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利用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20 多年来的大地垂直形变资料, 结合区域地震活动资料, 初步分析归纳了大地形变时空分布与地震群体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南北地震带中南段之川滇菱形块体形变场中期动态演化图象与b 值等地震活动参数图象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研究了形变场动态演化所揭示的区域现今构造运动的时空差异与反映地壳介质结构特性的b 值的时空分布变化、强震前后地震非均匀度值分布变化以及地震空区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震前区域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的时空分布均具有一定的非均匀特征, 二者所反映的大区域应力场变化与介质结构的不均匀导致的强烈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积累是强震孕育的主要原因。得出了一些利用大地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图象相结合进行强震中期预测的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区域网1999、2001、2004、2007年观测资料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区域网2009、2011年观测资料,解算了南北地震带相对华南地块的GPS速度场,并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解算了南北地震带南、北部地区应变率场的多期次结果,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前、后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研究了汶川地震前区域地壳形变和应变积累背景与孕震异常的形变场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4.
我们的研究得出,地震发生时所引起的地壳形变是地震孕育时地壳与岩层应变的逆向反映.也就是说,孕震体破裂时的应变方向与地震孕育时的应变方向是相反的.地震的破裂是应变逆转的破裂,否则地震孕育时所储存的弹性应变能与重力势能就不能释放出来,这是机械能储存与释放的物理定律所规定的.地震的孕育与发生是不能违背这一普遍的物理定律的.因此,从地震发生时所引起的地壳形变就可以推断地震孕育时地壳岩层所发生应变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从华北37次M≥6.0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以及1954~1992年首都圈地壳形变图象研究中,提炼出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对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与地壳形变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强震前出现地震活动的增强与地壳形变速率的增大;②震前数年环绕强震震中出现孕震空区与形变空区;③在图象动力学参数方面都表现出信息维的减小,表明地壳形变局部化随着时间而增加,是反映强震孕育阶段的重要现象和参量.最后,应用非均匀介质中非均匀坚固体孕震模式,对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与地壳形变图象异常物理机制给予了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6.
周硕愚  施顺英 《地震学报》1997,19(6):559-565
根据精密水准重复测量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应用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震源区及其周围地区震前22年至震后9年间地壳形变场的时空演化过程.地壳不稳定区先出现在外围,由外向内扩展包围震源区,震源区出现不稳定但不失稳;经过短暂稳定,又出现由外向内的第2次不稳定过程,导致震源失稳.失稳前出现的形变空区与地震空区及断层闭锁区其空间分布重叠,出现时间略有先后;震源区断层出现临界预滑动后地震发生.地壳形变场演化过程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等研究结果能相互印证,支持以坚固体为核的孕震系统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大同同车公司地裂缝的年变形态、干扰因素、震前异常特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地裂缝水准形变异常与晋冀蒙交界区中强地震活动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从空间、时间、力学性质等方面研究其动态特征和映震能力,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清晰认识发生于青藏高原西北部2008年与2014年的两次于田MS7.3地震发震构造环境与构造地貌特征,本文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喀喇昆仑—西昆仑—康西瓦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区域活动断裂研究资料、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两期GPS速度场资料和区域运动学特征等讨论两次MS7.3地震所处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构造环境和地壳运动学特征,分析喀喇昆仑断裂、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段、龙木错-邦达错断裂及贡嘎错断裂所围限的西昆仑地块的地质构造背景、阿尔金断裂西南端发震断裂活动性及孕震环境等发震构造基本条件;进而利用"地形剖面"方法及断裂分布特征分析震源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给出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貌形态与发震构造的关系,从区域构造地貌学和GPS地壳运动学的角度探讨中上地壳变形特征及孕震过程;最后讨论区域孕震构造、克尔牙张性裂谷演化过程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等。通过地形剖面及区域地貌综合分析新疆于田2008年MS7.3拉张型发震构造和2014年MS7.3走滑拉张型地震的发震构造特点的区别,认为2014年发生的地震可能与2008年MS7.3地震同震库伦应力变化、触发过程及震后变形过程密切相关,并且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存在明显的东西向拉张性构造单元,可能与青藏高原10~15 Ma以来的地壳减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梅世蓉 《地震学报》1996,18(2):170-178
从华北37次M6.0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以及1954~1992 年首都圈地壳形变图象研究中,提炼出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对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与地壳形变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 强震前出现地震活动的增强与地壳形变速率的增大;② 震前数年环绕强震震中出现孕震空区与形变空区;③ 在图象动力学参数方面都表现出信息维的减小,表明地壳形变局部化随着时间而增加,是反映强震孕育阶段的重要现象和参量.最后,应用非均匀介质中非均匀坚固体孕震模式,对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与地壳形变图象异常物理机制给予了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10.
青海及邻区强震迁移活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研究了青海及邻区Ms 6.8强震在不同地震带之间的迁移规律;6级地震在各个地震带内部不同地段的迁移特征及不同时段。强震集聚区在各个地震带的相互迁移规律和循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强震存在北东方向的迁移规律。同一个地震带内存在沿规模宏大的主活动断裂自西向东或者由东向西的迁移规律。利用马尔科夫过程讨论了其迁移概率。  相似文献   

