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60篇 |
免费 | 2153篇 |
国内免费 | 55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1篇 |
大气科学 | 329篇 |
地球物理 | 947篇 |
地质学 | 14070篇 |
海洋学 | 1131篇 |
天文学 | 38篇 |
综合类 | 616篇 |
自然地理 | 6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9篇 |
2023年 | 489篇 |
2022年 | 588篇 |
2021年 | 595篇 |
2020年 | 545篇 |
2019年 | 535篇 |
2018年 | 419篇 |
2017年 | 455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538篇 |
2014年 | 757篇 |
2013年 | 574篇 |
2012年 | 722篇 |
2011年 | 701篇 |
2010年 | 585篇 |
2009年 | 566篇 |
2008年 | 582篇 |
2007年 | 553篇 |
2006年 | 570篇 |
2005年 | 538篇 |
2004年 | 518篇 |
2003年 | 503篇 |
2002年 | 492篇 |
2001年 | 593篇 |
2000年 | 449篇 |
1999年 | 383篇 |
1998年 | 452篇 |
1997年 | 520篇 |
1996年 | 482篇 |
1995年 | 475篇 |
1994年 | 381篇 |
1993年 | 354篇 |
1992年 | 369篇 |
1991年 | 300篇 |
1990年 | 258篇 |
1989年 | 196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6年 | 6篇 |
1973年 | 8篇 |
1955年 | 5篇 |
193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中基性岩的铅同位素特征:富集地幔的证据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长江中下游东段庐枞、怀宁、繁昌、铜陵和宁芜地区的中基性岩属于碱性系列 ,具有高的U ,Th含量和Th/Pb ,U/Pb比值 ,分别平均为 2 .82× 10 -6,9.5 6× 10 -6和 0 .6 35 ,0 .184。样品的初始铅同位素 (130Ma)组成为 :(2 0 6Pb/ 2 0 4Pb) i=17.6 5~ 18.6 0 ,(2 0 7Pb/ 2 0 4Pb) i=15 .4 2~ 15 .5 0 ,(2 0 8Pb/ 2 0 4Pb) i=37.6 7~ 38.0 4。形成中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具有EMⅠ和EMⅡ ,且以EMⅡ为主的特征。和长江中下游西段黄石地区以及大别地块西南部玄武岩的比较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地幔高的Th/Pb和U/Pb比值可能和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有关。晚中生代时期 ,华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Ⅰ特征为主 ,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Ⅱ特征为主 ,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区域性分布与印支期扬子板块深俯冲事件密切相关。虽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因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表现了亏损特征 ,但残留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Pb同位素中仍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52.
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孢粉化石采自辽宁省北部秀水盆地的秀D1井,分析、鉴定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秀D1井井深62.1~1089.7m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井深703.85~1089.7m)以Osmundacidites-Klukisporites-Podocarpid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堤塘期(Tithonian),中部孢粉组合(井深381.5~699.3m)以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Berriassian),上部孢粉组合(井深62.1~339m)以Cicatricosisporites-Impardecispora-Pinus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Valanginian-Hauterivian)。秀D1井钻遇地层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在区域上可以与冀北地区大北沟组,辽宁西部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松辽盆地东南缘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所产的孢粉组合对比。含孢粉组合地层时代的确定解决了井柱地层的划分,以及与区域地层的对比关系,同时为区域地层古生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3.
54.
55.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鲁山下汤地区古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岩石呈包体形式存在于中元古代花岗岩中。片麻状花岗岩具深熔特征,岩浆锆石年龄为2.30Ga;岩石高SiO2和K2O,低ΣFeO、MgO和CaO,具稀土总量较高(ΣREE=165.8×10-6)、轻重稀土分离较强[(La/Yb)n=37.8]及弱负铕异常(Eu/Eu*=0.76)的稀土模式;εNd(t)(t=2.30Ga)=-0.75;tDM(Nd)=2.66Ga。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变质原岩为辉长闪长岩,捕获锆石年龄为2.25Ga;岩石低SiO2和MgO,高Al2O3和P2O5,具稀土总量高(ΣREE=373.4×10-6)、轻重稀土分离不强[(La/Yb)n=9.4]及较强负铕异常(Eu/Eu*=0.44)的稀土模式;εNd(t)(t=2.25Ga)=-1.21;tDM(Nd)=2.75Ga。片麻状花岗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都记录了1.94Ga变质锆石年龄。片麻状花岗岩的岩浆锆石组成域的εHf(t)(t=2.30Ga)=-6.71~0.38,tDM1(Hf)=2627~2910Ma,tDM2(CC)(Hf)=2823~3255Ma。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捕获锆石组成域的εHf(t)(t=2.25Ga)=-19.58~-1.73,tDM1(Hf)=2664~3360Ma,tDM2(CC)(Hf)=2968~4011Ma。结合前人资料,得出如下结论:华北克拉通南缘豫陕晋结合部地区存在一规模较大的约2.3Ga地质体分布区;华北克拉通南缘很可能存在规模巨大的>2.7Ga基底;中部造山带与孔兹岩带具有类似的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6.
