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9篇
  免费   2599篇
  国内免费   5513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532篇
地球物理   1182篇
地质学   16900篇
海洋学   1160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933篇
自然地理   509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843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601篇
  1996年   640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583篇
  1993年   476篇
  1992年   485篇
  1991年   408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1948年   7篇
  1946年   8篇
  194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潮汐应力、构造应力、地震断层和岩石破裂滑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作用的力学模式,该模式将潮汐应力与地震应力作用相结合,描述了沿地震主压应力和地震主张应务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作用方式,从而切入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的物理机制,认为潮汐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在实质上归结为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的促滑作用,这种促滑作用分增压型和减压型。在此模式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不同类型地震的潮汐触发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计算了中国及邻区一千多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这些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按纬度区域统计了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以及它们与潮汐应力作用方式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结论: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的比例随区域纬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其中,走滑型断层的比例在低纬区较大,而倾滑斜型断层的比例在中高纬度区较大;对整个统计区域而言,受增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大于受减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对不同的纬度区域,不同的潮汐应力作用方式与之促滑的发震断层类型也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将中国及邻区受到潮汐触发作用的地震按构造应力区域划分,计算了这些地震发震时刻的日月位置参数,得到了各构造区域上具有潮汐触发物理机制的地震发震时的日、月位置参数分布图象。  相似文献   
2.
3.
4.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兰 《国土资源》2002,(8):29-31
城市是人类工程活动最为集中的、对地质环境作用最为强烈的地方,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规模的日益扩展,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质环境已成为当代城市经济建设及城市决策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以往的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6.
7.
应用遥感信息结合其他地学资料综合分析湘中锰矿构造型式及控岩控矿地质特征,提出东西向和北东向同期构造与台地边缘相带共同控制锰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黑色高岭石粘土岩,是铜川王石凹煤矿石炭纪煤系地层顶部,五号煤层的上部一层稳定的煤矸石。经偏光显微镜及费氏台测试光性特征、化学试验及分析鉴定表明,这是一种由高岭石组成的,成分很纯、颗粒大、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粘土岩。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此高岭石系淡水沉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对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及规范。分别从PharmGKB、DisGeNET、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得到颈椎病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补阳还五汤与颈椎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活性成分97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等;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紧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提供相应条件。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广泛,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