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12篇 |
地球物理 | 231篇 |
地质学 | 117篇 |
海洋学 | 317篇 |
综合类 | 47篇 |
自然地理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ODIS影像的大气校正及在太湖蓝藻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ODIS 数据有免费、波段丰富、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是进行太湖蓝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由于MODIS传感器接收的是地物反射太阳辐射的信号,太阳辐射与地球大气的相互作用会引起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失真,为了提高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太湖蓝藻的精度,必须对其进行大气校正.本文介绍了FIAASH大气校正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对2007年4月25日MODIS数据的前七个波段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影像大气校正前后的NDVI值以检测大气校正的效果;分析表明,大气校正前后NDVI的变化趋势基本上相同,但大气校正后的NDVI动态范围更大,校正后NDVI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增大,大气校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大气对遥感影像的影响,达到了增强信息的目的;最后,利用大气校正获取的地表真实反射率数据的第二波段与第一波段的比值,运用阈值法提取蓝藻信息,经试验当阈值为1.9时提取出来的蓝藻分布图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利用MODIS影像可以快速、及时地监测蓝藻爆发的位置及爆发程度. 相似文献
22.
对玄武湖实施清淤引水、藻华治理、种群恢复等措施前后的水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淤引水工程可短时间内降低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但从长期效果分析,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并未显著改善.藻华治理能在短期内有效抑制水体中的蓝藻水华,治理后水体各项指标均有提升,水生植物种群得以恢复,是短期改善水体水质的有效方式.在种群恢复阶段与往年相比,水体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持续时间更长,是一种理想的湖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唐森铭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02,(1)
INTRODUCTIONThemainpurposeofthisstudywastodeterminethemagnitudeandfrequencyofharmfuldiatomanddinoflagellateoutbreaksinHongKong’swesternandeasternwaters (e .g.LammaStraitsandPortShelterrespectively)fortheperiodJanuary 1 997toDecember1 999.Thiswasdoneinordertod… 相似文献
25.
热害矿井巷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深部开采带来的热害问题,基于地质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热害矿井巷道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巷道内部温度场随埋深和通风热速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巷道温度场对埋深的敏感度要高于风速、温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呈阶段性递增。控制入口温度是解决矿井热害的关键。以上结论为矿井热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Young-Ok Kim Eun Jin Yang Jung-Hoon Kang Kyoungsoon Shin Man Chang Cheol Soo Myung 《Ocean Science Journal》2007,42(1):9-17
The summer distributions of plankton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heterotrophic and phtosynthetic bacteria, phtosynthetic and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 ciliate plankton, and microphytoplankt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areas of Lake
Sihwa, divided by an artificial breakwater, located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Korea, in September 2003. The semienclosed, inner
area was characterized by hyposaline surface water (<17 psu), and by low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avg. 0.4 mg L1)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nutrients (nitrogenous nutrients >36 μM, phosphate <4 μM) in the bottom layer. Higher
densities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nanoflagellates also occurred in the inner area than did in the outer area, while
microphytoplankton (mainly diatoms) occurred abundantly in the outer area. A tiny tintinnid ciliate, Tintinnopsis nana, bloomed
into more than 106 cells L1 at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inner area, while its abundance was much lower (103-104 cells L1) in the outer area of the breakwater. Ciliate abundance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heterotrophic bacteria (r = 0.886, p <
0.001) and 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 (r = 0.962, p < 0.001), indicating that rich food availability may have led to theT. nana bloo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reakwater causes the eutrophic environment in artificial lakes with limited flushing
of enriched water and develops into abundant bacteria, nanoflagellates, and ciliates. 相似文献
28.
若干水华相关藻类对太湖水体异味物质贡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水体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和土臭素(Geo)的出现与水华发生在时间上高度重叠,为探寻水华中常见藻类与嗅味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实验室培养藻株和野外水样比较分析,探寻了部分藻株与太湖水体嗅味物质的关系.分析实验室培养的15株蓝藻(其中11株微囊藻)、4株绿藻和4株硅藻,仅硅藻培养物测定出了Geo,所有藻株均未检测出MIB;对太湖典型水样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MIB与Geo的浓度与微囊藻细胞浓度无相关性;实验室模拟微囊藻水华腐败结果显示,无论是好氧还是厌氧条件下均未产生MIB和Geo;这些数据结果说明湖水中MIB和Geo与水华主要种群微囊藻无直接关系.在鱼腥藻水华中测出了高浓度的MIB,周年水样分析结果显示鱼腥藻细胞数与MIB浓度变化规律一致,因此鱼腥藻可能是MIB的重要来源.但实验室培养的Anabaena sp.PCC7120无论是在缺氮还是有氮培养条件下均不产MIB和Geo,说明嗅味物质的产生具有藻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29.
两个相连湖泊的微生态系统——云南高原湖泊中浅水的星云湖和深水的抚仙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仙湖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深水湖,连接着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星云湖,星云湖排放含绿藻的水进入抚仙湖。两湖位于省会昆明附近,由于地方文化、集约化农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两湖已经富营养化。因为湖泊体积容量的级别差异,深水湖的富营养化几乎没被注意,抚仙湖秋季下层滞水带缺氧已经关注了20年,似乎下层滞水带是深水湖富营养化的指标或趋势。抚仙湖看起来目前情况尚好,可以说寡营养,然而,外界负荷是潜在的,且是以稳定的加速度进行的。在此对浅水湖富营养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包括在其它云南湖泊观察到富营养化的过程,再者,对两个连相湖的藻和蓝藻碎片的大小构成进行比照。为了与深水的抚仙湖状况进行比较,简略介绍了一个日本的深湖及其径流系统。其中,涡流和它的微生态系统,在两者中相关性很好。对于以涡流生态系统的见解判断微生态系统的深水湖富营养化问题将给予概括。 相似文献
30.
为查明秦皇岛近海大面积褐潮连年暴发的成因,在2013年3—11月对该地区主要入海河流和沿岸褐潮暴发区的生源要素污染进行了连续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入海河流普遍为劣V类地表水,总氮(TN)超标严重,按照氮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大蒲河洋河戴河石河汤河东沙河。各河流中的碳、氮、磷、硅等污染物浓度在时间变化上没有统一规律。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大蒲河和洋河为重度污染,戴河和汤河从先前的轻度污染加重为中度污染。从污染物入海量上看,TN和化学需氧量(COD)是排放量最高的两种河源污染物,其中溶解态氮占TN的74.6%。在所调查河流中,洋河和大蒲河分别贡献了TN的38.2%和33.2%,同时大蒲河还贡献了75.8%的活性磷酸盐和37.7%的活性硅酸盐,而75.9%的COD来自汤河、洋河和大蒲河。秦皇岛河源污染物排放在时间上较为集中在6—9月的丰水期,但各河流单独的排放具有随机性,没有统一的季节性规律,表现出受人为调控影响明显的特点。秦皇岛沿岸褐潮暴发区的生源要素变化与河源污染物排放有显著性相关(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