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近年来测绘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测绘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改革的导向功能逐渐显现。本文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重点探讨了测绘职业技能竞赛在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的导向作用,展示了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初步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工程测量高职教育中在教师的选聘、课程的设置、实习设备、技能考核、顶岗实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求工程测量高职教育的改革思路,并提出教改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3.
李俊锋 《北京测绘》2009,(4):93-94,39
从测绘科学的发展、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介绍了现代测绘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测绘职业教育的结构,提出了测绘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冯大福  李天和  邓军 《测绘科学》2012,37(5):227-228
本文结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从课程设置、集中实训环节安排、仪器操作训练、计算能力培养、技能竞赛、组织学术讲座、开放实训基地、对外技术服务等7个方面,对高职测绘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职声乐教学多年沿袭高等专业音乐院校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造成高职学生不能较好胜任基层音乐教育工作。高职声乐教学应以培养合格基础音乐人才为目标,精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6.
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推行,对我国测绘行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测绘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工程测量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从注册测绘师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入手分析,探讨了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以及校企合作方式的教学改革,为高职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A method to predict typhoon wav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methodtopredicttyphoonwaves¥YangChuncheng;DaiMingrui;GaoZhihua;ChengZhan;XuFuxiang;LiuYu;LiFengjin;LiJie;SuDongfu;ZhangDacuo...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中等职业教育地理集中度、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00年以来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水平时空分异、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倒“U”型变化趋势,地理集中度逐渐提高,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以“缩减型”为主;2)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及增长呈正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呈“西进南移”空间格局,西部是中等职业教育增长热点区,区域均衡性明显提升;3)中等职业教育空间集聚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适龄教育人口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条件,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弱,不同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显著,初中毕业生数是主导交互因子,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化率逐渐成为次主导交互因子。  相似文献   
9.
来丽芳 《现代测绘》2006,29(4):47-48
根据《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经验体会,探讨搞好高职院校测量课程教学的有关问题,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理论和实践教学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玲玲  李玉林  高翔 《地下水》2018,(5):118-120
我国地勘行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地质类专业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灵活地设置与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建设过程中,内涵建设欠缺,专业特色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专业与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应根据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建设之路,树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