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1576篇
海洋学   71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VM共病焦虑抑郁患者7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4、8周后,观察比较2组眩晕症状评分、发作持续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VM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的眩晕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熔壳是陨石在穿过大气层时因摩擦发热熔融所形成的表层皮壳。由于进入速度差异和大气层的结构变化,陨石可能产生不同的熔壳结构特征和类型,因此,熔壳的研究对探索陨石穿过大气层过程和反映当时的大气层结构具有一定意义。因为南极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很多南极陨石样品保存了原始或完整的熔壳结构,因此,南极陨石是研究熔壳的理想对象。GRV 090196是H5型普通球粒陨石,具有完整的熔壳结构,而且存在定向飞行的特征,前后存在结构不同和厚薄不一的熔壳,即四层结构的Ⅰ号熔壳(1.3mm厚)和二层结构的Ⅱ号熔壳(0.4 mm厚),是一块研究熔壳形成过程的理想样品。本文对GRV 090196的熔壳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对熔壳成因进行了讨论。Ⅰ号熔壳由外向里分为四个不同结构层。第一和第二层主要由辉石质玻璃质组成,可见橄榄石斑晶,说明发生了完全熔融和重结晶。这两层熔壳橄榄石斑晶的形态与成分有明显的差别,表明它们为二次熔融体的冷凝形成。第三层熔壳发生部分熔融,大部分矿物颗粒发生圆化,其中含有少量气泡。第四层熔壳产生热变质,单偏光下不透明,反光下发黑,这可能是高温还原的暗化现象,该层岩石结构特征与陨石内部相似。Ⅱ号熔壳由外向里分为三层,第一层硅酸盐颗粒发生过部分熔融且可见大量金属颗粒,第二、三层特征与Ⅰ号熔壳三、四层基本相同。通过对比研究,我们认为熔壳可以由陨石熔融物堆积作用产生并且可以利用其判断陨石降落的方向性。Ⅰ号熔壳存在两层玻璃质层且橄榄石斑晶发生了重结晶,判断在陨石降落过程中,陨石头部因摩擦发热而产生的熔融物质受到气流驱动而在陨石定向飞行的尾部产生堆积,二次熔体的形成可能反映了该陨石运行时穿过两层密度相对大的大气结构层,而Ⅱ号熔壳位于陨石的前侧部,熔化物质仅有少量保留,形成了很薄的玻璃质熔壳。  相似文献   
3.
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贵州省高灰、高污染组分煤中矿物质的分析为例,应用Bruker AXS D8 Advance衍射仪测得煤中矿物相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别应用数据分析系统EVA 12.0、X’Pert HighScore 2.0和MDI Jade 5.0对矿物物相组成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差异比较了三款软件系统之间的异同和优劣。  相似文献   
4.
XEPOS型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蒙古铁矿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熔融玻璃片和粉末压片制样,采用XEPOS型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建立了铁矿石中总铁、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硫、磷、铜等组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着重讨论硫、磷两元素测定的可行性和Lucas-Tooth、Price数学校正模型的适应性和改善方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南海东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安  武国忠  吴世敏 《地质论评》2008,54(5):609-616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过对比综合分析认为,高速层物质组成是底侵作用形成的熔岩垫,由于伸展作用,南海海底扩张(30Ma)前后底侵作用形成了熔岩垫,并促使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抬升,导致区域性抬升剥蚀。  相似文献   
6.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3.15~17.7)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大陆中-上地壳变质岩浆杂岩层,反映出两者基底性质迥然不同。华南中-新生代爆破岩筒He同位素组成相反,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3He/4He)×10-8比值仅0.18~4.22,而郯庐-四会-吴川断裂以东,中-新生代活动地块(太平洋构造域)(3He/4He)×10-8比值高达3.7~20.5。He同位素表明郯庐-四会-吴川断裂带为切割深至地幔的边界深大断裂,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间的边界且控制了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向西扩展。Ar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大陆中-新生代地幔形成接近"均一"的地幔组份。136Xe/130Xe-129Xe/130Xe相关组份表明它们具有地幔柱岩石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典型土样冻胀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输油管道穿越约500 km的多年冻土区,管道沿途地形起伏,水系和沼泽发育,使得管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地貌单元主要可分为沼泽湿地、阶地、河漫滩、坡地以及基岩山脊等5种,不同地貌单元的岩性和冻土赋存条件均不相同.选取各地貌单元的典型土样进行颗粒分析、冻胀率等试验,分析了土样冻胀率与天然含水率、干容重、粘粒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强风化花岗岩冻胀率最小,冻土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含有机质粉质粘土冻胀率最大,管基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粘土和粉土冻胀率介于二者之间,对管基进行常规处理即可.该试验定量评价了中俄输油管道沿线不同地貌单元的冻胀性,为管道在确保工程长期稳定性的基础上,选择经济、环保的施工方式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地质灾害治理,阐述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玛钠斯河流域低液限粉土为例,探讨该区低液限粉土的工程特性,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深度试验的数据,针对各试验指标的异同,按其特性评价分析低液限粉土的颗粒组成、湿陷性、液化的可能性及分散性等。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白河县月儿潭风化严重的绿松石样品进行了岩石薄片观察、化学成分测试、X射线粉晶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绿松石风化分解由天蓝色退色成黄绿色,最后变成白色,结构也由致密细腻变得松散多孔,主要原因是发生了硫酸根对磷酸根的交代作用,最终的交代产物主要是磷钙铝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