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前汛期(4—6月)广西经常出现暴雨,个别年份前汛期暴雨可推迟到七月上旬,1976年7月5—13日就是一例。当时,桂林、柳州、河池和百色四个地区,出现了历年持续时期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暴雨。一些河流如湘江、融河和红水河,出现了历年最高洪峰,引起某些地区的内涝。本文主要从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出发,分析这次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宜春市历年重要地质灾害点的统计分析,寻找出其活动特征与暴雨的关系,并提出了应用暴雨预报、情报预测地质灾害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流场中的奇异线(点)特征与汛期广西暴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利用热带地区风矢量场和分解的uv分量(流线和等风速线)的基本型式,对1996~2002年4~9月169例影响广西的暴雨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场中的奇异线特征(如切变线、辐合线、等风速密集区)和奇异点特征(如低涡、气旋性拐点)等与暴雨过程和强度有较好的关系。在实际预报业务中,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云图资料的使用,对提高广西暴雨过程的强度预报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带地区风矢量场和分解的uv分量(流线和等风速线)的基本型式,对1996-2002年4-9月169例影响广西的暴雨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场中的奇异线特征(如切变线、辐合线、等风速密集区)和奇异点特征(如低涡、气旋性拐点)等与暴雨过程和强度有较好的关系。在实际预报业务中,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云图资料的使用,对提高广西暴雨过程的强度预报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潘志祥  何逸  高继林 《气象》1992,18(1):39-43
本文对建国以来历年影响湖南省的台风暴雨过程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总结。着重研究了影响湖南的台风路径、暴雨等问题,并对台风的气候规律和环流分型、暴雨特点以及统计预报和相似预报结果等都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湖南省台风暴雨预报业务系统,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江西“98.6”连续暴雨形成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延亭  张瑛 《气象》1999,25(6):8-12
1998年6月江西特大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与历年重大连续暴雨过程不同,500hPa形势对连续暴雨的形成并不很有利,但是,强盛的中低层西南急流、稳定的中低层切变、经常存在的地面辐合线为这次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降水的热力作用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7.
江西"98.6"连续大暴雨过程特征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6月江西特大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与历年重大连续暴雨过程不同,500hPa形势对连续暴雨的形成并不很有利,但是,强盛的中低层西南急流、穗定的中低层切交、经常存在的地面辐合线为这次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降水的热力作用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8.
1 暴雨天气过程 2008年7—9月,江西省共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表1),均出现在7月,与历史同期相比,属暴雨日偏多年份。其中,7月19日和30目的暴雨过程分别由7号台风“海鸥”的外围云系以及8号台风“凤凰”进入江西所致,且后者为2008年对江西影响程度最大的台风。7月29日20时至30日20时全省有22县(市)先后出现暴雨,寻乌、安远、宜黄降水量超过100mm,以寻乌194mm为最大,并创该站历年7月日降水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历年汛期各类暴雨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统计出桂林历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数值产品要素特征,并检验了日本短期预报产品对各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对预报桂林暴雨的各种日本数值产品临界值的分析,挑选出一些相关性较好的要素产品预报因子,统计出桂林局部暴雨过程和致洪暴雨过程预报指标,最后对大暴雨过程预报指标及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数值产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南宁气象站1953—2014年的短历时暴雨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南宁市短历时暴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南宁市短历时最大降雨量呈增加趋势,时段越短增加越明显。(2)短历时暴雨月变化呈单峰型,6月为峰值,一天中短历时暴雨多发生在下午时段。(3)短历时年最大降雨量未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1.
