽上发育多套煤层。其滨湖、沼泽相炭质泥岩及煤系建造是库车坳陷重要的烃源岩。在整个三叠纪演化的不同时期,逆冲挤压应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各时期盆地的古地理特征不同。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盆地的沉积和沉降中心持续南迁,前缘隆起则持续向前陆方向后退。三叠纪前缘隆起和北部逆冲带在轮台以东连通,该连通古陆从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持续由东向西移动,但迁移幅度不大,在晚三叠世时期成为一个次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