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9篇 |
免费 | 473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篇 |
大气科学 | 104篇 |
地球物理 | 847篇 |
地质学 | 317篇 |
海洋学 | 132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37篇 |
自然地理 | 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宁夏及邻区的数字地震波资料,选取2009-05-2010-10月M_L2.6以上的20个台站32次地震事件的268条波形记录,用遗传算法反演了宁夏及邻区介质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相应.反演得到:宁夏地区介质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337.67f0.4554.其Q值和山西及浙江地区的结果最相近,可能预... 相似文献
22.
23.
介绍了次声波的基本物理概念和次声波的传播特性,概述了次声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次声波来预警海啸灾害的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人工值守台数字化地震仪标定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人工台数字化地震仪的分段标定公式,提出数字化记录系统的微分近似标定和拾震器阻尼衰减法标定的方法,并提供了不同短周期地震仪与数字化地震仪并行的藕合方式和标定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5.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探究了规则波与簇状沉水植物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植物群沿程波高衰减规律在多数情况下与Kobayashi指数形式和Dalrymple幂函数形式波高衰减理论模型吻合较好,少数情况下波高衰减集中在植物群后半部分,与上述理论模型并不一致。在植物淹没度等于0.4条件下,植物群沿程波高出现较多壅高现象,且相对壅高值随入射波高的增大而减小;植物群的规则波透射系数变化情况与入射波周期、相对波高、植物淹没度以及植物分布密度等因素相关。当入射波周期等于1.0 s时,透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的增大而减小,周期大于1.0 s时,透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的增大出现较强的波动性。本文提出了规则波透射系数与水动力因素及植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了近岸簇状沉水植物群消浪特性的基本认识,为采用近岸植物消波护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江苏地区介质非弹性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在2001年1月-2010年7月记录到43次高质量数字地震波形,采用Atkinson(1992)和Moya(2000)的方法,反演得到江苏地区的介质非弹性衰减特性和场地响应. 相似文献
27.
28.
中国西部地区利用烈度数据估计地震动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最近收集到的中国西部地区的6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和烈度数据,建立了该地区适用于贝叶斯方法的各烈度档P(I|GM)的经验分布。利用2011年发生的四川炉霍地震和新疆伽师地震资料验证了依据烈度数据用贝叶斯方法估算峰值加速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还表明,用贝叶斯方法估计的参数精度与选择的先验概率(衰减关系)显著相关。针对这2次地震,用各烈度档地震动参数的均值法、地震动衰减关系法及贝叶斯法3种方法估算的峰值加速度值与峰值加速度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比较表明,用贝叶斯方法估算的参数精度优于用另2种方法所获结果。 相似文献
29.
30.
甚高频电磁波多参数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波速度或衰减层析成像技术单独用于岩溶勘察存在多解性缺陷,降低了应用的准确性.基于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直接反映溶洞与周围介质存在的电性差异,以电磁波速度和衰减层析成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层析成像理论,并应用于实例工程.通过对其电磁波速度、衰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4参数层析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钻探验证,证明了基于电磁波的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层析成像技术是可行的,形成了电磁波速度、衰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多参数层析成像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探测溶洞及其充填情况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