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北部下中泥盆统层序及其界线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是中国北方下中泥盆统出露最全地区之一,1977年曾作为中国北方槽区典型剖面.笔者根据最新资料研究,重新选定了下中泥盆统标准层序(自下而上):下泥盆统:乌吐布拉克组、曼格尔组.芒克鲁组;中泥盆统:乌鲁苏巴斯套组、纸房组.并根据岩性变化及床板珊瑚化石资料,对乌吐布拉克组进行了重新审定,将原沙尔布尔提山剖面乌吐布拉克组下2层归入上志留统.重点讨论了下泥盆统的底界及下与中泥盆统间的界线.  相似文献   

2.
<正> 层孔虫在我国泥盆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和岩相差异,层孔虫在各地的产出情况变化很大。广西中、东部的层孔虫主要产自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仅有很少的分子;湖南中部除中泥盆统有一部分层孔虫外,上泥盆统是主要赋存层位;贵州南部和云南东部下泥盆统很少见层孔虫,中泥盆统属种数量丰富,上泥盆统产出情况因地而异,分布极不均匀。纵观泥盆纪层孔虫的分布特征,没有发现在一个剖面上上、中、下泥盆统都含丰富的层孔虫。在四川龙门山地区,自桂溪组至沙窝子组整个泥盆纪地层中都发现层孔  相似文献   

3.
贵州泥盆纪几个地层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希云 《贵州地质》1992,9(4):330-339
根据泥盆系研究的新成果,普安地区下、中泥盆统的界线在罐子窑组与火烘组之间。独山地区的龙洞水组应属下泥盆统,下、中泥盆统界线大致在龙洞水组与大河口组之间。以Stringocephalu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泥盆统内部界线,大致相当于艾菲尔阶与吉维特阶的界线,它大致位于独山组(屯土)上段与鸡泡段之间。根据古孢子研究成果,凯里翁项地区的野山群下部属于下泥盆统,证实了乐森(王寻)教授(1957)对“野山石英砂岩”时代的推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泥盆纪放射虫及其岩相分布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龚一鸣 《地层学杂志》1992,16(3):224-228,T002
<正> 我国放射虫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中、新生代放射虫研究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古生代放射虫的研究尚是有待进一步开拓的研究领域。本文有关新疆北部泥盆系放射虫资料绝大部分均为首次报道。 一、放射虫的产地、层位和赋存岩性:本区放射虫广泛发育于东、西准噶尔地区,在泥盆系下、中、上统均有分布,累计达79个层位。其中,东准噶尔下泥盆统9个层位、中泥盆统4个层位及上泥盆统30个层位;纸房中泥盆统2个层位及上泥盆统1个层位;西准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泥盆系分布广泛,其中迭部县当多沟、若尔盖县普通沟一带剖面完好,层序清楚,总厚3700余米。由上志留统至下石炭统基本成连续沉积,其岩石地层单位由上而下是:下石炭统益哇组、上泥盆统陡石山组、擦阔合组、中、上泥盆统蒲莱组(新建),中泥盆统下吾那组、鲁热组,下、中泥盆统当多组,下泥盆统尕拉组、上普通沟组、下普通沟组,上志留统羊路沟组(新建)。通过十三个门类的研究,建立了部分门类的生物层序,它们为地层时代的确定和区内外同类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部分化石组合带的对比表明,本区生物群与华南象州型泥盆系的生物群有较密切的关系。志留一泥盆系界线位于羊路沟组与下普通沟组之间,以牙形刺Icriodus woschmidti/Ligonodina elegans;腕足类Protathyris praecursor延限带/Molongia-Atrypoidea组合带,四射珊瑚Neomphyma-EmboIophyllum组合带/Denayphyllum-Chavsakia组合带;  相似文献   

6.
新疆东天山地区"大草滩运动"的建立与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东天山中泥盆统头苏泉组与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之间不整合的研究,确认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为海相岛弧沉积,中泥盆统头苏 且为陆相沉积,二者之间的不整合代表一次造陆运动,因而建立了“大草滩运动”。“大草滩运动”造成地壳抬升,使北天山洋闭合,结束了北天山洋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推覆构造位于东昆仑阿尔格山北麓。卷入推覆构造的地层有中泥盆统砾岩、上石炭统变质碎屑岩和下二叠统灰岩。构成推覆构造的主断裂位于中泥盆统、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之间,断裂总体呈EWWNW向展布,向南倾斜,倾角40°~50°,局部小于30°,中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依次向北逆冲  相似文献   

8.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前人在该区建立的各组级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研究。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指导意见,建立研究区地层统一的填图单元。该区泥盆系岩石地层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将泥盆系划分为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和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将下涝坝芨芨台子一带和布尔汗库都克南部一带原大南湖组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上石炭统七角井组;通过锆石U-Pb定年,将巴里坤萨尔乔克一带中泥盆统头苏泉组重新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下涝坝乡312省道北原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部厘定为康古尔塔格组,上部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二者呈整合接触。对研究区泥盆系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确定了各组分布范围和地质时代,对确立研究区地层层序,提高地层划分及对比精度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龙门山泥盆系北川桂溪—沙窝子剖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龙门山区涪江支流平通河两岸的北川桂溪—沙窝子村之间(图1)泥盆系剖面出露良好,全长约13km,厚度达4700m,地层连续,层序清楚,化石分带明显而稳定,是我国泥盆系重要标准剖面之一。该剖面研究历史悠久。解放后,为适应矿产普查和地质填图进行了大规模研究。1956年乐森(王寻)从生物地层观点将龙门山泥盆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泥盆统平驿铺石英砂岩、甘溪组;中泥盆统养马坝组、观雾山石灰岩;上泥盆统沙窝子白云岩、茅坝组。大部分地层单元名称取自该剖面。  相似文献   

