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神头泉流量衰减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国敏  杨福 《中国岩溶》1993,12(2):123-130
神头泉流量自七十年代初以来不断衰减。本文采用混合回归的随机模型,分别就降水量与松散层地下水开采量对泉流量的影响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泉流量变化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降水量对泉流量衰减影响很小;开采松散层地下水是引起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深层岩溶水开采量(包括采煤排水)及泉口取水量的增大也是引起1985年之后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神头泉流量衰减原因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马腾  王焰新  郝振纯 《中国岩溶》2001,20(4):261-267
运用季节分解、回归分析等时序分析方法对该泉42年(1958-1999)的月观测流量资料和大气降水、人类开采地下水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减少是神头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其控制着泉流量变化的基本趋势,而人类活动对泉流量的衰减起促进作用,属次要因素。其中,泉流量对大气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11年的滞后期,对390~450mm区间的年降雨量变化响应最敏感; 而泉流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只有在第四系孔隙水开采量大于5×107m3/a时才明显。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泉流量未来演化趋势。此外,对山西近几十年来出现泉流量普遍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系统理论是从统计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论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科技领域中,在水文学中应用这种理论对水动力学、水资源评价与水资源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河北峰峰矿区黑龙洞泉群的流量和降水量的多年观测,结果表明泉流量的变化规律与当地降水量规律有明显的一致性,每年流量峰值均滞后于雨季1~2个月,一般泉流量  相似文献   

5.
神头泉位于山西省大同盆地朔县之东北,洪涛山前。涌水量5.6~8米~3/秒,为当地神头热电厂、平朔露天煤矿、农业等重要的水源地。近年来泉水流量有所下降。为了查明神头泉水补给与出露条件,我们于81年夏应用遥感方法对神头泉进行了工作,其后两年间对大同盆地构造及汤渭地堑构造作了进一步的证识,神头泉的补给与迳流也就进一步清楚了。现就遥感方法的应用概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业已渗透到许多学科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领域中。笔者讨论了地质灾害领域中的灰色系统特征,列举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地震、城市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实例,为我们展示了灰色系统理论这门80年代的新兴学科在地质灾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地质灾害领域中灰色系统  相似文献   

7.
8.
山西省辛安泉岩溶水系统特征及泉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振中 《中国岩溶》1995,14(2):122-135
在对山西省辛安泉岩溶水系统及泉流量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系统泉流量的多元回归模型、趋势—周期—随机模型、门限自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泉流量,并通过拟合及预测结果,对各种模型功效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9.
新乡百泉具有供水、农灌、人文、旅游及生态等多种功能,研究其泉水流量动态,建立泉水流量动态预测模型,对泉域水资源评价和泉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新乡百泉天然状态下泉水流量动态特征、评价泉域岩溶水资源,基于1964—1978年泉水年均实测流量和泉域年均降水量资料,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泉水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前1年降水量,并建立了逐步回归模型,其回归效果显著;在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泉水流量动态预测的GM(1, 2)模型、NSGM(1, 2)模型和GM(0, 2)模型。结果表明:1964—1978年百泉泉水流量动态主要受泉域降水控制,且泉水流量滞后降水1年,反映了天然状态下泉水动态特征。3种灰色模型的精度等级均为最高级(优)。1964—1978年百泉泉水实测流量为2.347~6.448 m³/s,平均为3.904 m3/s;逐步回归模型预测值为1.882~6.383 m3/s,平均为3.904 m3/s;GM(1,2)模型预测值为2.327~6.448 m3/s,平均为3.939 m3/s;NSGM(1,2)模型预测值为2.133~6.448 m3/s,平均为3.927 m3/s;GM(0,2)模型预测值为1.787~6.448 m3/s,平均为3.907 m3/s。逐步回归模型和前述3种灰色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794%、7.292%、7.122%、7.797%,均<10%,可用于泉水流量动态预测;其中NSGM(1,2)模型精度更高、对曲线“拐点”的拟合更好。根据4种模型预测的1964—2030年泉水流量,从保泉角度评价百泉泉域岩溶水的开采资源量不得超过1.69 m3/s。研究成果可为泉水流量动态预测和泉域水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类似地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涛 《地下水》2020,(4):58-60+94
为研究郭庄泉流量衰减机理,以郭庄泉流量的衰减量为母因素,煤矿排水量、岩溶水开采量、降水量及汾河流量为子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泉流量的衰减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知:郭庄泉流量衰减最为密切的因素为岩溶水的开采量,其次为矿坑排水量,再次为降水量及汾河流量,说明郭庄泉流量的减小与岩溶水的开采及煤矿的开采有密切的关系;在后期保护工作中应加强地下岩溶水的开发利用管理,避免乱采现象,加大采煤保水的研究,有效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结果对修复郭庄泉流量,保护郭庄泉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建立步骤以及计算、检验、精度分析方法,并用郑州市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作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边坡系统稳定性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复杂边坡系统稳定性研究中引入可靠性理论的必要性。总结了边坡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主要内容为:影响边坡系统稳定性因素的可靠性研究、可靠性计算模型的研究、边坡不稳定性空间预测的可靠性研究、边坡不稳定性时间预测的可靠性研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东北地区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开始时间以及活跃期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进行预测。分别取两个地震活跃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和每一活跃期内的最大地震的震级为原始数据列,用五步建模法建立灰色GM(1,1)模型。 用所建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东北地区下一个地震活跃期约于1997年开始,活跃期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为7.2级。文中对预测结果的多解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观点出发、以滑坡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滑坡灾害系统的动力学特征:相空间特征及其吸引子。建立了滑坡灾害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这一典型滑坡事例-新滩滑坡的预测表明: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其趋势预监测情况吻合良好。最后的A.N.Kolmogorov熵分析给出了新滩滑坡确定性预测的时间尺度为1.8年。  相似文献   

15.
禹祥裕  夏建平 《中国岩溶》1992,11(2):131-136
以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地下水动态进行研究是可行的,能为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控制指出方向,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理论的基坑变形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坑变形系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个灰色系统,其监测变形值具有一定的灰色特征,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等步长与非等步长基坑监测变形值GM(1,1)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工程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基坑变形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理论在单桩静载荷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通过预测单桩沉降量去估算其极限承载力,基于静载荷试验所得的桩基沉降量具有灰指数律特征,将荷载Q看作广义的时间,建立了荷载序列的等步长及非等步长GM (1,1)预测模型.工程实例证明,所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煤矿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灰色权重关联分析法,并利用此方法对影响陈家山矿煤层瓦斯分布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煤的灰分和煤层的埋藏条件是影响该矿瓦斯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