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1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蓝东兆  方琦  顾海峰  李超 《台湾海峡》2004,23(4):453-457,i005
本工作通过分析厦门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甲藻休眠孢囊,发现了1种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休眠孢囊,及两种有害甲藻休眠孢囊: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了培养。并初步研究了该藻的毒性及贝类对其毒素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沉积物中的塔玛亚历山犬藻是有毒的.它的较适宜生长环境条件是:水温20~25℃.盐度为25~30,光照度为3000~50001x.塔玛亚历山大藻在每年的4月26日至6月10日、10月11日至11月20日可能会形成有害藻华,危害厦门海域的海洋生物并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将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培养液滤液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级处理后,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发现东海原甲藻的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分泌物在粒级100 ku~0.45μm的培养液中对中肋骨条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表明东海原甲藻可以产生大小不同的可促进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且在100 ku~0.45μm范围含量较大。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不同生长期作用强度不同,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消亡期,其次为平台期,指数生长期的藻液是3种藻液中促进作用最小的。  相似文献   
3.
东海原甲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nrDNAITS序列及18S序列两种分子标记,对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序列非常相似,两者的nrDNAITS序列碱基差异值仅为0.002,nrDNA18S序列的碱基差异值为0.000,根据分子数据,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的具齿原甲藻应为同一个种.从基因库获取原甲藻的另外3个种nrD-NAITS序列和8个种的18S序列,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8S序列用于原甲藻的分子鉴定过于保守,而nrDNAITS更适合于该种属界定的分子标准.  相似文献   
4.
赤潮发生机理研究──海洋原甲藻的氮营养生理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于1991年1月-1991年12月,以不同浓度的硝态氮(20,60,200,600μmol/L)研究对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的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及其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氮浓度为200和600μmol/L时,表现光合作用强,细胞生长快,指数生长期长,叶绿素含量高,提示了由原甲藻爆发引起的赤潮与海洋富营养化有直接关系,结果还表明,海洋原甲藻可以累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当外界氮源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时  相似文献   
5.
东海沿岸水域夏季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分布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992年7-8月份东海区沿岸水域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分布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变化在1.6-47.1个/g湿重。较高值分布在18、19、20号三个站,即在浙南与闽北沿岸交界水域。文中还探讨了甲藻孢囊分布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赤潮甲藻分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玉洁 《海洋信息》1991,(10):30-30
  相似文献   
7.
谢金镇  刘广发 《台湾海峡》2003,22(3):386-39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介核生物(主要包括甲藻和裸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介核生物的分子分类进展及其特殊的分类地位,甲藻毒素和裸藻在环境检测上的应用,同时简介了介核藻类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7株赤潮原甲藻28S rDNA 5'端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eBank上获取14个原甲藻28S rDNA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株原甲藻28S 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50~958 bp,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完全一致.大部分分离自不同海域的同种原甲藻的序列高度保守,而不同种间在序列高变区却有较大的差异.但来自南海海域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分离自其他海域的株系序列差异较大,甚至超出了有些种间的差异.由28S rDNA高变区获得的序列,有望成为浮游植物特异性分子探针设计的良好靶区域.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国际现代和化石甲藻学术大会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and FossilDinoflagellates)于 2 0 0 3年 9月 2 1~ 2 8日在日本长崎举行 ,来自 2 0个国家和地区的 110名科学家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的讨论内容包括甲藻进化 (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发生学、生活史 )、甲藻区系和甲藻有害等。会议期间 ,召开了赤潮原因种分类学问题的专题讨论会 (Red tide Wactch-er workshop on problems of HAB causative species taxonomy) ,与会的有 Max Taylor,Ya-suwo Fukoyo,Gert Hansen,Jacob L arsen等国际知名的甲藻专家 …  相似文献   
10.
1 998年 5— 9月 ,通过培养实验 ,研究了海洋底栖性有毒甲藻Cooliamonotis人工培养生长所需的理化条件。结果表明 ,培养水体深度较小而水平横截面积较大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温度 1 6— 3 2℃、盐度 2 4— 3 8、K培养液浓度系列 1 /8K— 2K、培养液pH为 6 .5— 9.5都可存活 ,最大指数期平均生长率为 0 .6 9division·d- 1 ,获得的最大细胞密度为 6× 1 0 4 cells·ml- 1 ,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藻。保种条件以温度 2 4℃、盐度 3 4、培养液浓度K ,pH为8.0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