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篇 |
免费 | 387篇 |
国内免费 | 2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7篇 |
大气科学 | 128篇 |
地球物理 | 159篇 |
地质学 | 552篇 |
海洋学 | 178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68篇 |
自然地理 | 1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基于组件式GIS的唐山市区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市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多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此,进行唐山市区环境地质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唐山市区地质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基于组件式GIS工具MO,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唐山市区进行了环境地质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质量不同的4类区域,为城市的发展及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以昆明主城区为例,分别利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对2014—2017年间29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沉降监测,对比两种技术得到的沉降结果,进行剖面图分析与时序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昆明市沉降漏斗主要位于居民区、地铁、道路、高速公路以及滇池等区域,最大年沉降速率可达-39.580mm/a,累积沉降量达到85mm。研究表明,昆明主城区地面沉降主要由于近几年城市和轨道交通建设的飞跃发展,导致居民区和交通网络密集,地面载荷增加,地下隧道开挖与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引起地面软土地层下沉。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137.
邓池沟位于四川省宝兴县境内,该沟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泥石流.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邓池沟泥石流的具体特征,分析研究了邓池沟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这一研究对评价邓池沟泥石流对宝兴水电站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8.
139.
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流域径流是鄱阳湖主要来水,建立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对揭示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受流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鄱阳湖-流域系统的特点:流域面积大(16.22×104km2)、多条入湖河流、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等,研究了相应的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流域土壤属性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鄱阳湖流域分布式径流模型.采用6个水文站1991-2001年的实测河道径流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其中,赣江、信江和饶河均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月效率系数为0.82-0.95;抚河和修水模拟精度略低,为0.65-0.78.模型揭示了研究时段内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1623×108m3,其中,赣江最多,占47%,其次为信江和抚河,分别占13%和12%,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约占4%,其余24%来自饶河、修水以及其它入湖支流.模型将用于评估流域下垫面或气候变化引起的入湖水量变化,为湖泊水量平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Global warming and it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have mainly been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absolute warming rat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ntribution of absolute warming rate to variability on various time scale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which may be a more direct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ecoclimatic effect of warming trend.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role of secular warming trend in the variations of global land SAT for 1901–2016. Less than one-third of annual SAT variations were contributed by the warming trend over large parts of the globe generally. The ratios were up to two-thirds over eastern South America, parts of South Africa and the regions around the southwestern Mediterranean and Sunda islands where the absolute warming rate was moderate but the endemic species were undergoing exceptional loss of habitat. The ratios also exhibited smallest seasonal difference over these regions. Therefore, the ratio of the warming trend to the SAT variations may be a better measure compared to the absolute warming rate for the local ecoclimate. We should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gions with high ratio, not only the regions with the high absolute warming ra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