10.
秭归周坪乡怀抱石剖面中泥盆统云台观组产吉维特期的植物化石,化石层离顶界仅3.5m;上泥盆统黄家磴组产弗拉斯期的标准分子,含化石的地层离其底界1.3m;另外,长阳榔坪乡三串岭剖面黄家磴组底部有一层鲕状赤铁矿,其上的泥岩中产腕足类Lingula sp.及上泥盆统的叶肢介化石。根据植物化石垂直分布特征,长江三峡中、上泥盆统的界线应划在Protolepidodendron scharyanum-Barra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中部志留-泥盆系沉积构造背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陆上最深的钻井塔参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井深7200m,在井深3742~4001m钻遇志留泥盆系碎屑岩259m,包括下志留统125m,上泥盆统134m。在该段岩心采样23块(下志留统15块,上泥盆统8块),其全岩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参1井的志留泥盆系碎屑岩均为稳定大陆克拉通内部的沉积,物源可能来自其底部以前震旦纪花岗岩为代表的古老陆壳基底。  相似文献   

12.
论定河冲组的穿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元家 《地层学杂志》1990,14(2):131-135,130
<正> 湖南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泥盆系,有灰岩、白云岩相区(台地相)和泥灰岩、泥质灰岩相区(台盆相)之分。后者中常发育一套岩性以硅质岩、硅质灰岩、硅质页岩及泥灰岩为主的含硅质岩系。该岩系分布广,岩性稳定,且常有特殊的地貌显示,可视为“标志层”,但大化石稀少,时代依据不足,对其归属意见不一。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在1:20万衡阳幅,城步幅将其划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上部;赵汝旋等(1978)划归上泥盆统佘田桥组底部;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湖南区测队、姜水根(1983)沿用赵汝旋等方案,将其划为上泥盆统佘田桥组底部。  相似文献   

13.
泥盆系/石炭系是广泛的不整合界面.在我国柴达木盆地东部,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呈现明显的沉积分异,这种差异代表着晚泥盆世以来沉积环境巨大变迁.为探究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本次利用岩石学研究手段,通过柴达木盆地东部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的岩石组合、分布及岩相对比,刻画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沉积物质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背景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上泥盆统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已正式确定在法国黑山(Noire)东南的Col du Puech de La Suque 剖面E上.1987年2月,国际地科联(IUGS)承认了泥盆纪地层分会的这项决议.1982年,泥盆纪地层分会一致同意将牙形石Polygnathus as ymmetricus下亚带的下限和 Ancyrodella rotundiloba作为中/上泥盆统的界线.它既是P.asymmetricus带的卜界,也是弗拉斯阶的下界和中/是泥盆统的分界.同时还同意层型剖面应选在深海相序列中,以利于全球对比.  相似文献   

15.
<正>塔木铅锌矿位于新疆喀什市阿克陶县,是西昆仑库斯拉甫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之一(匡文龙和刘文伟,2006)。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特征,浅析矿床成因。矿区地处帕米尔高原东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交界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地洼区。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克孜勒陶组(D2kz),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D3q),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C1kl)及下侏罗统康苏组(J1k)等。NNW向断裂为矿区主构造,控制地层走向,与NNE向断裂  相似文献   

16.
安徽和县上泥盆统发现血石蛤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1981年,笔者与杜森琯在和县戎桥水库上泥盆统五通组下段剖面偏下部发现了大量的双壳类血石蛤(Sanguinolites),剖面位于戎桥水库溢洪道旁侧,上部岩性零星可见,下部岩性连续出露较好。剖面如下: 上泥盆统五通组下段:  相似文献   

17.
一、广西有孔虫藻核形石的特征 Johnso(1946)认为Osagia是由蓝藻(多孔层)和壳层有孔虫组成的。广西有孔虫藻核形石和国外报导的Osagia的特征基本相同,笔者称之为广西Osagia,主要产于广西六寨中泥盆统泥晶灰岩中,单层厚0.5—3m左右。下伏岩层为中泥盆统泥晶灰岩,上覆岩层为中泥盆统珊瑚层孔虫礁灰岩。横向相变为中泥盆统竹节石泥岩或竹节石硅质泥岩。有孔虫藻核形石外形呈椭球状、球状、不规则状,个体大小2—15cm或更大些均有。含量20—70%,呈单体或复体不均匀地埋藏在泥晶基质中。于泥晶基质中尚可见有原地生长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的志留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正> 西秦岭西段的志留系,最早由叶连俊、关士聪(1944)报道,白龙江群代表古道岭灰岩以下的一套浅变质岩系。通过近年来工作的结果,白龙江群包括下泥盆统,志留系下、中、上三统,及上奥陶统和更老的地层,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资料收集和对岩溶地质调查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了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的岩溶塌陷分布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湿润多雨、地质构造错综复杂、质纯层厚的灰岩地层、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都是岩溶地面塌陷的孕灾前提。区内岩溶地面塌陷多发生在地下水位波动变化大的5~8月;地貌上主要发生在溶蚀堆积孤峰平原地貌区和地势低洼、地下水位浅或集中径流地段;地层上主要分布于下伏质纯层厚的上泥盆统融县组(D_3r)灰岩之上;同时,也多分布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如桂林市主城区和临桂主城区。研究结果为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的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涛  李毅  徐文炘  戴塔根  李蘅 《矿物学报》2007,27(Z1):326-327
1 地质背景 广西下雷锰矿床位于右江海西-印支期裂陷海盆地桂西断陷次级盆地,区内出露地层有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泥盆统榴江组、五指山组和下石炭统及中石炭统.上泥盆统五指山组有十六个分层组成,按岩性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