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61篇 |
免费 | 3090篇 |
国内免费 | 48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18篇 |
大气科学 | 2099篇 |
地球物理 | 2860篇 |
地质学 | 8771篇 |
海洋学 | 2994篇 |
天文学 | 407篇 |
综合类 | 1127篇 |
自然地理 | 18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395篇 |
2022年 | 819篇 |
2021年 | 992篇 |
2020年 | 796篇 |
2019年 | 928篇 |
2018年 | 856篇 |
2017年 | 822篇 |
2016年 | 866篇 |
2015年 | 963篇 |
2014年 | 931篇 |
2013年 | 1147篇 |
2012年 | 1258篇 |
2011年 | 1219篇 |
2010年 | 1279篇 |
2009年 | 1125篇 |
2008年 | 1167篇 |
2007年 | 1019篇 |
2006年 | 925篇 |
2005年 | 808篇 |
2004年 | 603篇 |
2003年 | 493篇 |
2002年 | 524篇 |
2001年 | 515篇 |
2000年 | 427篇 |
1999年 | 245篇 |
1998年 | 167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中基性岩的铅同位素特征:富集地幔的证据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长江中下游东段庐枞、怀宁、繁昌、铜陵和宁芜地区的中基性岩属于碱性系列 ,具有高的U ,Th含量和Th/Pb ,U/Pb比值 ,分别平均为 2 .82× 10 -6,9.5 6× 10 -6和 0 .6 35 ,0 .184。样品的初始铅同位素 (130Ma)组成为 :(2 0 6Pb/ 2 0 4Pb) i=17.6 5~ 18.6 0 ,(2 0 7Pb/ 2 0 4Pb) i=15 .4 2~ 15 .5 0 ,(2 0 8Pb/ 2 0 4Pb) i=37.6 7~ 38.0 4。形成中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具有EMⅠ和EMⅡ ,且以EMⅡ为主的特征。和长江中下游西段黄石地区以及大别地块西南部玄武岩的比较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地幔高的Th/Pb和U/Pb比值可能和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有关。晚中生代时期 ,华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Ⅰ特征为主 ,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Ⅱ特征为主 ,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区域性分布与印支期扬子板块深俯冲事件密切相关。虽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因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表现了亏损特征 ,但残留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Pb同位素中仍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92.
93.
以关键帧作为待拼接图像,为了减少图像间的扭曲和变形,保证图像整体关系的正确性,减少误差的累积传播,得到最佳的拼接结果,本文采用三种技术来提高图像自动拼接的精度。首先,通过摄像机标定实现关键帧的矫正;其次,采用基于Harris和SURF算法完成特征点的匹配;最后,在特征匹配的基础上进行光束法平差得到高精度的图像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拼接精度高。 相似文献
94.
95.
测震仪器健康状态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测震仪器健康状态数据交换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主要使用了TCP/IP Socket编程、并发程序设计和JMS消息机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与多种地震数据采集器的并发式网络通信以及健康状态数据的接收和交换.开源的消息中间件ActiveMQ作为统一交换平台,为仪器健康状态的交换共享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接口,便于实现系统与新业务的无缝集成,提高了系统的弹性和可扩展性.利用本系统的框架模式开发的测震台站远程监视系统在河北测震台网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其功能和性能均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Granule ripples in the Kumtagh Desert,China: Morphology,grain siz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ANGQIANG QIAN ZHIBAO DONG ZHENGCAI ZHANG WANYIN LUO JUNFENG LU 《Sedimentology》2012,59(6):1888-1901
Granule ripples are found mainly in four regions of the Kumtagh Desert in China;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asymmetrical shape, with gentle lower slopes on both sides and abrupt crests. The ripples tend to b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prevailing winds, except when they form near obstacles such as yardangs. The wavelengths (λ) range between 0·31 m and 26 m and heights (h) range from 0·015 m to 1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length and height can be described by a simple linear function, and the mean ripple index (λ/h) is about 20·4 for the study sites. The sediments are poorly sorted, with negative to very negative skewness at lee and stoss slopes and between‐ripple troughs, which confirms the ‘poured in’ and ‘shadow’ appearance describ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bimodal or trimodal distributions of grains (with modes of ?1·16φ, ?0·5φ and 3·16φ) and the enrichment of coarse particles at the ripple surface (with coarse granule contents ranging between 5·2% and 62·1%) indicate that the underlying layer is the original sediment source and that the granule ripples resist erosional processes. Although the impact of saltating particles and, consequently, the creep and reptation of coarse grains are responsible for granule ripple initiation at a micro‐scale,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sediments, wind regimes and topographical obstacles, as well as the feedbacks among bedform and airflow, more strong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alignment of granule ripples at a macro‐scale. 相似文献
100.
精确同位素地质测年结果表明,沂水岩群形成时代为2 760~2 700Ma,泰山岩群雁翎关岩组、柳杭岩组下亚组和孟家屯岩组形成时代为2 750~2 700Ma,均属新太古代早期;泰山岩群柳杭岩组上亚组、山草峪岩组形成时代为2 600~2 540Ma(被峄山岩套石英闪长岩和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侵入),济宁岩群岩浆锆石年龄(2 561±24)Ma,均属新太古代晚期。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芝罘群碎屑锆石U-Pb年龄(1 658±32)Ma、(1 792±43)Ma,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云台岩群花果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800~740Ma,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