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块体7级地震相互关系研究初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7级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藏块体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成丛性、空间上的迁移性及丛内迁移的有序性;大部分地震丛以缅甸转换构造区或滇西南地区7级以上地震为牵头地震,沿两条路线向南北带及西藏地区迁移,具有较为完整的活动图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笔者所提出的构造矿源层(前寒武系变质岩区)+燕山期岩体(岩浆岩或火山岩)+断裂交汇部位(构造扩容空间)的金银-多金属构造成矿的模式(或谓“三位一体”构造成矿模式),对中国主要金矿的构造成矿、成矿控矿系列(构造成矿区、构造成矿带、构造成矿田、矿床和矿体的成矿定位)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了具有前寒武系变质岩的地穹区及其边缘断裂带为金的构造成矿富集区,并指出了金矿构造成矿的有序性规律及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道一  黄建发 《地震地质》1991,13(3):229-240
通过对中国大陆已发生的20个8级地震的研究,发现8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表现在一些8级地震的发生有252年,94年,48年及25年的时间间隔,应用这种有序性可用来对中国大陆8级地震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
新疆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道一  王湘南 《内陆地震》1994,8(3):203-210
提出几个典型的多元函数方程,导出它们的解和解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战场测绘保障应该是一个由主体实施的有序过程。本文叙述了阿富汗战场上美军在测绘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应用的过程中的概况,并且对保障过程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序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2000年青海玛多6.6 级强震中长期预测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0年青海玛多6.6级强震的跟踪预测过程作了简要回顾和总结,结果显示预测效果较好,同时表明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然数可以视为反映世界客观本质的一种重要秩序,即信息,它不因加法处理而失真[1]。强地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有序性。自1716年以来,新疆及其邻区7级以上强震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有序性,有些强震在空间上亦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强地震时间间隔值以60、30、41、19和11年占据主导分布,并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根据强震活动的有序性结构可进行预测:该地区未来M≥7强震可能发生在2004年和2015年前后。  相似文献   
8.
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与沙罗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作者在1997年提出的“信息有序系列”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一些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本文列举1934-1970年期间亚洲M≥8级大地震,中国历史M≥8级大地震,兴都库什地区中深震(Ms≥7),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一些时间有序性与反映日食序列变化的沙罗周期关系较密切。亚洲6个8级大地震时间间隔的数值在2130-2210d的范围内,这是地震时间有序性的一个好例子。这表明,时间有序性具有周期性不能描述的特性,它和新兴的复杂性科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目标选择的难点,从烃源岩与圈闭时空配置的角度,建立侏罗系油气早期聚集早期成藏、早期聚集晚期成藏、晚期聚集晚期成藏3种模式。盆地油气来源、充注时期、油藏调整及破坏等方面存在规律性,这决定了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呈现出“断褶区聚气,山前、潜伏区聚油,凸起顶、凸起斜坡区油气并存”的基本格局和油气富集程度依次变好的序列。据此预测油气富集范围,从中优选冷湖4号东斜坡、乌南—巴依凸起斜坡、怀头他拉—德北斜坡、潜伏Ⅰ号等新靶区。  相似文献   
1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有序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效率指数、信息熵及均衡度,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有序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快速城市化发展10年来,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整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测度得知,鲁中和鲁北的济南、潍坊等18个地市Malmquist指数大于1,属于有效增长型;青岛、威海、济宁等9个市Malmquist指数小于1,为无效增长型,此外,临沂市为强无效增长型。②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报酬测度得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青岛、淄博、东营、日照4个市实现了土地利用DEA有效,土地利用规模报酬不变;2012年样本的静态测算中青岛、淄博等11个市实现了DEA有效,规模报酬不变,而济南、枣庄等6个市未实现DEA有效,规模报酬递减。③城市信息熵和均衡度测算得知,山东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有序性整体经历了调整—非平稳—再调整的动态演进过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也经历了由不合理利用调整为有序合理发展的过程。因此,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及有序性是山东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