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振楼  许世远 《福建地理》2000,15(3):16-18,22
根据江浙沪三省市历年的环境监测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和定点观测数据,初步揭示了近10年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一些基本规律: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普遍出现水体黑臭现象;湖泊氮磷含量逐年增高,水体趋于富营养化;河网干流水质基本良好,中小河流污染突出,市郊小城镇已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中心。  相似文献   

2.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朱颜明  卢学强 《地理科学》1996,16(3):215-223
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18个断面水环境质量研究表明,本区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河流断面水质在Ⅳ、Ⅴ级水平,只有珲春河水质优于Ⅲ级,除布乐哈通河水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外,其它河流污染水平基本得到了控制,河流污染物比较固定,主要是SS、COD、BOD、AR-OH、N-NHa。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南北盘江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境内的南北盘江流域集中了省内大量煤矿、煤化工企业,流经该流域的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极为密切,直接接受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也遭到了污染,综合运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把该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分为4个区,找出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宁 《地理科学》2004,24(5):i001-i001
目前世界范围内,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其中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危害的广泛性及控制的复杂性,使水环境污染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美国、日本等国研究表明:即使点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之后,湖泊水质的达标率仍仅为42%。  相似文献   

5.
深圳石岩水库污染状况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石岩水库各来水支流和坝前共计8个样点3种不同深度的水样,由深圳市水质检测中心检测,检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除COD)和补充项目,共计28项.水质评价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法.结果表明:根据单项标准指数法,全部采样点均检出超标污染物,共有12种污染物项目超标,其中总氮超标最严重;污染最严重的前3个样点分别是石岩河和深坑坜支流、麻布支流和石岩湖温泉度假村;根据富营养化评价法,水库的整体水质为中营养水平,个别样点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磷是该水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一些污染物有逐步沉积的现象,其含量随深度逐渐增加,如不加以控制,长期积累也会导致下层首先超标而影响水质.文中提出了对石岩水库污染水质的治理技术方法,并针对各个支流水质的污染特点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鄂东工业区是湖北省工业集中的地区,以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消耗的重工业为主,每年排放大量污染物,严重污染了本地区的环境。本文分析了鄂东工业区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污染特点,提出了今后本工业区环境保护整治目标,以及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华南地区小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华南地区小流域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以规划的方法控制该区小流域水污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途径。从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定义出发,重点分析了小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的一般规范及其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小流域进行水环境污染控制时必须加强环境意识,提高环境工作者素质,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华南地区小流域的水污染控制规划道路,为华南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水体污染变化趋势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统计资料研究了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近20~30年来水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和水环境污染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从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治理能力等角度总结了我国西部河谷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夏丽华  王芳  薛云 《热带地理》2003,23(2):162-166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镇地表水污染成为珠江流域主要的污染源.对中山市坦洲镇地表水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坦洲镇工业企业数量增多,人口数量增加,环保措施滞后等原因, 地表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为此,制定了坦洲镇近期及远期环境保护规划及水环境治理措施,为指导坦洲镇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中心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州市不同功能区域降雨径流水质的现场监测,研究福州市中心城区的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降雨径流中部分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指标,尤其是CODcr.降雨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并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异较大,其中交通区和工业区相对其他区域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容量及其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田卫  俞穆清 《地理科学》1998,18(2):169-175
以COD为控制指标,计算了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逐月环境容量以及污水达标排放时的允许污水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月环境容量分配极不均匀,丰水期2个月约占50%,而长达5个月的枯水期环境容量很小,不足全年的10%;即使以1995年污水排放量衡量,污水达标排放时,枯水期图们江干流等5条河流控制断面水质也达不到指定功能水质标准,已无环境容量可利用。因此,河流水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确保  相似文献   

12.
崔秀萍  吕君  王珊 《干旱区地理》2015,38(1):148-154
采用主分量分析评估模型法,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在2003-2011年时间序列内的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城市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其中生态质量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一直处于稳步上升、逐步改善的趋势;环境质量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整体下降趋势;环境治理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处于稳步上升、中间略有波动的趋势;综合来看,鄂尔多斯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总发展水平处于整体上升、中间略有波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I.EnvironmeotaICharacterishcsofChangliCountyChangliCoLmtyislocatedinthenortheastermendoftheNorthChinaPlain,nexttoBohaiSeaontheeastandthesouthemendofYanshanMountainsontl1enortl1.Luani1emverWhichrunsthroughthecouotyforn1sthewestemandsouthemboundaryoftitiscoastalcounty.ThenorthempartofthecoUnyishillywithaverageheigltrrangingfrom5oto5Oom,andmostportionintheeastemandsouflempartislocatedonthealluvialplainofLuani1eandYirunarivers,inclilungfromnorthwesttosoutieastwiil1heighrangingfrom2to3m.Tl1…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容量是一种有限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罗定江是西江的一条支流,水量较小,水环境容量并不丰富。通过对罗定江流域水文特征、污染物特征、水环境现状调查,同时结合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选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对罗定江流域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地区水环境容量较小,部分河段出现氨氮超标,水环境容量利用困难;下游地区水环境容量较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发展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5.
城镇水库农业面源污染是中国许多地区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源头。针对水库面源污染,采用SWAT模型进行了昆明松华坝水库的污染模拟分析,根据松华坝水库区内的地形、土地利用、土壤、气象、耕种施肥方式运用SWAT模型对松华坝水库的其农业面源污染N、P富营养化问题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能够很好与观测实测值吻合,说明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结果表明,N、P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松华坝水库的支流冷水河与牧羊河河岸沿线的农业区。根据此分布以及区内的农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污染河流的排放口最优规划的原理,对新疆乌鲁木齐东郊的水磨河的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进行了实际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the longest river in Tibet, houses most of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Tibet Autonomous province.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ibet, the pollution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has rapidly increased. Evaluating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needed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ibet. This study used a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water quality of the Zhongba-Nyingchi section of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ed on measured data of CODCr, NH3-N and TP in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se data, determinations of ideal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and remai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the study area were made by a one-dimensional steady water quality model under either section-head control or cross-section control. The data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monitoring se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experienced good water quality. The three pollutants all had large remai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generally, but TP exceeded state levels in the two upstream functional areas, and levels above state standards of CODCr and TP were found in several calculation cells of the two downstream functional areas. Therefore,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need to be reduced to protect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相似文献   

18.
洛阳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洛阳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建立了包括该城市排污控制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和洛河动态水质模型的综合模型,反映了洛阳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动态变化趋势。本研究为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研究动态问题的方法;为决策者建立了一个战略和策略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忠  夏启繁  张杨  高鑫 《地理科学》2021,41(7):1158-1167
以绿色专利申请量为评价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多维度挖掘,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时序发展上,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绿色建筑技术始终主导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演化发展;② 空间演化上,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格局整体表现为由东部地区主导,并呈现出由东向西的阶梯推进的发展特征,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③ 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强度、技术创新水平、城市规模、第三产业比重和环境质量皆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环境规制强度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003—2016年的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长三角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STIRPAT模型探讨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3—2016年,长三角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均有提升,且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大于生态环境质量。长三角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城镇化水平高值集聚,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明显且空间差异小。② 长三角城镇化明显改善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相邻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本城市而言,多维的城镇化从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层面疏解生态环境压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优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人口集聚和结构优化为特征的人口城镇化,促进消耗集中、排放集中,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以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城镇化,通过产业集中布局和创造经济效益,在资源配置和污染治理上发挥集聚效应,并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资金支持。对相邻城市而言,城市的城镇化“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环境规制会使污染向相邻城市转移,从而对相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