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河湾地区第四纪下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泥河湾地区红崖剖面资料,着重讨论泥河湾层的时代归属、第四纪下限和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等问题。笔者认为,泥河湾层不仅包括下更新统,而且还包括部分中更新统和部分上新统,但不包括上更新统;第四纪下限年龄为2.6MaB.P.。本文还提出泥河湾古湖早在第三纪就已经形成,自第四纪以来至少有五次大的湖水涨缩,可能曾经一度干涸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urbidity, water depth, salinity (using an Optical Backscatter Sensor (OBS)), and current velocity (using a Current meter (SLC9-2)) in the South Passage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over a spring–neap period in February 2003 (dry season). The turbidity measured via OB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which was highly variable.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 SSC in the middle layer ranged from 110 to 1400 mg/l. The minimum SSC occurred during a late ebb tide, and the maximum SSC occurred during a late flood tide. On average, the SSC was 1.5 times higher during flood tide than during ebb tide. Vertically within the water column, SSC increased downward, with the ratio of SSC measured near the bed to that measured at the surface ranging from 1.90 to 18.3.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SSC is jointly governed by tides and wind-induced waves, whereas the vertical variability in SSC i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gravity and vertical water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3.
4.
《地理教学》2014,(22):64-64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中。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引水灌溉工程导致咸海面积大幅缩减,后因各种因素咸海仍在不断缩小。美国宇航局卫星图片发现,2014年咸海首次出现干涸部分。通过对比美国宇航局系列卫星图片可以发现,从2000年至2014年,咸海轮廓呈戏剧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沙粒的表面磨蚀效应是地表产尘、释尘的重要机制,针对干湖盆泥漠地表开展磨蚀释尘实验研究,对理解干湖盆地表风蚀过程及盐碱尘暴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采自西居延海干涸湖盆泥漠地表土样进行室内磨蚀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粒级(细、中、粗)沙粒不同落沙角度(30°,45°,60°)的磨蚀效应。结果表明:(1)泥漠地表磨蚀实验中能够产生明显释尘效应的沙粒粒级阈值为中沙(0.25 mm<Md<0.50 mm);(2)磨蚀粒径粒级相同时,磨蚀角度会对泥漠地表磨蚀释尘速率产生影响,磨蚀量的角度排序为60°>30°>45°,但同一粒级3种角度下的磨蚀释尘率差异不显著。(3)磨蚀角度为45°时,计算了泥漠地表的质量磨蚀率与能量磨蚀率,其中中沙为0.04 g·kg-1、0.43 g·J-1,粗沙为0.08 g·kg-1、0.74 g·J-1,极粗沙为0.26 g·kg-1、2.54 g·J-1;在磨蚀沙粒粒级倍增而磨蚀角度不变情况下,泥漠地表磨蚀释尘率与能量磨蚀率未发生正比例线性增长变化。  相似文献   
6.
7.
《青海气象》2010,(1):74-74
<正>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1℃,高出全球平均上涨幅度。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07年是我国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这是我国科学家已经完成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结论。11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新疆S214(考干-米兰,考米线)公路位于库鲁克塔格沙漠东南缘,穿越台特玛湖干涸湖盆。由于该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沙源丰富,流动沙丘广布且快速移动,风沙危害对公路运输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风沙环境和风沙危害定位观测和土壤水盐特征系统调查,确定了风沙危害极为严重的公路区段,提出了合理的风沙防护措施及防沙体系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具有明显的单风向风况,主要盛行ENE和NE风,偶有反向风沙活动,起沙风频率、输沙势、输沙率极高,属于高能-大比率风能环境;受土壤水分、盐分含量影响,地表紧实度差异较大,部分地段为极疏松的沙层,部分地段为紧实的盐壳;S214公路风沙危害防护区段为K4+900~K18+200,设计建造的阻-固-输相结合的机械-植物复合防沙体系,防沙效果明显,保障了道路安全运营。这一强风沙、高盐区公路防沙体系建设模式可为类似环境地区工程防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盐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尘暴是富含细粒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化学尘暴,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重要来源之一。盐碱尘暴的产生、输送和沉降对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盐碱尘暴的化学组成及其危害,对盐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应作了研究综述。结果表明:干旱区干涸湖床是盐碱尘暴的发源地,风蚀作用下干涸湖床盐粒和粉尘的扩散过程主要受风场、区域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构建综合风动力和下垫面因子的盐粒风蚀物扩散模型,加强盐分风—水两相运移耦合作用及其与流域景观变化的关系研究是盐碱尘暴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呼伦湖水位变动与20世纪初干涸缘由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翀  叶柏生  杨玉生  廖文根  马巍 《水文》2007,27(3):43-45
本文在1961~2002年呼伦湖流域水量平衡分析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内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长序列的气象降雨资料,综合分析气候变化与湖泊水量、水位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情景分析了1900年气候变化对湖泊水位、容积过程的影响。认为1900年前后呼伦湖的干涸,是在野外调查中,由于一些误解而产生的一个错误认识,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