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洋地质前沿》1994,(8):23-23
莫斯科“农业资源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沃罗湟日大学的专家们,在“黑海油气”公司基地首次进行了海面红外线热探测试验.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已知的、产生在天然气田之上的海面负热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2.
卫星测高正常点海面高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点海面高计算是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基础.从测高卫星飞行轨道的规律出发,提出了采用“距离加权平均”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新方法,阐述了“距离加权平均”这一方法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原理.并分别利用传统方法和新方法所计算出的中国海域内正常点海面高数据,进行交叉点海面高不符值及其平差计算,对所得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实际计算结果比对证明了利用“距离加权平均”法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省南保港附近海面SIR-C/X-SAR全极化数据的定量研究,对比研究了该海面不同风区海面的全极化信息特征,定量分析了海面散射的极化信息和极化状态的空间结构情况:用散射矩阵的迹解释了不同海区的散射强度对应关系:对比海面散射极化响应可以确定不同成长类型的粗糙海面类型;用极化响应图的对称特点界定“长尺度”和“短尺度”海面;建立全极化海面散射模型。讨论了海面电磁散射的贡献与雷达系统参数之间的定量  相似文献   

4.
论中全新世的一次海面下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全新世时期为冰后期(全新世)气候最温暖时期,特称之为“适宜期”或者“高温期”(Optimum,altithermal,hypsithermal);与此同时,还认为在“高温期”曾出现过中全新世“高海面”,在一些大洋岛屿沿岸地带形成了一级阶地,被称为“戴利阶地”(Daly levels)或“戴利岸线”。关于“戴利阶地”,在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经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有的地方它与局部的构造上升有关,在另一些地方它可能是更早时期(如上次间冰期)高海面的产物。但关于是否存在比今海面还要高几米的中全新世高海面问题,至今还有不同的看法。有  相似文献   

5.
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一个已应用于海洋要素预报的有限区域海面风场预报模式的基础上,以渤海海域为实验海区,研究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对“未采用初始化”与“采用初始化”方法进行了预报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初始化方法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模式作用明显,尤其是海面风场的开始阶段,主要体现在海风与陆风预报能力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海面环境下舰船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测试建模技术研究现状和海面环境下舰船目标电磁散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半确定性”的海面环境下舰船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建模仿真计算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不具备外场全尺寸测试或造浪条件下电磁缩比试验条件时,以一定的置信度获取海面舰船的耦合电磁散射特性,为研究海面舰船雷达隐身设计验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海洋渔业生产、油气开发、交通运输和科研等部门对南海海面水温实时情报分析的需要,国家海洋局广州海洋环境预报区台自1984年10月开始正式发布基于常规海温观测数据的“南海北部月平均海面水温实况分析”及其“距平分析”,并于1986年1月扩展为“南海及其邻近海域(0°-30°N,98°-130°E)海面水温实况分析”。文中阐述了本业务的实施方法,即实时数据的来源与获取;实况分析所使用的“计算机与人工结合”的分析制作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海面高因素对北斗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利用“三星+高程约束法”、“星际差分+初始高程约束法”和“余弦定理解析求解法”三种解算方法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海面高因素能有效地提高北斗系统定位精度且提高幅度与解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9.
《海洋科学》2000,24(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水养殖技术开发公司”同澳大利亚“Aquasonic公司“合作研究开发出“奥阔卫士(Aqua Guard)牌水质测定试剂盒,该试剂盒有一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0.
海面变化是地球科学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对人类有直接和间接影响。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和考古学等有关学科都十分重视海面变化研究。近十余年来,由于有关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海面变化的理论如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共“知识陈旧周期”日趋缩短。  相似文献   

