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一1997年1月在青海省东北部的龙羊峡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震群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1996年12月19日17时52分48.9秒,36°20′N,101°03′E的Ms4.4。其后于1997年2月9日19时28分18.3秒,36°00′N,95°56′E发生了Ms5.4级地震。震后收集了1996年12月-1997年1月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及龙羊峡主震4.4级,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在全国基准台、甘肃、宁夏及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作出震源机制及其参数,见图表。龙羊峡震群及4.4级主震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都昌庭$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震源机制;;龙羊峡震群…  相似文献   
3.
龙羊峡水库近坝库岸高边坡稳定性是影响该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电站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而高边坡中地下水位的预测是稳定性评价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高边坡实际地质结构为背景,建立了地下水剖面二维流数学模型,运用初流量法求其均值解。结果同观测资料吻合较好,并对未来10年地下水位动态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在RS和GIS支持下,选取4期遥感数据,采用室内解译和野外检验修正的方法,获得龙羊峡水库周边地区不同时期土地沙漠化数据库.结果显示,在过去30 a中,龙羊峡水库周边地区土地的沙漠化在时间上经历了一般发展到正在逆转两个阶段;2000年以后,极重度沙漠化土地和重度沙漠化土地变化最为明显,均呈现逆转趋势,其中极重度沙漠化逆转为其他类型的总面积为145.90 km2,重度沙漠化土地逆转为中度沙漠化面积为146.44km2;在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上,过去30 a里,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龙羊峡两岸的塔拉滩和木格滩地区;研究区内沙漠化的逆转主要是由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转变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1975-1989年,研究区的降水呈增加趋势,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人为因素的影响,沙漠化呈不断加剧的态势;1989-2000年,研究区的气候趋向于暖干化,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持续发展;2000年以后,研究区的气候趋向于暖湿化,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计划,沙化土地呈现逆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风沙活动威胁着龙羊峡水库的安全运营,查清沙害来源和入库量对于防治水患和沙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7、1995、2003、2013、2019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COSI-Corr技术监测了龙羊峡库区不同时空的沙丘移动特征,并重新评估库区近32 a的潜在风沙入库量。结果显示:(1)1987—2019年龙羊峡库区沙丘平均移动速率为5.81 m·a-1,呈先加速(1987—2003年)后减速(2003—2013年)再加速(2013—2019年)趋势;沙丘移动方向在132.81°—165.82°范围内,与该区主风向一致。(2)近32 a向龙羊峡水库输送的潜在风沙量可达7.82×107 m3(1.20×108 t)。上风向塔拉滩潜在输送量为7.38×107 m3(1.14×108 t),下风向木格滩仅贡献了0.44×107 m3(0.68×107 t)。(3)库区内风沙输移受风况、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未来全球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的风沙活动将会持续发展,风沙入库量的长期累计效应将对水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This note analyzes the change in water renewal tim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res-ervoir action and then establishes calculation models for the water renewal time in the Yellow River mainstrea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ount of renewable water with reservoir action can meet the annual water demand and that water flows naturally at the Lijin station near estuary. Initial storage dynamic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water resource renewable capacity at a certain time, and rational reservoir action can promote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When the initial storages in the Longyang Gorge reservoir are 9.343 and 5.343 billion m3, the water renewal times are 28 and 33.9 d, respectively. Flow stoppage ap-pears in April and May.  相似文献   
7.
龙羊峡水库水温结构演变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年调节水库由于年际运行过程的差异引起水库水温结构变化,探明其规律及对下游河道水温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龙羊峡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库蓄水后的1988~2008年运行过程及水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水库运行方式与水温结构变化关系,探讨了水库不同运用过程对下游河道水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龙羊峡水库水温结构演变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程度与水库运用过程密切相关。12~3月,水温结构为弱分层或等温分布,较高水位的蓄热增温效应明显,下游河道水温与水库水位变化具有同相位关系;5~10月,水温结构为分层分布,水位是决定分层形态变化最主要因素,下游河道水温与水库水位变化具有反相位关系,同时,水位与河道水温在不同的出入库水量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线性相关关系。11月和4月,水温结构近乎为等温状态,也是水温结构变化的转折点。研究成果为分析大型水库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水温结构及下游河道水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龙羊峡库区沙漠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利用1987年和2000年美国陆地卫星TM数据资料,对青海省龙羊峡库区13 a来土地沙漠化面积、分布、发展等动态进行了监测,发现龙羊峡库区沙漠化总面积的净扩大量并不很大,只有15 220.6 hm2,沙漠化面积以平均每年1 170.8 hm2的速度递增,年递增率为0.55%,但沙漠化程度加大、等级增高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龙羊峡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羊峡中生代火山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其成岩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轻稀土富集程度和铕的中等亏损显示出与区内前寒武纪变质泥质岩一致。结合火山岩、侵入岩及变质岩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证明火山岩与侵入岩是同源的,主要来自上陆壳物质的重熔。笔者在龙羊峡印支期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试图对其成岩环境和物质来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龙羊峡谷为黄河上游水电富矿河谷段,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龙羊峡谷出口地段,研究龙羊峡谷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变特征对于探讨拉西瓦水电站坝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工程岩体地质过程浅表生改造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述了龙羊峡谷形成史之后,通过分析树木年轮法、植物孢粉法、同位素法等所获取的资料,总结了更新世以来龙羊峡地区气候演变特征。分析认为龙羊峡地区更新世以来气候以旱寒为主,这种气候特征对于拉西瓦水电站坝区花岗岩风化作用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温度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冰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