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温州模式"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温州模式”已日渐显示出它的限制性。在对“温州模式”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温州模式”在新时期必须要赋予新的内涵,要更新观念,要从生产、管理、销售模式等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温州世贸中心大厦钻孔灌注桩的主要特点和施工难点,以及在生产施工中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特别针对该工程中风化残留体施工难度大、桩孔深的特点,介绍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在温州世贸中心大厦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其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德才 《探矿工程》2007,34(1):27-29
介绍了温州世贸中心大厦120m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针对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极易引起的钻进孔斜、卡钻、垮孔、堵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降雨充沛。台风等极端气候灾害引起的强降雨次数繁多,并可能引发地区周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收集相关地区、时段的气象、水文资料,并对研究区降雨数据进行处理,在野外实地调查、遥感解译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总结群发性坡面泥石流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针对致灾因子降雨量与温州地区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的因果关系,获取坡面泥石流发生周期内的各时段降雨量,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最大1h、3h雨强为研究变量,在二维坐标平面上投影近百个案例点,拟合得出临界雨量方程,并根据泥石流发生与否划分区域计算超越概率和误报概率,得出温州地区泥石流爆发前期雨强满足"两倍关系"的经验结论,寻求解决温州地区实际泥石流地质灾害预警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在温州两个深软土层场地上完成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专项实验,统计拟合了误差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其对PGA的影响,得到结论:每米深度上的实测误差基本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温州地区深软场地的测试误差与我国其他几个地区覆盖土层较浅场地上的每米实测误差程度基本相同;两个场地上各深度的误差标准差大致相同,约为16%;实测误差对PGA影响明显,误差取1倍标准差时PGA的变化程度可能达到30%,取2倍标准差时可能高达45%;PGA的变化程度受输入地震动的频率特性制约,长周期频率成分对深软场地计算结果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温州市山地丘陵区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深、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碳数据,采用直线模型法计算了研究区表层(0~0.2 m)、中层(0~1.0 m)和深层(0~2 m)土壤无机碳的单位储量及密度;采用指数模型法计算了研究区表层(0~0.2 m)、中层(0~1.0 m)和深层(0~2 m)土壤有机碳的单位储量及密度。利用这些数据分别编制了表层、中层、深层无机碳和有机碳的碳密度图,分析了无机碳、有机碳的分布范围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位土壤无机碳平均储量为2881.333t,平均密度为0.720 kg/m^2,单位土壤有机碳平均储量为43128.667t,平均密度为10.782 kg/m^2;有机碳和无机碳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中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含量分布趋势也一致,均为滨海岩土中最高,粗骨土中最低。  相似文献   
8.
周明浪 《地质与资源》2017,26(3):303-309
温州市滑坡地质灾害预警以近似于点状行政村为预警单元,具有精细化程度高、预警对象明确等优点.基于该理论建立的温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政府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期间,温州市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成功率较高,全市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让6起,避免了95人的人员伤亡和40万元的财产损失事件,是温州市"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效最为明显的一次.本文结合台风"苏迪罗"期间温州市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及预警结果分析,对预警结果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整合的态势,全球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温州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快速发展,被商务部称为“走出去”的“温州模式”。本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优势拓展因素、制度利用因素和优势寻求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温州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优势拓展因素仍起到重要作用,优势寻求型的技术创新资源、市场营销渠道、市场信息资源是区位选择新的重要因素,但制度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建立温台地区高分辨率非结构三角网格(温台沿海海域网格分辨率不低于200 m),运用ADCIRC模型,建立了温台地区台风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温台地区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在实际工作中,若输入的气象因子是质量较高的预报产品,此模式可以用于风暴潮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