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1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滇西北金顶巨型Zn-Pb矿田产于兰坪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地中北部,对其成矿作用机制仍存在分歧。跑马坪铅锌矿床是其北东部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由众多规模不等、呈筒柱状、大脉状及不规则囊状的矿体(群)组成。大量的地质填图及坑道观察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北西向逆断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就位于云龙组(Ey)砂泥岩不整合面下伏的三合洞组(T3s)碎裂状灰岩、砂结灰岩质角砾岩内;断层破碎带中的矿化更强,而旁侧的次级裂隙多被砖红色砂泥岩充填。依据矿物组合及矿石组构特点,自矿体中心向外,依次可分为致密块状富锌矿带、脉状细粒硫化物矿化带、脉状胶粒状硫化物矿化带、方解石-天青石-铁氧化物矿化带和碳酸盐化带5个矿化带,各带之间多为渐变过渡关系。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和能谱面扫描分析发现,矿石中存在代表流体混合成矿特征的环-胶状构造及包含结构等显微组构,指示富含金属离子及硫酸盐的卤水与富含还原性硫的流体在高渗透性碎裂状灰岩或灰岩质角砾岩中混合而快速沉淀成矿。因此,逆断层控制的幕式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跑马坪铅锌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区浅层土粘土矿物、微结构与地面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以X—光衍射为主,配合差热、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手段,对上海市区浅层粘性土进行了岩矿鉴定和微结构分析,探讨了粘土矿物、微结构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昆明盆区第四系粘性土中的粘土矿物与地面沉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衍射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昆明盆区第四系粘性土中粘土矿物的矿物学、微结构等特征,讨论了在地下水抽汲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粘土矿物微结构的改变对地面沉降灾害效应的影响,认为粘土矿物含量与微结构是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引起地面沉降差异的主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