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997版POM海洋模式,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2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且北支强于南支.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其M2分潮最大振幅可达240cm.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M2分潮最大潮流达1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还发现另外存在4个新的圆流点.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相似文献   
2.
陈楠 《测绘通报》1999,(9):28-29
本文建立了福建半日潮海区M2,S2、K1,O1等4个主要分潮的平均振幅HM2、HS2、HK1、HO1与理论深度基准面值L之间的四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计算半日潮特征海域平均大潮高潮面的关键在于,一是应有足够长时段且满足精度的潮汐实测或预报数据;二是应尽可能准确选定大潮时刻高潮位。针对大潮时刻高潮位在时间选取上的困难,从月相物理意义出发,证明了当日月黄经差值约为0°时,大潮时刻对应月相朔;当日月黄经差值约为180°时,大潮时刻对应月相望。提出并实现了顾及半日潮龄值及逐时日、月黄经差的平均大潮高潮面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些研究表明中强以上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水平引潮力极值状态有关。如1966年邢台、1967年河间和1976年唐山等几次强地震的发震时间都在朔、望的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附近。而当处于朔、望大潮时,半日潮水平引潮力的极大值时刻即总的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有学者对上世纪全球的7级强震统计也表明许多大震都发生在日、月对震中区水平引潮力的极值附近。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岸线定义不适用于日潮特征海域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潮汐类型海域潮汐高潮位与月相和月赤纬间关系,提出并实现了日潮特征海域顾及日潮龄值的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规则日潮海域月赤纬极值与回归潮高高潮位表现出强相关性。海岸线定义明确为平均大潮高潮面或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与海岸的交接线更科学。  相似文献   
6.
7.
孙洪亮 《极地研究》1990,2(1):66-72
从1987年1月5日开始,在南极长城站使用挪威安德拉公司生产的WLR—5型水位计对潮汐进行长期自动观测,取得60天,共8千多组数据。本文对这些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南极长城站潮汐变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调制模式、调制比预报方法应用朔望潮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朔望潮触发和调制地震的发生已是一个基本事实,朔望潮即是半月潮幅度最大时段再迭加半日潮和全日潮。由于朔望潮量值大,所以它作用到震源系统上影响震源过程的7种效应也大,因而朔望潮与地震的相关性较好。由此作者认为用朔望潮比单纯用半日潮来判断震源过程的不稳定性更好,它可以回避震源地方的很多复杂问题而不影响预报地震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南极长城站潮汐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亮 《南极研究》1990,2(1):66-72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内外海图潮信表的配置形式,针对现行纸质海图潮信表的问题,探讨了海图潮信表的配置原则与改进对策,提出了海图潮信表简化配置法,并给出应用该简化方式推算潮汐的方法。为制图人员合理选择港站潮信表,准确表达潮信特征数据以及在海图上的优化表示提供了依据,更好地满足航海人员简便直观认知港站潮汐特征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