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海洋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不少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区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继续扩大,污损事件频发,环境灾害不断,自然与生态的破坏触目惊心──海洋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止海洋污染和其他人为破坏,维护海洋系统的健康和完整,确保海洋为人类提供持续的利益,是国际社会和各沿海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焦点之一。我国早在70年代初就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之后国家海洋局受国务院委托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  相似文献   

2.
海洋污染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年来,海洋经济已经从传统的海洋捕捞、晒盐、航运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旅游、海水增养殖、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油气开采、盐化工、港口建设在内的新兴海洋产业体系。但一些不合理的开发也使海洋资源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损害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而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组成部分的海洋污染监测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洋纵横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共10章98条。分《总则》、《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海洋生态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海洋环境保护的根本性法规,它的修订颁布,对人类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人大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建立了由环保部门指导、协调和监督,综合部门积极支持,涉海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这样一个“团结治污”的海洋环保工作机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会议消息     
为了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以及交流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方面例的科研、生产成果,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和秦皇岛市环保设备厂共同商定,将于1986年5月20日左右在秦皇岛市召开《海洋石油污染与防治技术讨论会》。为了落实会议的准备工作,筹备组于1986年2月22日在大连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付理事长万邦和付教授,中国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理事长廖云和高级工程师、海洋局大连环保所史鄂候付所长、秦皇岛市环保设备厂刘文生厂长等筹备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海洋石油污染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海洋行政执法中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简单介绍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及表现形式在目前的海洋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机关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条例》)等法律法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是指广义上的责令行为。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和政府机构改革部署,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针对以往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内容调整,在明确目的原则、完善治理制度、优化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以及严格责任承担等方面有显著体现。文章综合评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旨在为我国完善海洋治理体系提供具体建议,并力图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废弃物的海洋倾倒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害,加强海洋倾废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字第3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年3月6日国务院  相似文献   

9.
海洋功能区划是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在20世纪 80年代末期提出并组织开展的一项海洋管理的基 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协调解 决海洋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项工作自 提出以来,已得到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 高度重视,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 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国 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21世纪议程》 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了其在海洋管理工作中 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会同沿海地 方人民…  相似文献   

10.
国内海洋环境监测网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前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3周年之际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通过调研及资料查询 ,目前 ,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 4级环境监测网络 ,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 480 0多个 ,其中环保系统 2 2 0 0多个监测站 ,行业监测站 2 60 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 30 0多个 ,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总局、海军、地方省市。还有水利部、农业部、交通部、海洋石油总公司、中科院等部委、局、院校等根据自身行业的需要 ,也设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站。2 国内海洋环境监测网现状2 .1 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从 60年代开始 ,采取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陆源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我国入海排污口的现状出发,分析入海排污口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入海排污口的必要性;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从法律视角研究我国治理入海排污口的改进措施。在入海排污口治理的相关立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专门法律,以该法为依托,从法律角度思考入海排污口造成的污染问题,研究备案制度在入海排污口治理中的可行性与运行的不足之处,分析现存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对入海排污口的管理现状,聚焦现有法律制度对入海排污口造成的入海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局限。进而从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的具体细化立法,改进监管体系漏洞、促进监管体系全面性,以及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参与度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公益损害求偿,应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监督。《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决了我国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表明,不仅"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作为替补原告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可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相似文献   

13.
当代,随着对海洋开发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展,人类对海洋的依存性也越来越大。然而,全球的海洋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从70年代末至今已制定了《环境保护法》(198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198年)及《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3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1983年)、《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年)、《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等…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要求,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5.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立足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系统阐述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概念与分类、任务与意义、管理职责与网络体系以及海洋污染的监测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优质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环境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污染问题,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保护渔业水域环境、防治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均规定了相关内容,基本形成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制模式,但仍然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如法律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可行性较低;相关定义模糊不清;事故损害调查方式不够合理等。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目前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对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提出建议,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处理和归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工业城市,排入海洋中的各种工业废水造成的海洋污染,直接影响到青岛近海水产资源的发展及沿海居民的健康.因此了解青岛近海污水运动规律,是搞好青岛近海海洋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排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由于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使污染团不断地稀释、扩散,同时随着海水流动发生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污染团体积逐渐扩大,而浓度逐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上溢油事件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溢油污损事件发生后,针对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除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外,利用法律手段保证污染责任人承担污损责任以维护国家利益也是十分必要的。2000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保法》)(修订版)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从而正式确立了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对海洋生态…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日,受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明聪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副市长潘世建和相关涉海部门陪同下就厦门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20.
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2000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政府强化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海洋法制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这部法律高度概括了党和国家发展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刻总结了原《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16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它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保护海洋环境直接关系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