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574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26篇
  1956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81.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大气稳定度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8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系留气艇的探空数据,利用温差法、温差一风速法、理查逊数法3种方法,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地区的大气稳定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稳定度日变化明显:夜间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状态由稳定转变为中性继而转变为不稳定。白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处于不稳定状态;(2)大气稳定度随着高度上升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稳定层与不稳定层交替出现;(3)3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反映出温度、风和湍流对稳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展很早,而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在对生态环境要素所受影响角度的考察中,相关研究集中于工程建设项目对冻土层以及多年冻土地区植被、湿地、土地荒漠化、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上;在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法角度的考察中,相关研究集中于冻土层和多年冻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测和评价上。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应向体系化、定量化和全面化发展,具体的工作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983.
 塔干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主要树种之一,其光合作用和生长受到近年来频发沙尘暴的影响,这直接影响到沙漠公路的安全,为了确定这一影响的程度,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PAM-2100,于2009年7、8月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测定了典型沙尘暴前后塔干柽柳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计算沙尘暴前后塔干柽柳对光合能量的吸收和耗散比例,以此确定其能量利用策略的变化。结果表明,8月沙漠腹地正常天气下,柽柳以3种形式:Y(Ⅱ),Y(NO)和Y(NPQ)吸收利用散失的能量比例为40%∶20%∶40%,沙尘暴次日3者的比例为65%∶15%∶20%,沙尘暴使得吸收能量的比例增加,提高了吸收利用的光能;利用NPQ机制主动耗散多余能量增加耗散能量的比例,防止光合机构损伤;基本的结构性散失能量的比例稍稍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沙尘暴可能造成物理上的破坏,但没有影响其光合机构的健康。降低吸收能量比例、保持较高NPQ机制散失能量以及维持结构性散失能量比例的相对稳定,是塔干柽柳耗散多余光能的重要能量调控手段,是长期适应沙漠腹地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4.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沙跃移运动研究——以策勒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ensit传感器、BSNE集沙仪、全方位跃移集沙仪结合2 m气象塔,于2010年7月5日至8月24日在策勒绿洲-荒漠过渡带开展了风沙跃移运动强化观测试验,分析了该区域风沙跃移运动的部分特征。结果表明:①试验点2 m高度临界跃移起动1 h平均风速为5.0 m·s-1;跃移颗粒数与风速呈现较好的幂函数关系;②跃移输沙量的方向分布以偏西方向为主,主要集中在SW、WSW、W、WNW、NW5个方位,共计占到80.9%;③跃移运动在一日之内的任何时间段都可能发生,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段集中在白天的11:00—19:00;④观测期间0~40 cm高度范围的跃移输沙通量为199.4 kg·m-1。  相似文献   
985.
喀什市196 1—2007年浅层地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7年喀什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7a喀什浅层平均地温年代际、年际和各季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1~0.4℃/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15cm深度的升温率最大;浅层各季节平均地温均呈现为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1~0.5℃/10a,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986.
风云二号C星三点测距任务中,副站应用系统的监控处理应用软件设计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三站测距的完整性.监控处理应用软件是FY-2C星三点副站测距实现完成自动化运行管理的主要核心部分、其完成对指令的接收、天线自动跟踪、高功放的开关机、测距转发、副站系统的零值测试等;所以完善监控处理应用软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对监控处理应用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提出的修改办法,以及所使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987.
在百科全书和一些专业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对“地图学”这一词汇的释义“地图学”是关于地图制作的科学、艺术和技术,而地图是描绘地球表面的作品;“地图学”是大地测量科学的一部分。属于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和地理学学科范畴:“地图学”是对地表景观各要素的图形表示,给观图者一个地表的视觉景观……  相似文献   
98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LAS和EC观测感热通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年6月20日至7月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中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和涡动相关仪(EC)观测资料,对LAS和EC在流动沙漠地区观测的感热通量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AS和EC测得的感热通量变化趋势一致,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总体来看,LAS的感热通量测量值大于EC测得的感热通量值.如果LAS和EC测量的允许差异|△H|≤50 W/m2时,LAS和EC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的频率达79%左右.因此,LAS完全适用于流动沙漠地区大尺度的感热通量的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989.
南疆近60年来洪灾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疆洪灾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南疆洪灾,在20世纪50~70年代发生频次较低,自1980年开始显著上升。洪灾年内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7月频次最多为7.8次。春季发生融雪型洪灾,夏季以暴雨洪灾和暴雨融雪型洪灾为主。②阿克苏和喀什是南疆洪灾频次最多,暴雨洪灾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巴州是暴雨洪灾频次及持续时间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③阿克苏和喀什属于重洪灾区、巴州属于中洪灾区、克州与和田属于轻洪灾区。④洪灾损失随着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加,而且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快,建议加大防洪投入力度,建设控制性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99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气相互作用参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A站2008年7月-2009年7月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沙漠地气相互作用的几个关键参数。结果表明:(1)地表反照率的计算需选取太阳高度角≥10°的数据,其日均值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高、夏季低,年均值为0.270±0.003。(2)土壤热容量和热传导率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值稳定且低而夏季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