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球》2012,(7):99-9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里的主要植被.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形成主要因素是由于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降雨充足。适合阔叶林树木生长,冬季较为温和,降水较少。树木可吸收部分水份.  相似文献   
2.
李德孝 《地理教学》2011,(13):21-23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指出:“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面,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整个流域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即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类气候特征:冬夏温差比季风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比季风区均匀,夏秋季节降水梢多,冬春季节降水较少,雨热同期。但是从纳西河流域局部范围来说,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柴胡为伞形科二年生植物,柴胡是我国传统常用名贵中药材,也是商洛“地道中药材”品种之一。在《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记载。柴胡以干燥根入药,味苦,性微寒。有和解表里、舒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症。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单纯性胃炎、无黄疸型肝炎等有显疗效。柴胡生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喜温暖湿润气候,具有耐寒、耐旱、怕涝的特性。年产1200-1500kg/hm^2,收入可达2.4~3.0万元/hm^2。  相似文献   
4.
李亚茹 《中国地名》2014,(12):72-72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487公里,与韩国隔海相望,是我国距韩国最近的地区。拥有石岛、龙眼两个开放港口。荣成市属暖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年平均降雨800毫米左右。渔业是荣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荣成市临近黄海、渤海主要渔场,盛产对虾、扇贝、海带、鲍鱼、海参、牙鲆鱼、黄花鱼、鲅鱼、鲳鱼、带鱼等多种经济生物,发展海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5.
广东干湿气候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一种月、季干湿气候指数,并用于广东各地干湿气候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以4-9月为湿季,10月到翌年1月为干季,2-3月为干转湿的过渡期,干季短而湿季长,干湿季节的互换呈纬向自北向南推南,3-4月呈北湿南干,9月呈北干南湿,干湿季的转换时间与自然季节的转换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杜怡星  时志强 《沉积学报》2017,35(3):460-469
在川西北地区绵竹汉旺、安县雎水剖面上三叠统卡尼阶海绵礁(丘)灰岩顶部发现古喀斯特;野外露头可见明显的花斑状构造以及蜂窝状溶孔,显微镜下可见泥晶化颗粒,喀斯特角砾以及喀斯特溶孔充填物,其中包括泥-亮晶方解石,生物碎屑以及陆源石英颗粒;根据露头岩性和显微薄片特征判断其属于早成岩期喀斯特;喀斯特成单层发育,之上覆盖化石丰富的黄色或黑色页岩,其中的菊石化石鉴定表明其为上卡尼阶底部沉积。该喀斯特是重要的等时界面,且可作为该地区上下卡尼阶的界线。喀斯特之上的岩性在汉旺和雎水有差异:在绵竹汉旺青岩沟剖面,喀斯特灰岩之上覆盖有黑色粉砂质页岩与生屑灰岩(如层状海绵灰岩、海百合灰岩),在汉旺观音崖剖面,喀斯特面之上发育海绵丘灰岩及页岩,在安县雎水剖面,古喀斯特发育在滚落的海绵巨砾之上。综合研究表明,喀斯特的形成与早期龙门山的隆升以及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在发生时间上非常相近,推测其成因与龙门山的隆升以及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0,(14):61-61
通过对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发回的火星岩石数据进行数年的分析鉴定,美国和德国科学家最近确认,火星上一处裸露岩层富含碳酸盐。这为火星上曾有温暖湿润气候,即适合生命存在气候的推断提供了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湿度的一种统计预报模型初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斌  丁裕国  刘晶淼 《气象科学》2005,25(3):231-237
探讨土壤湿度模拟与预报的可能途径,本文从水量平衡的物理原理出发,利用统计模型建立完全预报方程与简化预报方程,以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HUBEX)的外场观测试验区所得淮河史灌河流域土壤水分的加密观测资料及其同期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观测资料(逐日资料)为例,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精度约为87.3%-88.3%。可见,利用前一日和前两日的降水和土壤湿度可以尝试作为估计未来土壤湿度的预报因子,但这只是一次初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从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出发,提出湿润气候区平均蒸散发率的一种统计-动力参数化方案.将陆面蒸散发过程的复杂机制分解为地表层裸土及植被两种下垫面的土壤水分饱和区与非饱和区影响下的通量贡献.从理论上推导出考虑土壤含水量次网格尺度非均匀性的区域蒸散率解析表达式.根据湿润气候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PDF的特点,给出适用于湿润气候区的平均蒸散发计算式.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进行的数值试验证明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原野 《气象知识》2013,(6):24-25
贵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侧、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且由于位于肯藏高原的东侧,受青藏高原大地形和中纬度季风天气影响,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天气特点:比如雨凇(也有称雪凝、凝冻),秋绵雨(华西秋雨的一部分)、秋风等,在影响这些天气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