Carbon and Noble Gas Isotopes in the Tengchong Volcanic Geothermal Area, Yunnan, Southwester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bon and noble gas isotope analyses are reported for bubbling gas samples from the Tengchong volcanic geothermal area near the Indo-Eurasian suture zone. All samples contain a resolvable component of mantle-derived 3He. Occurrence of mantle-derived 3He coincides with surface volcanism. However, 3He occurs over a larger geographic areathan do surface volcanics. δ13C values for CO2 and CH4 vary from -33.4‰ to 1.6 ‰ and from -52.8‰ to -2.8‰, respectively. He and C isotope systematics indicate that CO2 and CH4 in the CO2-rich gases originated predominantly from magmatic component mixed with crustal CO2 produced from carbonate. However, breakdown of organic matter and near-surface processes accounts for the CH4 and CO2 in N2-rich gases. 3He/4He ratio distribution pattern suggests that mantle-derived He and heat sources of high-temperature system in central Tengchong originate from a hidden magma reservoir at subsurface. CO2-rich gases with the highest 3He/4He ratio (5.2 Ra) may be representative of the 相似文献
57.
广西大气降水热液矿床有泗顶、北山、老厂等铅锌矿;寺村等重晶石矿;益兰等汞矿;金牙、高龙等超微粒型金矿;金山等银矿。这类矿床稳定同位素主要特征是:成矿流体的氢同位素组成严格受地理位置制约,δD_(H_2O)值显示比较稳定;而蚀变岩石的δ ̄(18)O值低于未蚀变岩石的δ ̄(18)O值;在δ ̄(18)D_(H_2O)-δ ̄(18)O_(H_2O)关系图上,其投影点绝大部分位于大气降水线上或附近。碳同位素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围岩→蚀变围岩→矿体,δ ̄(13)C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往往很大,既有正值、也有负值,甚至出现正大伍和负大伍。铅同位素组成变化也较大, ̄(206)pb/ ̄(204)pb为17.737-19.979、 ̄(207)pb/ ̄(204)pb为15.130-16.151、 ̄(206)pb/ ̄(204)pb为37.460-40.187。寻找和评价这类矿床必须注意δ ̄(18)O和δ ̄(34)S值和分带性,特别是在成矿区中,当蚀变岩石δ ̄(18)O值(一般低于未蚀变岩石)愈降低,则暗示成矿作用愈强烈,其低δ ̄(18)O值的中心,将是成矿中心,这是寻找和评价这类矿床、尤其是隐伏矿床、矿体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58.
Re—Os同位素体系在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e-Os法能够对金属硫化物矿物直接进行同位素定年,并可以根据矿物的Os同位素初始比值探讨成矿物来源。它的研究对象还包括黑色页岩和洋底含金属沉积物等。普通Os法可以用于铂族元素矿的定年和成矿物源区的讨论。近年由常规Re-Os法衍生的Os-Os法有可能避免前者在定年技术方面的一些困难。Re-Os同位素体系为成矿年代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9.
高峰100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4):334-336
10 0号矿体的成矿物理化学环境为 :成矿温度 30 0± 30℃ ;成矿压力为 84.2× 10 5Pa ;LogfO2 =- 30 .4~- 35 .6 ,LogfCO2 =- 2 .5 5~ +0 .36 ,LogfS2 =- 8.3~ - 11.0 ,pH =4.2~ 4.9。同位素的分析结果 :硫化物的硫同位素为 6 4‰~ 12 .3‰ ,δ3 4 SΣS 值为 6 6~ 13 8;2 0 6Pb 2 0 4Pb值为 17 4 91~ 18 96 0 ,2 0 7Pb 2 0 4Pb值为 15 5 39~15 940 ,2 0 8Pb 2 0 4Pb值为 37 95 7~ 39 4 90。表明 10 0号矿体的硫源是混合硫 ,铅源是两种异常铅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精确同位素地质测年结果表明,沂水岩群形成时代为2 760~2 700Ma,泰山岩群雁翎关岩组、柳杭岩组下亚组和孟家屯岩组形成时代为2 750~2 700Ma,均属新太古代早期;泰山岩群柳杭岩组上亚组、山草峪岩组形成时代为2 600~2 540Ma(被峄山岩套石英闪长岩和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侵入),济宁岩群岩浆锆石年龄(2 561±24)Ma,均属新太古代晚期。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芝罘群碎屑锆石U-Pb年龄(1 658±32)Ma、(1 792±43)Ma,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云台岩群花果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800~740Ma,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