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四川广元长江沟上二叠统大隆组是以灰岩为主夹泥岩的沉积类型,生物群组合面貌十分丰富,沉积特征以还原、低能、低速、缺氧为特点。根据生物群组合面貌和沉积特征,其形成环境应为较深"浅水",而并非"半深海"。本区大隆组由于生物多样性和始终处于特殊的斜坡和缺氧环境,具有优质烃源岩特征,有机碳平均含量达5%,是四川今后寻找油气的有效标志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系应用数字地球系统理论于中央山脉保育轴经营管理机制建置 ,并依 IUCN之保育区划设标准 ,作为未来研订中央山脉保育计划之分区准则与数字台湾系统建立之发展模式。数字台湾之观念乃源于数字地球突破传统信息空间、政策经营之多向度信息整合 ,同时考虑克服科技应用与时间效益以及决策兼蓄解决传统资源管理在空间地理与生态艺术上之综合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界定了大武夷山区域的范围,阐述了其生态特征及其地位.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然保护区呈分散性岛状分布,具明显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受到明显限制;(2)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许多重点保护物种仍呈减少态势;(3)自然保护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较突出.提出了大武夷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的概念性设想以及需要着重解决的5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界定了大武夷山区域的范围,阐述了其生态特征及其地位.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⑴自然保护区呈分散性岛状分布,具明显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受到明显限制;⑵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许多重点保护物种仍呈减少态势;⑶自然保护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较突出.提出了大武夷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的概念性设想以及需要着重解决的5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别于2018年冬季(1月)和夏季(9月)对胶州湾进行了2个航次20个相同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87种.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026个/m2和378.0 g/m2,2航次的丰度和生物量均呈现由胶州湾中部向南北两侧增大的趋势.调查水域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但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