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Logisitic曲线模型和扩展支撑模型对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测和单项消费预测,以河北省居民的收入及其消费支出为实例,研究了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分配和单项边际消费倾向,合理建立了预测模型,并理论计算了1999~2003年的通信消费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预测了2004~2008年通信消费情况。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对通信网络建设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郑州市国土资源局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探索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地保障体系建设,引导不同收入阶层住房合理消费需求,构建住房消费供地新格局,使住宅供地在调控中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4.
5.
赵红涛 《新疆地质》2002,20(4):398-39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2002年2月5日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2月6日代表团团长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总理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举行了会谈。 会谈结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团长向媒体表示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1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经济改革领域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中国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预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快速的能源消费和地球温暖化气体的排放量。本文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中国的终端能源消费量的动态预测模型,同时应用等维递补及带有马尔科夫链符号估计的残差修正,对原始模型进行了改进。后验检验的结果证明了改进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预测结果表明,两种经济发展情况(高速及低速)下,从2000年到2030年期间的终端能源消费量的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06%和2.18%,2030年CO2 的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000年的 2. 15及 1.60倍。其中工业及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速度快于其他部门。这表明了中国将要加快其工业化及都市化的进程.终端消费中,煤炭的消费量所占的比例将要逐年减少,而电力的比例则将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7.
8.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总被引:78,自引:4,他引:78  
水资源足迹是如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引进了虚拟水概念,简要介绍了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以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为例,计算分析了2000年各省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四省(区)总的水足迹是为613.3×108m3,人均水足迹为712.3m3·人-1·a-1和1952L·人-1·d-1,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以虚拟水概念为基础的水资源足迹更真实地衡量了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利用状况,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提供了新思路,产品形式的虚拟水贸易是平衡水资源赤字、维持区域水安全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麦柏楠 《测绘通报》2003,(10):46-47
以《中国汽车司机地图册》为例,介绍在地图创意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消费心理学有关知识,使图册创意设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陕西粮食供需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陕西1980年以来粮食总产与夏、秋粮单产分析。并计算陕西粮食实际生产力和光能生产潜力。对陕西粮食生产与消费总量平衡对比分析、粮食消费水平逐年变化和粮食供需平衡关系对比分析。得出陕西粮食单产目前已属较高水平,粮食增长有潜力。但短期内增长幅度有限。陕西今后粮食缺口将扩大。并将持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