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广西凌云县逻楼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氧化矿石的生产性堆浸试验。试验方法采用氰化法堆浸,其工艺流程是:原矿石—二段破碎—筑堆—洗矿—喷淋浸出—炭吸附—解吸—电解—熔炼。试验结果:入选矿石量3231t,矿石品位Au2.56g/t,浸出时间48天,尾渣品位Au0.69g/t,金浸出率72.86%,回收率70.25%,回收黄金5735.24克。金生产单位成本为39.67元/克,获纯利润4.7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湖南大坊金银矿氧化带特征及工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山 《湖南地质》1991,10(1):17-24
湖南大坊金银矿位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控矿层位为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和下统梓门桥组白云岩。矿体受北西和北东向组扭裂面的控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外接触带。氧化带的有用组分为金和银,已圈定矿体7个,其平均品位Au 2.68 g/t,Ag26.20g/t。金的粒度以中—细粒为主,氰化浸出率在91%以上,银经槽浸回收率仅20-30%。鉴于金浸出率高,矿体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简单,交通方便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张开永  刘渝燕等 《山东地质》2001,17(5):36-38,53
通过对某难处理含铜金矿的选矿试验,确定了适合该矿性质的浮选-氰化选矿工艺,获得了满意的金回收率,同时对该工艺中影响金回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影响氰化法侵金的因素较多,其中选择适宜温度和溶解氧供给条件,也是提高金矿石氰化浸出率的两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若尔盖巴西金矿堆浸尾矿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若尔盖巴西金矿堆浸属矿金平均品位 2 .5 5× 10 -6,为了进一步回收尾矿中的金 ,用氰化法、硫脲法、溴法、硫代硫酸盐法、石硫合剂法 5种方法进行了提金试验和制粒氰化法提金试验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收该尾矿中金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河北某难选冶金银多金属原生矿的矿石基本特点,经多种选冶技术方案对比及试验研究,采用全泥氰化工艺流程提取金、银,氰化浸渣采用浮选法分离铜、铅、锌、硫,从而达到就地产出金、银和分别综合利用铜、锌、硫的目的。尤其是对该类型含铜高的矿石采用碱预处理浸出工艺,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取得了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的选冶工艺流程,为建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李岩 《辽宁地质》1998,(4):303-309
根据河北某难选冶金银多金属原生矿的矿石基本特点,经多种选冶技术方案对比及试验研究,采用全泥氰化工艺流程提取金、银,氰化浸渣采用浮选法分离铜、铅、锌、硫,从而达到就地产出金、银和分别综合利用铜、锌、硫的目的。尤其是对该类型含铜高的矿石采用碱预处理浸出工艺,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取得了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的选冶工艺流程,为建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焕惠  黄光明 《江苏地质》2000,24(4):242-244
简述了江苏某地粘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选矿工艺的选择。在重点论述矿山堆浸提金工艺流程的同时,论述了堆浸场的选择、底垫铺设、尾渣处理、矿区环境保护等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其他主要问题。通过四年的开发实践,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