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4篇
  免费   5893篇
  国内免费   5248篇
测绘学   1262篇
大气科学   1393篇
地球物理   13748篇
地质学   14645篇
海洋学   1810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2118篇
自然地理   2892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583篇
  2022年   1013篇
  2021年   1292篇
  2020年   1207篇
  2019年   1397篇
  2018年   1210篇
  2017年   1250篇
  2016年   1201篇
  2015年   1393篇
  2014年   1719篇
  2013年   1554篇
  2012年   1774篇
  2011年   1828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1781篇
  2008年   1585篇
  2007年   1682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452篇
  2004年   1344篇
  2003年   1219篇
  2002年   1013篇
  2001年   935篇
  2000年   830篇
  1999年   705篇
  1998年   725篇
  1997年   690篇
  1996年   638篇
  1995年   553篇
  1994年   503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356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在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史的研究,结合储、盖务件与保存条件评价,总结了区内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区内残留了厚数千米的上石炭统-上二叠统,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反映了裂谷型盆地的沉积特征.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棚相泥页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Ⅱ-Ⅲ类干酪根为主,TOC含量中等,R_0一般为0.79%~1.08%,烃源岩演化以成熟为主,部分剖面受构造动力作用的影响达到过成熟.受盆地沉积与演化的控制,区内发育滨岸相砂砾岩、台地斜坡相生物碎屑灰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角砾岩)、火山熔岩、风化壳等多种类型的储集层.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为良好的区域盖层,主要成烃期之后的构造作用以坳陷沉降或挤压抬升为主,有利于油气系统的保存.获得了一些与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油气赋存的信息,显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82.
陈俊  郑勇  高俊宝  肖忠 《新疆地质》2011,29(4):437-441
以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GIS平台,经数据综合分析,提取新疆北山黑山岭一带地质、化探、物探、遥感和矿产等多元找矿信息,确定本区成矿要素,圈定出7个找矿靶区.采用成矿要素加权法对靶区进行优选和分类,并对优选找矿靶区进行野外验证,发现多处金、铜、钒矿点.表明在该区进行多元找矿信息综合分析与找矿靶区优选是有效的,可为新疆北...  相似文献   
983.
乌蒙山区生物资源持续历史的启示与保护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蒙山区属古热带北缘,是海陆变迁的海岸线,生物演化至今,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人类活动以来,历经了自取自用-半农耕-坝区开发-山区开发的历史时期。由于该区是多民族居住区,又处于国家统一、巩固西南边疆、通向边区的交通要道上,较先进的中原农耕方式最先在此试用。明、清两个朝代的移民与经营,全面开始了生物资源的利用。历代各族人民在适应生存的实践中,找到了持续稳定地增长和利用生物资源的方法。这些,既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也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该区在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上,只有以生态建设为基础,施行保护优先于开发的持续生物资源利用,才能发挥持续性和获得最大效益。概述了上述问题,在生物资源可持续经营上,简要提出了需要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培育新产业的几个方向,并探讨了适应今后持续发展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84.
南黄海陆架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顺喜 《海洋科学》1993,17(5):24-28
黄海中部、济州岛西南,存在厚层的泥质沉积,它们分别与上述地区的冷涡活动区相对应。在两个泥质沉积区之间又出现连接它们的通道,形成别有特征的“冷涡-通道”沉积体系。经分析发现,这个沉积体系,完全受控于黄海暖流、冷涡及其相关的环流体系。此外,在黄海西南部及东海北部海底发现大面积砂岩及其砾石,揭示了黄、东海陆架沉积物的新源地。  相似文献   
985.