1960-2011年辽宁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0-2011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20-20时降水及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辽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大暴雨日数为6.5 d,年平均影响范围为17.5站次,两个大暴雨多发区分别位于辽宁东南部和南至西南沿海地区。辽宁东南部大暴雨多发区由于受台风、江淮气旋、华北气旋和蒙古气旋等多种系统及地形影响,易出现区域性和局地性大暴雨,大暴雨发生次数较多,降水量变化较大;降水量和降雨强度极值均较大,大暴雨中心出现在凤城,降雨强度最大达212 mm/h-1。南至西南沿海大暴雨多发区易受台风和华北气旋及地形影响,以区域性大暴雨为主,降水量和降雨强度极值也较大,但最大降水量和降雨强度极值均与大暴雨日数的中心不一致。区域性大暴雨的降水量极值对大暴雨降水量极值的贡献最大。大暴雨平均降雨强度的逐时变化呈单峰型分布,08时降雨强度达最强,20时降雨强度最弱。辽宁省大暴雨日集中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大暴雨日略多于7 月。最早和最晚区域性大暴雨均是受江淮气旋影响,并出现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大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主要年代际变化周期为10 a。区域性和局地性大暴雨主要周期分别为36 a和10 a。预计未来6 a辽宁省仍处于大暴雨较多的阶段,并可能多以局地性大暴雨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林建  杨贵名 《气象》2014,40(7):816-826
利用1981—2010年全国2400多个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暴雨过程和暴雨日的年、季、月气候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南方地区暴雨过程明显增多,但以短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为主,尽管总暴雨日较多,但总降水量不及20世纪90年代。年(月)降水量与年(月)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江南春雨阶段平均雨量大,暴雨日数相对较少。最大年暴雨日数分布与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极为相似,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但数值上是平均暴雨日数的两倍,甚至更多,并且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多中心特点。由于受影响的天气系统不同,即使是同一省的不同地区最大月平均暴雨日数出现的时间也不尽相同。2000年以后暴雨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一年中暴雨开始时间早,结束晚,暴雨出现的时段较以往更长。在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及次生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详细了解暴雨的年、季、月平均分布、最大值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为定量强降水的预报提供更好的气候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热带气旋倒槽暴雨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近40年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日降水和最佳路径等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TC倒槽暴雨分布特征及其与TC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1)浙江省年均会发生1.8次TC倒槽暴雨,占TC暴雨总数约4成,是浙江省台风暴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年8—9月是TC倒槽暴雨高发期,暴雨主要发生在宁波南部至温州一带沿海地区,暴雨中心多位于台州和温州沿海。(2)引发浙江省TC倒槽暴雨的热带气旋多在粤东至浙南登陆之后北上转向或西北行,登陆当天最易发生暴雨且雨强最强。暴雨发生时,福建中部沿海经海峡至台湾东北部一带是TC高频活动区。(3)距TC中心2.5~5.0纬距之间和TC东北偏北象限是倒槽暴雨中心的高频落区;较强暴雨发生在TC强度为热带低压时,且强中心易位于TC东北偏东象限,极端强降水发生主要与热带低压和副高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偏东暖湿急流、TC倒槽强辐合和TC东北偏东象限中尺度深对流系统频繁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12 severe rainstorms have been experienced by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sub-divisions of Maharashtra State during the last 100-year period from 1891-1990. For each of the rainstorms efficiency factors (i.e. P/ M ratios) were worked out for maximum one-day duration and for three standard areas of 1000, 5000, and 10,000 km2. Comparison of these ratios with the past has shown that the most efficient rainstorm over Maharashtra was the rainstorm of June, 1908 over the Vidarbha region whose full DAD data as well as isohyetal pattern have been given.  相似文献   

15.