11.
沈旭章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6):1895-1903
地壳和岩石圈变形特征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联合P和S波远震接收函数偏移成像结果,对发生过芦山7.0地震和汶川8.0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地壳和岩石圈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揭示出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龙门山断裂带,Moho面和岩石圈底界面(LAB)呈现出强烈变形,特别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震源区下方地壳出现了错断、下凹,岩石圈也呈现下凹变形特征.这种地壳及岩石圈变形所代表的高应力的积累可能是汶川和芦山地震发生的重要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2.
曹令敏  赖晓玲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0):3318-3326
利用有限差分和不规则网格最小二乘正反演算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暨西秦岭天水-武都地区两条高分辨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Pg波走时进行层析成像反演,结果显示该区基底界面起伏较大,构造复杂,断裂丰富、较陡且延伸较大,多数断层切割基底.礼县-西和之间的低速异常反映了沉积盆地的结构特征,结晶基底深度在5 km左右.武山以东速度等值线横向变化明显,表现为褶皱.成县盆地速度变化平缓且速度值相对较高,基底埋深较浅,深度不到3 km.礼县附近存在一条近南北断裂,5 km深度以下有明显的上涌低速异常,可能为青藏高原深部幔源物质上升的通道.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给出四川地区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和固定形变台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四川地区跨断层流动垂直、水平形变观测场地观测,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中长期趋势异常的场地数为6个,1个为长期趋势异常,其余5个为中期趋势异常.异常观测场地比为6/31=0.19.其中,龙门山断裂带所在的川北地区有4处跨断层流动短水准观...  相似文献   

14.
TheresearchonrelationshipbetweenwavelettransformonverticaldeformationandmoderateearthquakesinHexiregion,GansuProvinceYONG-ZH...  相似文献   

15.
利用辽宁地区三期复测水准资料,计算得出1988—1998年和1998—2016年两个时段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 并绘制相应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矢量图和等值线图.结合辽宁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断裂活动性,分析了区域地壳垂直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该区域的整体地壳垂直形变趋势及需重点关注的区域.结果表明:海城MS7.3地震后较长时间内,辽宁地区整体以继承性运动为主,辽东隆起和辽西隆起以上升为主,下辽河断陷带下沉;1998年后,辽宁地区整体形变差异量减小,该地区垂直形变正趋于稳态,垂直形变速率梯度高值区仍集中于下辽河断陷带与辽东隆起、辽西隆起的交界地带,因此该区域的潜在危险性较高,需要持续并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川西龙门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远震P波层析成像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川西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P波走时数据和非线性层析成像算法,获得龙门山地区400 km深度范围内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为了适应川西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本文的层析成像方法采用了快速行进三维走时计算算法和Tarantola非线性反演算法.我们的结果揭示了川滇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三个不同地块构造差异及该区深部动力学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壳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特征,松潘—甘孜地块和川滇地块岩石圈速度较低,四川盆地岩石圈速度较高,四川盆地的岩石圈厚度从南250 km向北逐渐减薄至100 km.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存在地幔上涌的特征.2)川滇地块和四川盆地仅是垂直接触关系,而在龙门山地区四川盆地前缘存在减薄的现象,并伴随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低速物质有侵入四川盆地岩石圈下方的特征,这显示了四川盆地与松潘—甘孜地块和川滇地块的动力学关系的差异.3)以映秀为界,龙门山断裂带被从松潘—甘孜侵入的低速异常分为南北两段:龙门山南段和龙门山北段,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均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北段.在青藏高原向东挤压和地幔上涌的双重作用下造成松潘—甘孜地块隆升,由于汶川处于龙门山北段的最南端,应力容易在此集中.这些因素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的基本动力学背景.本文的结果不支持四川盆地的俯冲及层间流动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川滇交界东部地区汤家坪跨断层形变异常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以来,四川宁南汤家坪场地出现加速变化重大异常,为此中国地震局组成异常落实工作组开展现场落实,现场调查研究表明:(1)汤家坪场地观测点跨过次级断层,从破碎带中出现的石林现象,其物质组成不是第四系地层,石林陡立变形,方向性较好,与次级断裂的走向一致,应为构造岩受到挤压后变形的结果;(2)汤家坪观测场地各观测点位是...  相似文献   

18.
川西地区地壳形变和断层位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测量资料的分析表明,川西地区的地壳形变和断层位移活动沿着已发展成为块体边界线的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表现为最强,两侧块体内的断裂活动相对次之。区内的现今形变活动趋势仍继承着晚第四纪以来新构造活动的格局,地震形变是现今形变的最佳表现,断层位移活动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The apparent ages of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fission track dating of apatit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fault zones in Mabian area,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In addition, thermal history is simulated from the obtained data by applying AFT Solve Program, to acquire the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sampl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ectonically the Mabian area was relatively stable between 25 and 3 Ma, compared to the inner parts and other marginal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studied area had little response to the rapid uplift events that occurred for several tim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5-3 Ma. The latest thermal event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the Lidian fault zone (about 8 Ma ) is later than that of the Ebian fault zone (18-15 Ma ) to the west, indicating to some extent that the evolution of fault activity in the Mabian area has migrated from west to east. The latest extensive tectonic uplift occurred since about 3 Ma. As compared with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the Mabian area is closer to the east- 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while the time of fast cooling event in this area is lat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east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3.6-3.46 Ma ). It appears to support the assumption of episodic uplift and stepwise outward extension of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late Cenozo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