同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最直观的表现。地表破裂带的精细填图对理解地震破裂过程及发震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5.12汶川地震映秀-北川同震破裂带南部的虹口乡区段开展了较为精细的填图工作,该区段地表破裂带的平面几何和同震位移特征沿走向均显示出公里尺度的横向变化和复杂性。根据同震破裂不连续性特征可把地表破裂分为4段,自南向北依次为深溪沟段、庙坝段、高原新村段和八角庙段。其中,深溪沟段和八角庙段同震垂直位错较大,达.5~6m;庙坝段同震垂直位移量普遍较低,1~2m或更低;  在高原新村附近,地表破裂带分为近平行的南北两支,北支以右旋走滑为主,南支以南东盘逆冲抬升为主,这与与映秀-北川同震破裂总体北西盘抬升的性质相反。本文对高原新村附近的反向陡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是破裂在从深部往上扩展的过程中,在浅表部位顺着发育在虹口东南部的大鱼洞-龙溪飞来峰后缘的具南东倾向的断面继承而成。与北川沙坝附近的反向陡坎一样,说明老断裂带构造几何特征对单次地震破裂的扩展有牵引作用。最后,讨论了八角庙有切割关系的两组断层擦痕的地震学和地质学意义,指出可能指示了映秀-北川断裂面上局部区段震前的初始应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86.
冉启洋  杨洪 《贵州地质》2010,27(1):54-58
通过对土地复垦方案采用的几种方法的比较及分析,选择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移动角组合判别法的方法,圈定出矿山因开采易导致地表塌陷的区域,为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中主要拟破坏土地的确定提供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7.
1982~1999年中国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1999年AVHRR Pathfinder卫星遥感观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资料和中国730个气象台站的温度、降水观测资料,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LAI的季节、生长季和年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LAI和生长季平均LAI均是增加的。由于区域和季节气候的差异,LAI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和季节非均一性。从区域平均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年和生长季平均LAI都有增加趋势,并且在华南地区增加最快。因而,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华南地区可能是潜在的碳汇。在季节尺度上,各地区区域平均LAI基本上都是增加的,并且都在春季增加最快。温度变化是LAI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人类活动如农业活动、城市化等对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LAI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88.
选取2018年夏季邵阳地区的17个雷暴单体和9个非雷暴单体,分析了单体30 dBz、35 dBz和40 dBz回波顶高及0℃、-10℃和-20℃层超过30 dBz、35 dBz和40 dBz的回波面积与闪电发生的关系,利用40 dBz回波顶高、-10℃层以上超过40 dBz的回波面积及其与单体总面积的百分比对该地区闪电...  相似文献   
989.
Based on 3 years (2003-05) of the eddy covariance (EC) observations on degraded grassland and cropland surfaces in a semi-arid area of Tongyu (44°25′N, 122°52′E, 184 m a.s.1.), Northeast China, seaso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water, energy and CO2 flux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oil moisture in the thin soil layer (at 0.05, 0.10 and 0.20 m) clearly indicates the pronounced annual wet-dry cycle; the annual cycle is divided into the wet (growing season) and dry seasons (non-growing seas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from May to September), th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showed a linear dependence on the global solar radiation. However, in the non-growing season, the latent heat flux was always less than 50 W m^-2, while the available energy was dissipated as sensible, rather than latent heat flux.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2003-05, the daily averag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were larger on the cropland surface than on the degraded grassland surface. The cropland ecosystem absorbed more CO2 than the degraded grassland ecosystem in the growing season in 2003-05. The total evapotranspiration on the cropland was more than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total evapotranspiration on the degraded grassland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total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growing season. The soil moisture ha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rainfall in the growing season. Precipitation in the growing seas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n the water and carbon budget in the semi-arid area.  相似文献   
990.
辽西四合屯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发育,广泛分布着火山作用形成的爆发相、溢流相火山岩。在显生宙地球历史中,如此巨大且迅速的火山作用普遍被认为是巨大种群灭绝的原因。与火山作用相联系的沉积相是火山作用间歇期形成的冲积扇-河流相、滨湖相、半深湖-深湖相,这些沉积相提供了研究火山作用对沉积环境影响的依据。义县期火山作用对沉积环境影响包括:义县期各沉积环境火山作用产物及火山岩风化产物的充填;各沉积相被当地多期(次)火山岩控制并埋藏于其下的火山-沉积相组合由下至上“螺旋式”规律性变化;义县期火山作用引起地表抬升与构造地形的变化,从而影响排流模式的变化;经历火山作用影响的生物群提供了义县期气候变化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