项瑛  巩庆  艾文文  蒋薇  程婷 《气象科学》2020,40(2):180-190
利用1961—2016年江苏省70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和暴雨定义,分析了江苏省半个世纪以来暴雨发生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分布型El Nino发展年份对江苏省夏季降水和暴雨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暴雨日数占全年的73.6%,尤其又以7月为最多;暴雨总的分布特点为苏北多于苏南,淮北西北部及苏南东部最少;江苏暴雨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各地区暴雨的年代际变化有一定差异,频发期为1960s、1990s至今,尤其是1990s以来,全省暴雨增多趋势明显,且2011年之后雨带明显南移;东部型El Nino发展年份较中部型El Nino年份的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导致江苏夏季降水偏多,尤其是沿江苏南地区与常年同期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甘肃东南部相同气候背景条件下极端暴雨天气的成因,提高极端暴雨强度和落区预报的准确率,利用NCEP再分析、自动气象站降水、常规观测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8月7日和2017年8月7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两次极端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都伴随着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性天气,具有降水量大、雨强强、灾害重的特点,其中冷空气的强度对暴雨落区、空间分布以及影响系统移动以及对流强度产生重要影响。在强冷空气和高空低槽、低层切变线影响下,暴雨区偏南,强降水区域小,持续时间短,不稳定条件更好,对流强度更强;在弱冷空气和高原槽、低层低涡、低空急流作用下,暴雨区偏北,强降水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大气湿层厚度大,低层水汽辐合强度、涡度以及垂直速度更强,降水效率更高,但对流强度相对较弱。卫星云图上,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对流发展旺盛,形成强中尺度对流云团,对流云团呈带状;在弱冷空气作用下对流云团尺度小,发展范围小,有暖云降水特征,降水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daily rainfall data for India (and other relevant publications regarding severe rainstorms) show that during the last 110 years, the Indian region recorded 231 severe rainstorms. Of these, 27 were of 2-day duration and the rest (204) were of 3-day duration. Within a rainstorm, maximum rain fell on the 2nd day on 63% of occasion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average raindepths obtained from slow moving rainstorms were greater in magnitude than those of fast moving rainstorms. All these rainstorms, during their movement through the country, had their rain centres at about 308 locations.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only 19 locations recorded severe rainstorm centres on five or more occasions. Maximum number of rain centres recorded for one location was 13.With 2 Figur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51—2020年罗甸县逐日降水观测资料、2010—2020年罗甸县各乡镇逐日降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出要素保证率80%的值,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值线分布、Mann-Kendal检验、Morlet小波方法分析罗甸县境内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70 a罗甸县年暴雨日数、近11 a罗甸县各乡镇总年暴雨日数均缓慢增多,区域暴雨次数逐渐减少,在年际变化中,均存在显著的3 a左右周期振荡。暴雨集中发生在5—9月,近70 a占全年暴雨日数91%,各月暴雨日数时空分布差异显著,暴雨发生最多月份为6月,近70 a平均每年1.3 d,占全年暴雨日数的36%。各乡镇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存在2个多值区(西北部、东南部)和1个少值区(西南部)。暴雨多发生在夜间,尤其大暴雨以上量级降水在夜间发生的概率高达93%。降水强度等级从北向南逐级减小,与罗甸县略呈“撮箕口”朝南地形较一致,从西北、北、东北向南逐级减小,在西部、东北部存在较稳定的2个极端暴雨中心。各乡镇连续暴雨次数分布差异明显,呈北多南少分布。总体而言,西部在年暴雨日数、暴雨强度、连续暴雨次数及连续降水量均居全县首位,在天气预报、防汛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和防范。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61a(1951—2012年)包头市各测站的暴雨观测资料,对包头市暴雨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61a,包头市暴雨分布呈现时空分布不均,出现日数少,持续时间短,日变化较大,南北差距大,局地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定义,分别定义短时暴雨和短时大暴雨。利用辽宁2010—2018年5—10月1587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短时暴雨、大暴雨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尺度时间特征,从而得到短时暴雨、大暴雨的高发区、易发时段,并做简单天气学判断。结果表明:短时大暴雨高发区域位于辽宁东南沿海地区,可能是东北冷涡与北上气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相互配合,导致辽宁省沿海地区易出现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的暴雨天气过程有重要关系;短时暴雨、大暴雨旬变化呈现“凸”字形结构,短时暴雨从5月上旬至10月上旬都可能发生,呈现单峰型特征。短时大暴雨显著增强从7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后短时大暴雨急剧减少。短时暴雨、大暴雨日变化均呈现“两峰一谷”特征。短时暴雨以夜雨居多,可能与夜间西南急流加强有关。短时暴雨00—08时高发区域最为密集,活跃地区为阜新—朝阳、抚顺—盘锦—葫芦岛和辽宁东南部。短时大暴雨00—08时高发地区为辽宁西部、东部和东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