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湿地恢复学理论,以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西北干旱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恢复模式,阐明在西北干旱区发展湿地公园,应以"生态节水"为主,推广低碳运营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湖山(4249 m) 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湖山海拔3500 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冰川发育依托海拔4000~4200 m的夷平面及其支谷地形。冰川形态类型为小型的冰帽以及由冰帽边缘溢流进入山谷的山谷冰川。应用相对地貌法,光释光(OSL) 年代测试,本文确定千湖山地区的冰进系列:末次冰盛期(LGM,22.2±1.9 ka BP)、末次冰期中期(MIS3b,37.3±3.7 ka BP、45.6±4.3 ka BP45.6±4.3 ka BP)、末次冰期早期(MIS4)。千湖山冰川前进规模是MIS3b 阶段大于末次冰盛期,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中期(MIS3b) 时本区气候相对湿润,而在末次冰盛期(MIS2) 时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在总体相似的气候背景下,与横断山其它存在多期次冰川作用的山地相比,千湖山只发育末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差异性说明该地区冰川发育主要受山体构造抬升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河流性湿地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介绍了保护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和湿地休闲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以期为湿地公园植物的保护与恢复、植物景观规划营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宇宸  张军  刘陈立 《测绘科学》2021,46(4):114-120
针对复杂高山峡谷地区,冰湖监测容易受山体阴影和积雪的干扰,精度难以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分析云南千湖山片区高山冰湖,针对冰湖光谱信息复杂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探讨冰湖信息提取,并结合地形和同时期的谷歌影像矢量化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冰湖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冰湖提取方法中,采用红边波段比值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人机交互解译结果相比效果最好,Kappa系数达85%以上且能够准确地将山体阴影和冰湖区分开;②从数量和空间分布看,千湖山片区的冰湖分布在海拔4 000 m左右,集中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和上江乡局部地区,以三碧海、大黑海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千湖山片区总共约有冰湖305个,沿着沟谷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