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8篇 |
免费 | 394篇 |
国内免费 | 5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6篇 |
大气科学 | 610篇 |
地球物理 | 359篇 |
地质学 | 1137篇 |
海洋学 | 132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272篇 |
自然地理 | 18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51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232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83篇 |
2007年 | 211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195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27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了三峡工程前期勘察研究的几个问题,即区域稳定性及地震活动,水库工程地质,库岸稳定性,水库移民迁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坝址及建筑物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天然建筑材料等,还阐述了前期主要地质结论的验证,最后,论述了对断裂构造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82.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大陆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市来说,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方面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产业空间结构调整计划延期,但另一方面却同时也为上海市宏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政策调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从上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上海市应该重新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济合作,重视新技术研究开发,重视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8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54
采用了种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离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 ̄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4.
中国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城乡互动与统筹发展的转型期.以中国中心城市为样本,城乡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为研究视角,中心与外围区域为空间范围,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变量分析模型方法,对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要素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模型,划分了中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地域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外围县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总量、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中心市区,经济要素过度集聚中心市区的格局发生转变.但中心城市外围县区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与中心市区仍有较大差距,公共设施与服务的非均等化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依据城乡要素中心市区与外围县区空间变化,中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可以划分为中心市区集聚型、外围县区快速成长型、中心外围相对均衡型、中心外围整体发展型等4种类型,反映出中国各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阶段、城乡结构特征与空间形态的地域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85.
技术关联与城市产业增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动态外部性对于城市产业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考察技术关联与城市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构建产业—空间新增长模型,探讨技术关联对城市产业增长的影响机制。采用1998-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发现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与技术关联存在相互作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关联显著促进产业增长,此外东部地区技术关联越高,产业增长越迅速。研究表明,技术关联对城市产业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不同产业内部和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6.
LIAN Yi WANG Jie TU Gang REN Hongling SHEN Baizhu ZHI Keguang LI Shangfeng GAO Zongting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2010,20(1):91-97
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aline-alkali land area in Qian’an County, Jilin Province, China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field flux observations and regional climate diagno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accounts for 71.6% of the total variation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 area, and that of human activities accounts for 28.4%.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interdecadal scale,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the increase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 area accounts for 43.2%, and that of human activities accounts for 56.8%.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variation
of saline-alkali land area is very clear on the interdecadal scale,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be negligible. Besides, changes in the area of heavy saline-alkali land have some indic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Qian’an County. 相似文献
87.
Global and Regional Impacts of Vegetation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Energy Budget as Represented by 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 on energy and the hydrological cycle were examined using a state-of-the-art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3). Three 15-year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completed: the first with realistic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rying monthly (VEG run), the second without vegetation over land (NOVEG run), and the third with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held at their annual mean values (VEGMEAN run). In these models,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land surface energy budget were widely affected by vegetation. Globaland annual-mean evapotranspi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NOVEG by 11.8% in the VEG run run, while runoff decreased by 13.2% when the realistic vegetation is incorporated. Vegetation plays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ropical Asia, vegetation-induced cooling of the land surfac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creasing tropical precipitation. In middle latitudes and the Amazon region, however, the vegetation-induced increase of evapotranspiration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also shows clear influences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energy budget. In the boreal mid-high latitudes where vegetation shows a strong seasonal cycl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are higher in the summer in the VEG run than in the VEGMEAN run. 相似文献
88.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研究: 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前沿。文章回顾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的研究动向。综述了几个研究大阶段,即: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大陆边缘成矿作用、板内成矿作用及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大陆汇聚或增生与多期次成矿。同时,以华南地区为例,将大陆侧向和垂向增生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华南世界级有色、稀有、贵金属成矿省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并提出在该成矿省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9.
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点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实现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研究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需要以区域一体化理论体系、“全球—地方”尺度理论、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体系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其关键科学问题是研究“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尺度的区域联动理论,探索粤港澳区域联动的机制、关键因素、模式与路径;提出了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关注的4个重点议题:①粤港澳区域一体化/协同理论的研究与探索;②粤港澳地位与作用研究;③粤港澳联动的多尺度、多主体影响机制与模式研究;④粤港澳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90.
以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综合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本地要素与全球力量、历史条件与现实努力、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构建了基于多尺度、多要素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叉动力机制分析框架。同时,以武汉市作为案例区,通过梳理武汉市生物产业形成和演化历程,总结影响其生物产业发展的要素和作用形式。研究发现:生物产业与本地光电子产业之间的技术联系、高校和研究所、以及企业本身仅仅是决定生物产业在武汉市形成的一部分因素,地方政府、跨国公司和留学归国人员等主体也是促成生物产业“生根发芽”的重要主体,它们在武汉生物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作用程度是不同的。这一点是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分叉研究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量的扩张”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以“质的提升”为主的发展本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