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9篇
  免费   1184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测绘学   1988篇
大气科学   529篇
地球物理   1882篇
地质学   1105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172篇
综合类   399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61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是目前1∶500数字地籍碎部测量主要的作业方法。为了节省外业设站、定向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可通过中纬全站仪采集测站点到碎部点的距离与角度等数据(下文称GSI数据),再用Visual Basic 6.0编写程序,根据测站点坐标及GSI数据生成CASS9.1绘图坐标文件。相关测量实例证明了上述编程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威 《海洋世界》2006,(1):42-45
一“雪龙”船起航不久,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便开始按照计划采集上海到澳大利亚费里曼特尔航段的水样。为了保证所取水样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大洋队预先设定了一些“雪龙”船走航期间的经纬度坐标点。队员们克服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在高准许直双极分子外流中,气体速度和离中心恒星距离的“哈勃”关系,可能是分子外流物理性质中最关键的特征。高速喷流驱动弓激波的方式能够解释这种速度结构。本建立起一组喷射角可变的微分方程组。用数值方法得出分子外流的速度结构,这些结构非常类似于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是测绘事业发展的动力 ,讨论运用科技进步的评价指标 ,对测绘单位的科技进步速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进行测算和分析 ,可以为测绘规划管理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当今确定天文大地垂偏差的新仪器-CCD自动天体测量仪和确定两点间高程异常差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单极坐标代替繁琐的双极坐标进行计算,讨论了天文重力水准的误差及垂线偏差非线性影响等问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用这一手段施测山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可望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8.
9.
The variation in the orbital period of the W UMa type contact binary V502 Oph is analyzed. The orbital period exhibits a wavelike variation with a periodicity of 23.0 years and an amplitude of △P = 1.24×10~(-6) days superimposed on secular decrease of dP/dt = 1.68×10-7 day per year. The long-term decrease may be accompanied by the contraction of the secondary at a rate of 83 m per year and a mass transfer rate from the primary to the secondary of 4.28×10~8 M per year. The short-term oscillation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presence of a third component. Orbital elements of the third body and its possible mas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
Observation of fluid parcel pathways in the Kuroshio Stream revealed a striking crossstream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the Kuroshio‘‘ s meande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bserved pattern, a two-dimensional kinematic model of a meandering jet was developed which could be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amfunction patterns and fluid parcel trajectories. The experiment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water exchanges between the Kuroshio water and its surrounding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uroshio‘‘s meanders involved the downstream speed,phase speed and the amplitude of other propagating wav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luid parcels could cross the meandering jet to and fro; and that the water exchanges between the Kuroshio and its surroundings increased with a) increasing meander amplitude, b) decreasing downstream speed, and c) increasing wave phase speed.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when the meandering jet was disturbed by other propagating waves, more effective water exchanges could be in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