11.
柔性结构养殖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试验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了以柔性绳索作为承爱和传递波浪作用力的主结构的柔性养殖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试验结果。在9914号特大台风的正面袭击下,这种网箱能基本保持完好,表明它具有十分优越的抗风浪性能。通过对试验环境的初步分析表明,该网箱系统能抵抗住海面波高在4.7米以下、波长在76.95米以内的台风浪袭击,可满足福建省大部分近海海面在十年一遇台风重现期条件下的近海网箱抗风浪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常规海面风预报内容是“文字加字符”形式,实况数据是间隔均匀的数据序列,所以常规海面风预报无法像数值预报一样直接应用实况数据进行预报质量的检验评估。本文在详细调研全国海洋预报机构发布的海面风预报产品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常规预报内容,制定了一套客观、合理、标准化的处理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常规海面风预报的检验,并应用东海区实况数据对常规海面风预报进行了检验测试,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与论证,完善了检验评估规则,提升了其实用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对海面目标物的目视观察,其能见距离与观测方向、海面背景光谱辐射、目标物固有光谱辐射和大气分子及气溶胶的光学参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海面背景辐射对目标物光谱对比度的作用。推导出不同观测方向下目标物光谱对比度的计算公式。作为例子,给出海面上黑色物体的光谱对比度公式,也给出海面目标“被隐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类型之一,传统网箱养殖目标光谱特征受近岸植被、水体影响较大,易出现噪声问题.新型深海网箱养殖目标离岸较远,但养殖目标海面框体部分较小,与自然水体光谱相似性较高,难以实现有效提取.本文提出深度边缘光谱U-Net模型对两种海水网箱养殖类型进行养殖信息提取.该模型通过Canny算子双边滤波算法去除波段...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鱼未来将扩大规模辅导向外海发展海面网箱养殖可取代40ha左右的陆上鱼 生产。目前台湾海面网箱养殖共约有767只,规模仍小,设置地点多临近海岸,主要是在澎湖县、屏东县、花莲县、台北县等,养殖鱼种有石斑、嘉腊、龙占、海鲡、臭肚鲟。网箱养殖最能符合低用水、低能源、低污染的要求,因此,台湾农委会表示未来将以辅导向外海发展为主,积极开发种苗大量培养的技术,发展栽培渔业,以提高沿岸渔业的产量。台湾地区现有8处鳗场设超集约室内养鳗系统台湾现阶段在桃园、中场、新竹、宜兰、台南等县地设置自动化超集约养鳗场8…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海面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立人  马青 《海洋学报》1993,15(6):76-82
本文分析了全球914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海面观测序列.在此基础上以一定的准则对其中有长期观测记录的414个验潮站求出了各验潮站的局部视海面变化速率,并在“均衡基准”下求得了近几十年来全球海面变化的平均速率约为每年缓慢上升1.25~1.45mm.但在地区、海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提出了特别易受海面上升影响的若干地区.  相似文献   

17.
如果能在浩瀚的“咸海”中寻找到甘甜的淡水,这对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的人类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科学家发现,在海洋底床中蕴藏着大量的淡水资源。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的海面上有一个直径30米的淡水区,其温度与周围海水不同,人称“淡水井”。在我国福建省古雷半岛东边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个淡水区,叫“玉带泉”。科学家发现,这两片淡水区域都是“海底喷泉”所致。  相似文献   

18.
玉茹 《海洋世界》2001,(7):19-19
和煦的阳光透过蓝色海面射入浅海的一角,在这里众多的各色小鱼在欢快地畅游着,海藻也随之轻轻地摆动着腰枝,那是一幅多么恬静的画面。这时,海面上微波粼粼,有几只“枯叶”在水面上漂动着。小鱼们仍然互相嬉耍,好不开心。只看“枯叶”朝着小鱼们漂了过来,有的小鱼问道:“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没有见过?”有的小鱼告诉它“这是一片从树上掉下来的枯叶,没事,我们接着玩吧”。可是狡猾的“枯叶”  相似文献   

19.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和海面上升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从现在起到2025年气温和海面升高后,对海南省气候、工农业生产、海岸变迁,沿岸生态环境、近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今后开发海岸带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气象炸弹     
梁斌 《海洋世界》2007,(12):57-59
1996年9月的一天,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散装船“胶洲海”号轮船正航行在北太平洋的中部,该船的船长是一位具有多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从当时的卫星云图和船员们记录的气温、气压、水温等情况看,船长判断“胶洲海”航线附近海区的各种气象因素没有异常变化;放眼望去,能够看到的天气和海况也没有异常情况。船长认为下一段的航行应该是没什么危险,于是按规定向公司发回了例行的正午船位报告。报告中说明,船上观测到的天气、海面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