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鲁西地区,确定了泰山岩群主体形成时代为2 750-2 700 Ma,属新太古代早期。锆石SHRIMP U-Pb定年:雁翎关组角闪变粒岩(2 747±7)Ma,柳杭组黑云变粒岩(2 739±16)Ma、(2 703±6)Ma,侵入雁翎关组底部透闪阳起片岩的片麻状石英闪长岩(2 740±6)Ma。济宁(岩)群碎屑锆石年龄(2 700-2 665)Ma,岩浆锆石年龄(2 561±24)Ma,所以济宁(岩)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在鲁东地区,发现了中太古代表壳岩系、花岗质岩石和新太古代早期TTG花岗质岩石;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荆山群大理岩被锆石SHRIMP U-Pb年龄(1 868±11)Ma、(1 852±9)Ma的莱州组合西水夼单元辉长岩、闪长岩侵入,并一起遭受变质变形作用改造。 相似文献
2.
王伏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19(4):314-321
赋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中的金矿产,除外生者与地质体沉积期为同时代形成,但一般还有沉积期后内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者以外,其他内生金矿产则可能与火山喷发-沉积或岩)或侵入成岩同期,也可能是在成岩期后的前寒武纪构造-岩浆作用下新生、改造和叠加形成,还可以在显生宇地槽阶段、地洼阶段的强烈构造-岩浆作用下新生、改造和叠加形成。本文重点讨论其形成时代的判别及在地洼阶段形成、并赋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中的金矿产。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发育,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查明了变质地层的层序,从原来划分的泰山群、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中剔除大量变质变形侵入岩,清理了地层层序,重新厘定的前寒武纪地层划分见表1。几点说明如下:(1)中太古代变质地...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及年代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Wang Hongzhen 《地球科学》1986,(5)
本文讨论了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和年代地层划分的原则和命名,提出建立隐生宙、原生宙和显生宙。隐生宙包括冥古代和太古代;原生宙分始元代、中元代和新元代。划分中的重要改变是根据新的年龄值数据将五台群归入太古代,将长城系底界改为1700Ma;并根据蠕虫-须腕动物群的出现,将震旦纪归入古生代。文中还阐述了作者对前寒武纪时代划分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6.
根据1:5万区调及科研所取得的新资料,新成果,论述了山东前寒武纪几个基础地质问题;关于山东大地构造划分问题,山东早元古宙粉子山群与荆山群的关系;山东前寒武纪侵入岩的填图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1∶5万区调及科研所取得的新资料、新成果,论述了山东前寒武纪几个基础地质问题:关于山东大地构造划分问题;山东早元古宙粉子山群与荆山群的关系;山东前寒武纪侵入岩的填图方法。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沉积时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夷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出露范围大,目前对该地层的形成时代还存在着不同意见。新获得的武夷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的4个锆石La-ICPMS U-Pb年龄数据,指示万全群的黄潭组和杜潭组分别形成于746.0±6.2Ma和825±18Ma,马面山群东岩组形成于818±14Ma,麻源群大金山组的形成时间晚于879Ma。通过岩性与形成时代对比,认为武夷山地区新元古界的形成时间可以划分为三期,早期由麻源群大金山组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陆源碎屑沉积岩构成,形成时限为879—825Ma;中期包括麻源群南山组、马面山群东岩组和大岭组万全群和龙泉群,以及交溪组、迪口组和桃溪组下段,以火山岩—沉积岩系列为主,可以进一步分为两期,即825—800Ma和751—728Ma;晚期由原"天井坪组"主体、桃溪组上段以及楼子坝群下部的沉积岩组成,形成时限为620—542Ma。根据武夷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的构造变形记录,前寒武纪地层主要记录了3期构造事件,分别为新元古代早期(900—860Ma)的华夏地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新元古代末期(728—620Ma)的挤压构造事件以及加里东运动。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可见有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系、古元古代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吉南新元古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的盖层沉积岩系和吉北造山带新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系4种类型.其中太古宙地层龙岗陆块具有多陆块拼贴的特点,可划分为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杨家店岩组)、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老牛沟岩组)、板石沟岩群、南岗岩群(鸡南岩组、官地岩组)、清原岩群.分别代表白山镇地块、夹皮沟镇地块、板石沟地块、和龙地块和清原地块的变质表壳岩系,其中除龙岗岩群可能为中太古代外,其余地质体的时代均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有集安岩群、光华岩群和老岭岩群,前两者为古元古代早期裂谷环境沉积,分别可进一步划分为蚂蚁河岩组、荒岔沟岩组、大东岔岩组、双庙岩组和同心岩组,沉积时限为2 300~2 100Ma;后者为古元古代晚期内克拉通凹陷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林家沟岩组/达台山岩组、珍珠门岩组、花山岩组、临江岩组和大栗子岩组,沉积时限为1 900~1 800Ma.吉南新元古代地层的岩石地层学属性基本清楚,按新元古代三分的观点,其中细河群及其以下地层时代为青白口纪.浑江群时代为震旦纪,吉南地区缺失南华系.吉林省北部造山带中沿色洛河-海沟-青龙村-江域一线的元古宙地层事实上为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片堆叠体,属于构造地层学范畴;具有层状地层特征的仅有敦化地区的塔东岩群、蛟河地区的新兴岩组、九台地区的机房沟岩群、辽源地区的西保安岩组以及安图地区的万宝岩组,时代可暂置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0.
11.
中条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部,涑水群杂岩构成本区结晶基底,其上为绛县群,中条群、西洋河群等前寒武纪地层。绛县群变超钾质火山岩系,全岩Sm-Nd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2.63±0.10(Zσ)Ga;铜矿峪铜矿容矿钙碱性变火山一次火山岩系,原生锆石U-Pb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2.182±0.015Ga;铜矿峪铜矿容矿钙碱性变火山一次火山岩系和胡一篦型层控铜矿床容矿热液沉积岩系,全岩Rb-Sr等时线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778±0.027Ga和1.832±0.026Ga。前两者代表超钾质火山岩系及钙碱性火山一次火山岩系形成时代,后者反映区域变质作用时代。根据前人Rb-Sr等时线同位素年龄研究资料,西洋河群安山岩系形成于1.454±0.05Ga。 相似文献
12.
斑脱岩中锆石SHRIMP测年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应用——前寒武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年代框架始终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多年来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随着SHRIMP测年的引进和大量层凝灰岩或斑脱岩在前寒武纪地层中不断被识别,测年技术提高后,可完成对斑脱岩中岩浆型微小锆石颗粒的测年要求,使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的研究获得极大的突破,改变了我国使用了近80年的传统中、新元古代地层对比的认识。随着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不断地为中、新元古代地层柱中的定位增添新的数据资料,它不仅再次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地质演化史的认识和生物演化在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柱准确定位都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了许多有关的论文与报告(包括一部分未出版资料,关於有些关键性问题,实际资料尚少),加以综合分析及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些看法尚待论证,但对中国前寒武纪地层研究是可以起一定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