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894篇
海洋学   336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建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将30只3月龄SPF级健康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称重,随机分为SHR组,附子汤组,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采用对应药物灌胃进行模型制备,另取同品系同周龄雄性魏-凯二氏大鼠(WKY)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SHR大鼠24h饮水量、易激惹程度、痛阈、睑结膜充血及收缩压的影响。结果:附子汤组及参附注射液中、高剂量组造模后均出现了易激惹程度增高、睑结膜充血程度增高、饮水量增多、痛阈降低、收缩压升高等肝阳上亢的表现,与WKY组及SH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制备新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但是具体造模机制以及造模药物用量需待进一步探讨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重症肺炎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气虚血瘀痰阻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解痉、机械通气、氧疗、补液、必要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及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痰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82%(2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1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的综合疗效,改善其炎症因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分析徐英从肾虚血瘀论治慢性病的经典验案,总结异病同治方法。认为慢性病病程日久,久病必虚,肾虚是其病变产生的基础,是为其本,而肾虚必兼血瘀,对于慢性病患者,异病同治,采用补肾活血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药枕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2组VAS评分、NPQ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NP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笔者(1989)在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和金县七顶山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发现一层笔石,它们为: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sp.,Dendrograptus sp.,并且建立了 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带,该带相当于华北的 Dictyonema flabelliforme-Staurograptus 带,相当于华南东南区的Staurograptus-Anisograptus 带,其层位相当于英国的特马豆克阶。由于该区寒武系顶部已建立了笔石带Dictyonema kelanense 带,因此,笔者将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划在 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带与 Dictyonema kelanense 带之间。  相似文献   
6.
笔者(1982—1984)采集了锦西富隆山奥陶系和上寒武统凤山组顶部的牙形石,鉴定出38个属,82个种。根据牙形石产出的层位及其特征,在本区上寒武统凤山组顶部至奥陶系顶部建立10个牙形石带,依次为Cordylodus proavus,Utahconus bei madaoensis, Cordylodus rotundatus—"Acodus"oneotensis,Scolopodus qadraplicatus—S. opimus,Scalpellodus tersus, Serratognathus bilobatus, S.extetus, Paraserratognathus Paltodiformis, Aurilobadus leptosomatus Loxodus dissectus, 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 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线划在Cordylodus proavus带与Utahconus beimadaoensis带之间。  相似文献   
7.
华南寒武系年代地层系统的修订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将早先提出的华南寒武系4统9阶的年代地层系统,修订成4统10阶,除王村阶的底界略高于全球鼓山阶(Drumian Stage)的底界外,其余界线都与目前的全球4统10阶的年代地层界线一致。新系统采纳了在我国华南建立的全球芙蓉统、排碧阶和古丈阶,在原桃源阶的上部另建"牛车河阶"。原王村阶和桃源阶的时限因这一修订有所缩减。全球鼓山阶的底界与台江阶上部的Ptychagnostus atavus带底界可以精确对比。滇东统包含晋宁阶和梅树村阶(狭义)两个年代地层单位,晋宁阶的底界采用全球寒武系的底界,梅树村阶的底界采用罗惠麟等1994年正式修订后的定义,即位于梅树村剖面的"B"点。梅树村阶的原始定义仅指梅树村剖面的磷块岩层(即现今的中谊村段),它的底界高于现在的以Tricophycus pedum首现定义的全球寒武系底界。  相似文献   
8.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发育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工作,对研究区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不同类型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主要为内潮汐沉积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次为深水原地沉积作用形成的渐变式混合沉积,但是不同成因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混合沉积类型往往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渐变式混合沉积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混合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发育内波、内潮汐混合沉积微相、深水原地混合沉积微相和远源浊流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剖析了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杷榔组三段的混合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海拉尔地区由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在开发过程中储层遇水易泥化、坍塌,严重影响油气的有效开采.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海拉尔盆地贝16断块兴安岭群储层自上而下存在三种粘土矿物组合:蒙脱石 高岭石 (绿泥石)→高岭石 伊/蒙间层 伊利石 (绿泥石)→伊利石 绿泥石 绿/蒙间层 伊/蒙间层.粘土总量在9.1%~69.1%之间,由地层浅部到深部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敏性极强的钠蒙脱石及其间层矿物,认为凝灰物质的水解蚀变以及长石和中、酸性岩屑在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变化是造成海拉尔地区粘土含量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QWM-L凝油剂是我国高唐植物油厂利用油脚等研制的一种新型凝油剂。与国内外现有的其他一些凝油剂比较,该产品有许多优点,无毒性,重金属合量低,凝油效率高,价格低,回收的溢油可重新利用,易于贮存和运输等。利用这种新型凝油剂处理事故溢油将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